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导学案4(教师版)

小编:

像山那样思考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

2、通过研习,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二、背景材料

1. 作者介绍:

“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 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这位被称为美国环境伦理的播种者,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1949年,《沙郡岁月》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沙郡岁月》记录了作者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文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2.背景介绍:

工业革命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过高的物质追求,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以及错误的生态观念,使我们的地球已变的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的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一切做法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的危险。

三、预习练习

给下列字词注音并解释。

嗥(áo)叫:号叫,大声叫。

拾遗(yí):拾取旁人遗失的东西,据为己有。

毛骨悚(sǒng)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悚,害怕。

不堪(kān )教育:堪,可,能。如:堪当重任。

辨:湍(tuān)急:水势急。

揣(chuǎi)测:猜测,推测。

辨:饿殍( piǎo ):饿死的人。

俘( fú )虏: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四、质疑探讨

1.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的呢?即引发此种思考的缘起、缘由。

是缘于人们对狼群的猎杀,缘于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

2.文章开篇就是对这声狼嗥的特写,请体会作者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这声嗥叫是狼对人类捕杀狼的强烈抗议和不满,从“不驯服的“对抗性的”可以看出来。

——这里表达了狼对险恶环境的不屈服,叫出了它们抗争的决心,所以是。不驯服的”,含着“蔑视”。

——这是对死去的同伴的哀悼,所以是“悲哀”的。

——这声狼嗥饱含着希望与人类和平共处的“深沉的”呼唤。

5.文章末节在引出梭罗的名言后,又提到“大概,这也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这就与首节前后呼应,也回到了我们开始留下的问题了。我们再来把第一小节齐读一遍,这节其实也是此文的文眼。通过文章的讲解,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领会一下这声狼嗥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涵义?

——狼嗥是在警告人们不要破坏生态环境,否则必将自食其果。

——狼嗥告诫人们:狼也是生态链中重要的一员,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

——狼嗥是呼唤人与万物之间的平等相处、和谐相处。

6.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它与我们的这一专题“人与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只有“像山那样思考”,才能冲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发现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是目的与途径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途径。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像山那样思考”,就是作者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良好建议,是这种建议的诗意表达。从生态伦理、生态和谐的角度来看,人并不比一座山更高明,山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与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并无二致。我们要像山那样处理好人与动物、人与环境等等一切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五、迁移创新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C )

A. 嗥叫(áo) 驯服(xùn) 悚然(sǒong)

B. 嬉戏(xī) 蠕动(rú) 跋涉(shè)

C. 饿殍(fú) 艾蒿(hāo) 陡峭(iào)

D. 厮鸣(sī) 蜿蜒(wān) 迸发(bè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A. 山崖荡漾蔑视 坏兆头

B. 拾遗辨别蜿蜒 喜气洋洋

C. 蠕动饿殍艾蒿 无动于衷

D. 尘暴隐藏内涵 毛骨悚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它使那些在夜里听到狼叫,白天去察看狼的足迹的人毛骨悚然。

B. 另外还有六只显然是正在发育的小狼也从柳树丛中跑了出来,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着搅在一起。

C. 遥想1700多年前曹公踌躇满志、横槊赋诗的慷慨之情,顿生“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沧桑之感。

D. 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枯水现象,面对这种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和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

B、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

C、我们看见一只雌鹿——当时我们是这样认为——正在涉过这条急流,它的胸部淹没在白色的水中。

D、在一秒钟之内,我们就把枪弹上了膛,而且兴奋的程度高于准确:怎样往一个陡峭的山坡下瞄准,总是不大清楚的。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A. 只有这座山,从而能够客观地听取一只狼的嗥叫。

B. 但是,在看到这垂死时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者是山,都不会同意这中观点。

C. 它们确确实实是一群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的空地上蠕动和互相碰撞着的狼。

D.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春 从 心 出

刘心武

愿乘火车,喜欢那窗外舒卷的田园画面;愿乘轮船,喜欢那船头劈开的浪花飞溅;愿乘飞机,喜欢那舷窗外的云海无边……旅行之乐,在起点,在终点,更在那前往中的沿途浏览。

愿有机会,被准允一个人进入没有演出的剧场,随便选一个适中的座位,静静地坐在那里,凝望那垂闭的大幕,在万籁俱寂中,以回忆,以想象,以对自己钟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深深感激,以对艺术的敬畏与对审美的忠贞,从心灵里,演绎出一幕又一幕的活剧,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神秘莫测,难以言喻……啊啊,那是怎样的一种超级享受!

当近照堆积如山时,我们厌倦了摄影,甚至消退了清理回味的兴致。可是,我们对旧照片的窥视欲久盛不衰。难道,非得当岁月梳篦过的残照,零星如梳齿上的断发时,我们才能懂得珍惜,生发出琴弦般颤动的情愫么?

以往,害怕走进书店,是因为总觉得那陈列出的新书,有许许多多都应该抓紧购买,而自己囊中羞涩,欲壑难填——甚至仅仅是站在书店的橱窗前,便有一种受到特殊强刺激的感觉,怦然心动,难以自持;常常是,进去时拼命告诫自己不得癫狂,而出来时却囊空如洗,抱着一大包书,踽踽独行在长街之上,因为连乘公共汽车的钱也没留


    相关推荐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4 《像山那样思考》导学案 《像山那样思考》导学案3 像山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3 《像山那样思考》学案2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1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8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9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3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2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0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7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4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课堂教学实录4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反思 《像山那样思考》赏析 《像山那样思考》说课稿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教学反思23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教案2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26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2 《像山那样思考》课堂实录 《像山那样思考》课堂实录 《像山那样思考》课堂实录 苏教版必修一专题四《像山那样思考》学案(教师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教学设计16 《神的一滴》《像山那样思考》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教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教学设计22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5(苏教版必修一)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7(苏教版必修一) 《像山那样思考》课堂实录3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7(苏教版必修1) 《像山那样思考》课堂教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检测试题(附答案)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教参(草稿) 优质课《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1 苏教版必修一专题四《像山那样思考》学案(学生版) 《像山那样思考》专题作文教学案(教案设计) 《神的一滴》《像山那样思考》一体化教学案(学生版)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3(苏教版高一必修) 苏教版必修一专题四《像山那样思考》复习学案 高中语文:《像山那样思考》课堂实录 苏教版高一语文像山那样思考同步练习及答案 高一语文寒假作业:像山那样思考练习题 苏教版必修1“像山那样思考”专题“大自然的智慧”记叙文写作指导 苏教版高一语文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同步练习题集 《前方》导学案4(教师版) 《我的五样》导学案2(教师版) 名师指导:在山的那边 《在山的那边》教案4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出师表》导学案4 在山的那边4 《西地平线上》导学案4(教师版) 《十八岁和其他》导学案4(教师版) 一个这样的老师导学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思考 《过小孤山大孤山》导学案4 《山行》名师导学案 《在山的那边》教学实录4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4 《那树》教案4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在山的那边》导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在山的那边》导学案 《在山的那边》导读 《在山的那边》导练 《师说》导学案10(教师版) 《在山的那边》学法导引 录像指导作文教学整体构思 《那树》导学案 《别饿坏了那匹马》名师导学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导学案3(教师版) 那树导学案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后思考2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 《青山不老》名师导学案 《山中访友》名师导学案 《黄山奇石》名师导学案 《在山的那边》教学参考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思考(推门课)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 一张画像与一幅画像——《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备课笔记 《我的五样》教案4 这样把孩子带向“山的那边” 像种庄稼一样教语文 《在山的那边》教学参考:山那边的海——关于《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4 《在山的那边》教学案例与反思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