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 阅读附答案

小编:

徙(节选)

汪曾祺

先生名鹏,字北溟。家世业儒。尝受业于邑中名士谈甓渔,为谈先生之高足。谈先生说:高氏有子矣。北溟之鹏终将徙于南溟。

果然,高先生在十六岁的时候,高高地中了一名秀才。众人说:高家的风水转了。

不想,第二年就停了科举。

废科举,兴学校,这个小县城里增添了几个疯子。有一姓徐的呆子,穿着油腻的长衫,一边走,一边念。念到曾经业师浓圈密点的得意之处,摇头晃脑,昂首向天,面带微笑,如醉如痴。一直念到两颊绯红,双眼出火,口沫横飞,声嘶气竭。长歌当哭,其声冤苦。

他这样哭了几年,一口气上不来,死在街上了。

高北溟坐在百年老屋之中,常常听到徐呆子从门外哭过来,哭过去。他恍恍惚惚觉得,哭的是他自己。

功名道断,高北溟怎么办呢?

头二年,谈先生还没有死。有人求谈先生的文字,碑文墓志,寿序挽联,谈先生都推给了高先生。所得润笔,尚可鬻粥。谈先生寿终,高北溟缌麻服孝礼致哀写了一篇长长的祭文,泣读之后,忧心如焚。

他也曾像祖父和父亲一样,开设私塾教几个小小蒙童,教他们读三字经、百家 姓、千字文 。然而除了少数极其守旧的人家,都已经把孩子送进学校了。他也曾挂牌行医看眼科。谈老先生的祖上本是眼科医生。他劝高鹏也看看眼科医书,给他讲过平热泻肝之道。可是城里近年害眼的不多。文章不能锅里煮,百无一用是书生,一家四口,每天至少要升半米下锅,如之何?如之何?

有一个平素很少来往的世交沈石君来看他。沈石君比高北溟大几岁,也曾跟谈老先生读过书,开笔成篇以后,到苏州进了书院。书院改成学堂,革命、光复他就成了新派,多年在外边做事。他有志办教育,在省里当督学,他劝高北溟去读两年简易师范,取得一个资格,教书。

读师范是被人看不起的。师范生被人称为师范花子,但这在高北溟是一条可行的路。简师只有两年,一晃也就过去了。简师毕业,高先生在五小任教。

高先生是谈先生的高足,中过秀才,叫他去教大狗跳。小狗叫,实在说不过去,因此,破格担任了五、六年级的国文。即使这样,也还不能展其所长,尽其所学。然而高先生教书是认真的,讲课、改作文,郑重其事,一丝不苟。

同事起初对他很敬重,渐渐地在背后议论起来,说这个人的脾气很方。是这样。高先生落落寡合,不苟言笑,不爱闲谈,不喜交际。他按时到校,到教务处和大家略点一点头,拿了粉笔、点名册就上教室。下了课就走。有时当中一节没有课,就坐在教务处看书。

高先生家的春联都是自撰的,逐年更换。都是述怀抱、舒愤懑的词句,全 城少见。

这年是辛未年,板门上贴的春联嵌了高先生自己的名字:

辛夸高峙桂

未徙北溟鹏

也许这是一个好兆,未徙者将徙也。第二年,高北溟竟真的徙了。

这县里有一个初级中学,办得不好。教育局长不得不下决心对这个学校进行改组。恰好沈石君因和厅里一个科长意见不合,愤而辞职,回家闲居,地方上人挽他出山来长初中。沈石君再三推辞,禁不住不断有人踵门劝说,也就答应了。他只提出一个条件:所有教员,由他决定。教育局长沉吟了一会,说:可以。

国文教员,他聘了高北溟。许多人都感到意外。

高北溟和沈石君以及一般同事相处甚得。沈石君每年暑假要请一次客,对校中同仁表示慰劳,席间也谈谈校务。高先生是不须催请,早早就到的。他还备了几样便菜,约几个志同道合的教员,在家里赏荷小聚。

三十几个教育界人士,联名写信告了沈石君。沈石君知道这个初中校长的位置,早已有人觊觎,他毫无恋栈之心,主动递了一封辞职书。不两天,批复照准。继任校长,叫尹同霖。尹同霖问沈石君有什么托咐,沈石君只希望他能留高北溟。尹同霖满口答应。

沈石君束装就道之前,来看了高北溟,说他已和同霖提了,这点 面子料想他会给的,他叫高北溟不要另外找事,安心在家等聘书。

快开学了,聘书还不下来。同时,却收到第五小学的聘书。

高先生只得再回五小去教书。

(选自《汪曾祺全集》,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高北溟早年心存大志,时代巨变使他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但是在生命本能的支撑下,他艰难而顽强地活着,决不自我放弃,精神难能可贵。

B.沈石君与高北溟同为谈老先生的学生,但沈石君人生之路一帆风顺,作者安排这个人物意在说明只有投身革命才能避免高北溟的悲剧。

C.科举废止,高北溟和徐呆子一样绝望,徐呆子在门外哭,高北溟则觉得哭的是自己,正是沈石君及时为他指路,才免了同徐呆子一样的结局。

D.小说叙事简洁,文辞高雅,如长歌当哭,其声冤苦泣读之后,忧心如焚,诗一样的语言,颇具抒情性,便于表现知识分子的生活。

E.小说没有荡气回肠的情节和惊心动魄的场面,但是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生动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震动。

(2)小说以徙为标题有怎样的含意?试作分析。(6分)

(3)小说中刻画徐呆子这个人有哪些作用?请作简要分析。(6分)

(4)高鹏的人生可以给我们提供哪些有益的人生借鉴?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解析 B项,沈石君人生之路一帆风顺安排这个人物意在说明只有投身革命才能避免高北溟的悲剧等分析主观武断。C项,正是沈石君及时为他指路,才免了同徐呆子一样的结局的分析不当,高北溟一直在艰难地谋求生存,而徐呆子只会啼哭悲鸣,他与徐呆子性格不同,不会有一样的结局。E项,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生动细腻分析不当,文中基本没有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答案 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B、E不给分。

(2)①徙揭示了高鹏的人生理想,他要像北溟之鹏终将徙于南溟那样展翅高飞,大展宏图。②徙概括了高鹏的实际人生,他想展翅高飞,徙于南溟,结果艰难谋生,最终好不容易当了小学教师。③含蓄地揭示了文章主题,人生能否徙于南溟,不以主观愿望而定,究竟徙于何方,要因时而化,与时俱进。

(3)①展现当时的社会风貌,揭示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科举废止,许多像徐呆子一样求取功名的人或疯或死,高鹏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②与高鹏形成对比,突出了高鹏的理性。科举废止,徐呆子疯了死了,高鹏报考师范,做小学教师,两相对照,高鹏的选择越发值得肯定。③通过对徐呆子的丑态和死的描绘,有力地批判了迂腐僵化的思维,突出了与时俱进的主题。

(4)①高鹏原本可以走科举之路,科举废止,只得考被人看不起的师范,这启示我们,人生之路要受时代因素的制约,理想不能脱离实际。②高鹏教小学,不能尽其所学,但他郑重其事,一丝不苟。这启示我们,人要接受现实,做好本职工作。③高鹏借春联述怀抱、舒愤懑,说明他从未放弃徙之梦,后来终于有机会进了中学。这启示我们,人生要有高远的目标,任何时候都不能自我放弃。④在小学,同事说他脾气方,他和他们保持距离;在中学,他约几个志同道合的教员在家里赏荷小聚。这启示 我们,人要有坚守,不可随波逐流。

    相关推荐

    徙的阅读附答案 曲突徙薪 阅读附答案 枭将东徙阅读答案 曲突徙薪阅读答案 候鸟的迁徙阅读答案 候鸟的迁徙阅读理解 《鲁人徙越》阅读答案 《鲁人徙越》选择题答案 《鲁人徙越》阅读答案 《鲁人徙越》阅读答案 鲁人徙越阅读答案 鲁人徙越阅读答案 《枭将东徙》阅读答案附翻译 动物迁徙之谜阅读答案 “(苏轼)徙知徐州”阅读答案 动物迁徙之谜 阅读答案 《曲突徙薪》阅读答案 (苏轼)自密徙徐,是岁,河阅读附答案 文言文《徙木偾表》阅读答案 《动物迁徙之谜》阅读答案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阅读答案 《汉书·朱云传》“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阅读附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曲突徙薪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阅读答案(附翻译) 文言文李元轨,武德六年始王蜀,后徙吴....阅读附答案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乙】徙知徐州阅读附答案 动物迁徙之谜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屦”阅读答案 《韩非子•说林上|鲁人徙越》阅读答案翻译 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 阅读答案附翻译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阅读答案 文言文《徙木债表》阅读答案(2014嘉兴市中考语文) 一些有着长距离迁徙习惯的动物,如海龟、鸣禽阅读附答案 《徙木偾表》阅读答案(2014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 任贤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临黄。武德末,为... 车千秋,本姓田氏,其先齐诸田徙长陵阅读答案 季节性气温变化是动物迁徙的原因之一...阅读答案 《言曲突者|曲突徙薪》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韩非子•说林上|鲁人徙越》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言曲突者|曲突徙薪》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雨阅读附答案附赏析 窦默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说琴》阅读附答案附译文 赵简子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苏洵明论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袁家渴记》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与元九书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狡生梦金》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杜甫《野老》阅读附答案附赏析 说明文阅读《附生现象》附答案 秋水(庄子)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牛徽传》的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游黄山记》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沈纮传》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阅读附答案 阅读附答案 阅读附答案 文化的附加值的阅读附答案 姜夔齐天乐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元史·谢让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周书·泉企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醉书斋记的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翟銮传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史·朱震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沈纮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书·臧质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仇钺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崔铣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史·符彦卿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叶旺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史·丰稷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贾琮字孟坚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阅读附答案 《常秩传》的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史·赵雄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周书·于翼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关于“孙长卿”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管同灵芝记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山云传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吴宽传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阅读附答案 阅读附答案 阅读附答案 斜塔上的实验阅读附答案阅读附答案 阅读附答案 阅读附答案 阅读附答案 三国志·韦曜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新唐书·元澹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隋书·张须陀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吴百朋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史·司马池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史·胡晋臣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李渔高低抑扬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明史李文忠传》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观月记张孝祥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元史·梁曾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史记·晁错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元史·安童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宋史·吴芾传 阅读附答案附翻译

    分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