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落日》课堂实录2

小编:

《落日》教学实录

教与学的目标

1.以一个中国公民的眼光审读1945年日本签字投降仪式中的若干细节;

2.以一个世界公民的胸怀解读日本签字投降的意义。

教与学的时间

一课时(40分钟)

教与学的过程实录

一、组织教学

教师导语:我们先来看一面某个国家的国旗(多媒体展示)。对!这是面下垂的日本国旗。旁边纸张泛黄的那份文件,就是1945年它战败后签署的投降书。中间“落日”两字,是当年亲历其事的一位中国记者发回的一篇新闻特写的标题。可惜,60多年过去了,“落日”不落呀!下面请允许我提请诸位以一种百倍于以往的肃穆态度将教科书翻至78页。我们一起重温60多年前的这段历史。

学生翻看教科书。

二、实施教学

(一)了解背景

教师:大家要注意文章的标题《落日》。(学生插嘴:一语双关)对!这位同学说得很好!下面,请大家看屏幕,先了解一下日本与太阳有着什么样的关联。

多媒体展示:日本与太阳的关系——《山海经·海外东经》:“下有旸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扶桑即指日本。这一观点以中国权威性辞书《辞海》(***年版)为代表,此书“扶桑”条释文第二义说:“按其方位,约相当于日本,故后相沿用为日本的代称。”主要根据是;一,《隋书·东夷传》记载说,日本曾在一份致隋炀帝的国书中,自称“日出处天子”,而称炀帝为“日没处天子”,这样日出其间的东方大树扶桑,一定是指日本。二,唐代诗人王维曾为日本友人作过一首诗,叫做《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有“乡树(国)扶桑外,主人孤岛中”之句,既然唐代改倭国称日本,那么诗句中的扶桑,也就应该是指日本。三,我国近现代著名学者鲁迅和郭沫若在诗文中,曾一再用扶桑代称日本

教师:这段资料告诉我们日本与太阳的密切关系。他们以日出之国自居,看我们中国为日落之国。他们和我们中国之间的关系,套用李煜的一句词,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学生齐跟: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下面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中日之间的复杂关系。先说和平相处方面的,大家知道,日本与我们中国一衣带水,有着师承关系。中日交往,最早可追溯到什么时候?

学生一:唐朝。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

学生二:还有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教师:比唐朝还要早!什么时候?

学生三:秦朝!

教师:对!秦始皇让徐福带五百童男童女渡海求不死之药,去的就是日本!徐福渡海的始发地据说就在我们宁波慈溪的达蓬山。中日有友好相处的漫长历史,也有战火燃烧的血腥往事。同学们,你们知道日本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的?

学生一:大概在一八七几年的时候。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齐):作者说:‘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70年来的奇耻大辱。’

教师:看书挺仔细的。不错,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实行脱亚入欧政策,迅速成为世界强国。他在1874年正式派兵侵略中国台湾。不过,他与我们中国为敌的历史比这还要早。那么,是什么时候呢?

学生(齐):明朝。戚继光抗击的就是倭寇。

教师:差不多。日本军阀丰臣秀吉在明朝出兵攻打朝鲜,迫使明王朝抗日援朝,可看作是中日大规模交战的开始。大家再想想,日本对我们中国造成最大伤害的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

学生(齐):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师(表情严肃):请大家看屏幕。这是这8年来日本战争罪行的数据统计(多媒体展示)。……这是几幅我同胞被日本军人残杀的照片(多媒体展示)。

学生安静地观着屏幕。

教师:残酷的战争在1945年的8月宣告结束。9月2日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下面让我们来认识几位参与其事的历史人物:这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多媒体展示),请大家留心照片旁边他的“签字感言”(学生齐读:今天是要大家反省的一天!今天每一个在这里有代表的国家,也可同样回想一下过去。假如他的良心告诉他有过错误,他就应当勇敢地承认过错而忏悔!);这是盟军代表麦克阿瑟将军,前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老乡(多媒体展示其照片);这是美国代表尼米兹将军,现任美国总统小布什的老乡(多媒体展示其照片);接下来的,便是日本代表重光葵,他的一条腿是假肢,旁边矮壮的军人就是梅津美治郎(多媒体展示他们的照片)。

学生笑。

(二)研习文本

教师导语:这是一个有着非同寻常意义的签字仪式,能够亲临现场进行报道,对一个记者来说,真是三生有幸!请大家看屏幕,当时为向世界报道日本签降这件大事,联合国方面组织了一个人数受到严格控制的记者团,中国记者能够入选登舰的只有《大公报》记者朱启平和黎秀石及一位中央社记者。在场各国记者高手云集,这次采访被看作是一场世界规模的记者们的作文比赛。朱启平独树一帜,脱颖而出,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被公认为是“状元之作”,许多记述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都转载了这篇文章,后来还被收入了大学新闻教材。朱启平晚年病重时和老友陆铿谈及当年写作情况时说:“在密苏里号军舰上,有各国记者参加受降仪式。我想我必须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来写好这篇报道。”朱启平先生的这个体会,给了我们一把研读这篇新闻特写的“钥匙”。我们先来开启第一扇门:请大家在文本中圈画中能体现“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的语句或文段。

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圈画相关语句或文段。

学生回答:

第78页: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70年来的奇耻大辱。……

第80页:第一个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他穿着一身洁净的哔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绶,向在场迎接的美国军官举手还礼后,拾级登梯走到上层甲板上。

第81页:重光一条腿……梅津是……

第82页:我猛然一震,“九一八”!……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第83页: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多媒体展示学生的回答。

(2)引入对文本具体细节的研读

教师引导:刚才大家筛选的语句或文段确实能体现作者的“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但是不是全部呢?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是愈隐蔽愈高明,诸位应深入一步考察,设法开启第二扇门,方能找到朱先生深入骨髓的“中国人的立场”和“中国人的感情”。

学生陷入沉思。

教师引导:下面的一段描写摘自美国记者荷马·比格特与本文写于同期的一篇通讯。读后,请同学们在文本中找到相应的那段细节描写,说说两者有什么不同。

多媒体展示:

重光葵外相代表天皇裕仁首先为日方签字。他脱下大礼帽,拿好笔,然后在一份约12×18的投降文件上用力地签上他的名字。他先小心地签完美国文本,然后签日本保存的一个副本。接着他签字的是日本帝国大本营的梅津美治郎将军。他重重地坐下,草草地签上名字,好像急不可耐一样。这位将军签字的时候,在场的一位日军上校在擦眼泪。日本人都紧绷着脸,显得疲乏。梅津签字的时候,重光葵焦急地在旁边瞧着。

同学一找到文本中的相应描写:

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斜身入椅,倚杖椅边,除手套,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梅津美治郎随即也签了字。他签字时没有入座,右手除手套,站着欠身执笔签字。这时是9时10分,军舰上层传来一声轻快的笑声,原来是几个毛头小伙子水兵,其中一个伸臂点着下面的梅津,又说又笑。但是,在全舰庄严肃穆的气氛下,他们很快也不出声了。


    相关推荐

    《三亚落日》课堂实录2 《落日的幻觉》课堂实录2 三亚落日课堂实录 《落日》课堂教学实录 《落日的幻觉》课堂实录 《落日的幻觉》课堂实录 《三亚落日》课堂实录3 《三亚落日》课堂实录1 《三亚落日》课堂实录4 《三亚落日》课堂教学实录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实录2 《落花生》课堂实录 《落花生》课堂实录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实录2 《苹果落地》课堂实录 《狼》课堂实录2 《春》课堂实录2 故乡2(课堂实录) 《老王》课堂实录2 《秋天》课堂实录2 《散步》课堂实录2 《登高》课堂实录2 《雨说》课堂实录2 《吆喝》课堂实录2 《社戏》课堂实录2 夸父逐日课堂实录 《今日开庭》课堂实录 《夸父逐日》课堂实录 《欢庆》课堂实录2 《背影》课堂实录2 《雷雨》课堂实录2 《今日开庭》课堂实录 《夸父逐日》课堂实录 三亚落日教学实录 《快乐的节日》课堂实录 《快乐的节日》课堂实录 《落花生》课堂实录及评析 《想北平》课堂实录2 《两小儿辩日》课堂实录 《雷电颂》课堂实录2 《两小儿辩日》课堂实录 《快乐的节日》课堂实录 《两小儿辩日》课堂实录 《金色花》课堂实录2 《长城》课堂实录(2课时) 《快乐的节日》课堂实录 《琵琶行》课堂实录2 《蜀道难》课堂实录2 《落日的幻觉》教学实录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实录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实录 《三亚落日》说课稿2 《落日》教案2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实录 《草虫的村落》课堂教学实录 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堂实录 2《三亚落日》 《品质》课堂教学实录2 《项脊轩志》课堂实录2 《难忘的一课》课堂实录 2 《七律·长征》课堂实录2 《敬畏自然》课堂实录2 夸父追日课堂教学实录 《日月潭》课堂实录及点评 《日记两则》课堂教学实录 泰格特《窗》课堂实录2 《蜀相》课堂教学实录2 《兰亭集序》课堂实录2 《斑纹》课堂教学实录2 《我与地坛》课堂实录2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2 《散步》课堂教学实录(2)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2 《枣核》课堂教学实录2 《满井游记》课堂实录2 《女娲造人》课堂实录2 《羚羊木雕》课堂实录2 《落难的王子》课堂实录及反思 《甜甜的泥土》课堂实录2 小学语文:《苹果落地》课堂实录 《落日的幻觉》说课稿2 《雨霖铃》公开课课堂实录2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2) 《云南的歌会》课堂实录2 日月明名师课堂教学实录 《快乐的节日》课堂教学实录 《落日》导学案2 《快乐的节日》课堂教学实录- 《快乐的节日》课堂教学实录 《逍遥游》课堂教案实录2 《中国石拱桥》课堂实录2 《秋声赋》课堂教学实录2 《五人墓碑记》课堂实录2 《天上的街市》课堂实录2 >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 《我有一个梦想》课堂实录2 《生日礼物》课堂教学实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