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语文课改的“剑走偏锋”

小编: :admin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课改伊始,成绩喜人,我们欣喜地看到,语文课堂教学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人文精神得到张扬,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尊重,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更加科学、先进……然而,毋庸讳言,有些教师由于对课改缺乏深入研究和准确理解,在新课程教学中急功近利、刻意求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剑走偏锋”现象:

一、重“文”轻“语”现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把教学目标规定为三个方面: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是对传统语文教学轻视人文教育的有力矫枉。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教育就会陷入了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泥沼,但是片面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忽视、削弱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也是背离了语文的学科特点。同样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如果过于提升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那么语文课会成为什么样子呢?下面的教例会带给我们一些思考。教《司马光砸缸》《跳水》《称象》等课文时,着力于引导学生想出更多更好的救人或称象的办法,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伟大的友谊》致力于体会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何以伟大,美其名曰提高学生的思维认识;上《落花生》努力于探究怎样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人,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读《鸟的天堂》注重于感受大榕树如何如何美丽,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课该这样上吗?语文课的“语文味”从何找寻?

我们当然肯定语文课包含极强烈的人文性;当然不否定语文课对学生的精神,思想、审美、创造力、道德情操等的影响力。但是这一切都是在掌握和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中完成的,当学生认真阅读,品味那些文笔优美、富有思想情感的文章时,他会受到感染和熏陶,他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教益。语文科是唯一(外语除外)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而其他学科都是以言语内容为教学目的。认清这一点至关重要。语文课必须把掌握民族的语言文字摆在第一位;否则,它可能是政治课,可能是历史课,可能是思想品德课,唯独不是语文课。

学生精神的失落、人文底蕴的欠缺以及一系列思想道德问题,不仅仅只是语文教育的问题。想仅仅通过一门语文课就达到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是不现实的。必须明白,语文课对人的关注和培养不是空洞的,而是通过语言学习实现的。换句话说,语文课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达到对人的培养,如果没有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那语文课就没有必要。正如刘国正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磨练是无可代替的。

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是教育学生理解、热爱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基本点历久常新,绝非陈旧,在理念、课程、教材、方法的革新中要牢牢把握这一点。”那么在课堂中如何把握工具性呢?要在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环境中,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指导下,主要通过典型的言语作品剖析、玩味和模仿,在各种言语行为中不断内化各种(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比如,学习《春》,绝不是为了记住“春风美、舂景美、春雨美”等知识,而是学习朱自清如何抓住关键词句来描绘春色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言语表现出来的,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等,这才是我们学习的着力点。语文要人文性和工具性并重,才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矫枉不能过正,绝不能由一个极端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头重脚轻”不好,“头轻脚重”也不好。

二、反文本现象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批判性阅读、多角度多层次阅读、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多元解读,这些主张都具体落实在对文本的态度上。它强调:语文教学不是学生单方面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学生与文本通过对话建构新的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阅读经验、生活经历和认识特征都参与到新意义的建构中。因而,这个新意义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标准答案式的。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和学生的阅读反应组织进教学中,促进学生对文本作深刻,丰富的理解和把握,阅读教学呈现了一派生机和鲜活的气象。

但是,毋庸讳言,也出现了一种极端倾向,从对文本的开放态度走到割裂文本与解读的本质联系,并最终导致反文本、反语文、反教学。传统阅读观是建立在以作者为中心的文本理论的基础上的,因此,阅读的目的就是对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探寻。这种“传记”式的阅读方法导致对作品的单一解释,即认为只有符合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才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现代阅读观强调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它的基本观念是:阅读的目的在于建构新的意义(而不是复制作者的意图),这个新的意义既来源于文本,又来源于读者,它是读者与文本在某一点上的精神相遇(即视域融合)。对话教学把文本从作者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把它置于与读者的关系之中来看待阅读的本质。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提升了读者的地位,但并没有由此否定文本的地位,否定文本的确定性。对话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它同时受着读者与文本的制约;文本的确定性存在是对话的前提之一。没有文本的确定性,它与读者就不能构成实质性的交流,也就不可能与读者真正展开有实质意义的对话活动,阅读就由作者的独白变成了读者的独白。当前阅读教学中出现的这一种“反文本”倾向,就表现在对文本的这种确定性的否定上。比如,有的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愚公移山》,批评愚公没有环保意识、没有经济头脑:有的教师教《滥竽充数》,当学生提出“南郭先生善于抓时机”的解读时,教师评价为“独具匠心”;有的学生读了《背影》后认为父亲是个土里土气的人,他爬铁轨是“违反交通规则”,教师却大加赞赏,认为是一种“创造性阅读”,等等,都表现出一种对文本的绝对的相对主义态度:文本已经只是一个引子,它不再是阅读的对象,而只是引发随想的一些“踪迹”,一些“由头”。

“反文本”反掉的是什么呢?它当然反掉了对文本的僵化的理解、一元化的解读,但是,它同时也反掉了阅读教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承认文本的客观性,承认文本对阅读的前提性的意义,这是阅读教学之所以必要、之所以可能的条件。如果不承认文本的客观性和前提性,那我们根本就不需要阅读,不需要阅读教学了。因此,反文本反掉的实际上不仅仅是文本而是阅读,是语文,是语文教学。

    相关推荐

    语文课改剑走偏锋知多少 语文课改剑走偏锋知多少 语文课改剑走偏锋知多少? 剑走边锋,另辟蹊径 语文教师如何走进课改 贴近新课改 走入新课改 语文教师如何走进课改 语文教师如何走进课改 语文教师如何走进课改 走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走进新课改,高中语文怎么学? 走进新课改,高中语文怎么学 让“设计”走在“课改”前面 《刻舟求剑》课文 [课改论文]走出三大“倾听”误区 走进新课程,引领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改革 让课堂在平等的对话中走向精彩--新课改论文_语文论文 语文新课改的关键 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多元化走向_语文论文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 走进新课改,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的思考 中国语文教育的十大偏失 《铸剑》高一语文教案 新课程语文课的理想走向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反思语文新课改 “简评”指导中的几种偏误_语文论文 课改.语文课堂和教师 语文新课程课改总结 语文课程改革的十大关系 课改后语文教学的新探索 践行新课改——我的语文教学 架设教材立交桥 走向课改新领域 《刻舟求剑》说课设计 初一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原文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四偏”_语文论文 中学语文《铸剑》优质教案 《会走路的树》课文原文 汉语文教育走过和走向的路_语文论文 点评中考满分作文:偏偏是文言文独领风骚? 《刻舟求剑》说课设计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喜和忧 回归本体走出困境——谈深化语文教学改革_语文论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语文新课改中的几组“关键词”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 《会走路的树》课文原文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喜和忧 语文复习课:改变句式的练习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新世纪初期的语文课程改革 高一语文《铸剑》教案设计 剑龙简介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 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 课程改革与语文高考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五:避免走入僵化的模式_语文论文 初中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说课稿 语文第一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课改下也别这样上语文课 对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 让讨论走进语文课堂 让讨论走进语文课堂 语文版高一必修《铸剑》教案 初一语文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阅读答案 回归文本:从孙双金、孙剑峰的两节课谈起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精讲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 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_语文论文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 《刻舟求剑》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小学课改:语文该怎么学 名师破解语文课改考纲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导读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文简析 走进新理念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看点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从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看改革的紧迫性 改造课堂:让语文课快乐动感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让语文课改远离“浮躁”的四点思考 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 让语文课改远离“浮躁”的四点思考 新课改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