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谈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

小编: :admin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一次调查中,有位家长这样对我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地在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我更忘不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于是,作为小学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

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我常常在思索着: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每节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我都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我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问银河》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录像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银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银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丁丁和牵牛花》这篇课文通过丁丁实现了让奶奶足不出户就能欣赏牵牛花美丽身影的故事,表现了丁丁热爱、体贴奶奶的一片淳朴而可贵的孝心。教学中,我设计了一段导语,把学生带入作者情意和文章的内蕴中:“奶奶上了年纪,不能下楼了,她多么想看到美丽的鲜花啊!丁丁真想帮奶奶实现这个美丽的愿望,于是……”作者、教师、学生“三情”共振,开启了学生感情的闸门,此时对老奶奶的爱、对丁丁的敬佩,对牵牛花的喜爱难于言表,感情得到升华,思想受到教育,“文”与“道”并行,相得益彰。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在我的课堂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话:“如果你是某某(课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教学《乌鸦喝水》时,我们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请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

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这样的欣喜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动,别“告诉”他,他会知道得更多!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车的世界》后,我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小小交通警》、《洒水车》、《让车》等十余首儿歌,使学生们了解到了更多有关于车、交通规则方面的知识,而且无形中又认识了许多生字。另外,我还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我愿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教学《水乡歌》一课时,我总觉得这篇课文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我们北方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录像展示美丽的水乡,而后,我便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雨铃铛》是一首非常美丽的儿童诗。“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我带着孩子们一遍遍地读着,细细地品味,孩子们简直喜欢极了!于是,我引导孩子们:“你觉得春雨还在招呼谁?我们也试着写写美妙的诗句,好吗?”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写下了:

雨铃铛

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房檐上,挂水珠,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它在招呼小松鼠,

快快出来采松果。

它在招呼小青蛙,

快快出来捉害虫。

它在招呼小朋友,

快快出来做游戏。

……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相关推荐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好课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给孩子一个全新的课堂 语文课该是什么样子?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给孩子一个全新的课堂 新课改:语文课该教给学生什么? 新课改:语文课该教给学生什么? 新课改:语文课该教给学生什么? 语文课程改革的十大关系 课程改革与语文高考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喜和忧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八: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纪律?_语文论文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喜和忧 如何给孩子一个全新的课堂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下)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新世纪初期的语文课程改革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课堂教学目睹之怪现象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 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互动——由一堂语文课引发的思考论文精品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看点 对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课堂教学改革难题及对策分析之十:应打好什么样的基础_语文论文 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 "语文”课程究竟教什么? 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 面对新课程改革,高段教师应做些什么 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语文课堂的三个回归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给孩子一袋什么样的麦子—《三袋麦子》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校本课程 相关学科的发展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下) 多元智能理论观照下的语文新课程改革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的思考 新课程下语文课堂的迷失 给孩子一袋什么样的麦子——苏教版第五册《三袋麦子》教学谈 浅谈新课程的语文课 给孩子一袋什么样的麦子——苏教版第五册《三袋麦子》教学谈 给孩子一袋什么样的麦子——苏教版第五册《三袋麦子》教学谈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上) 走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学研究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中) 李镇西:我看语文新课程改革 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二 贯彻课程标准 改革语文教学 温儒敏: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 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 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给孩子一个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全新“课堂” 课程改革要突破“三个瓶颈” 课程改革误了高考,还是高考误了课程改革 〖李其龙〗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的改革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给孩子一个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全新“课堂” 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课程改革中的“过于”现象 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高考改革课程改革殊途同归 课改下也别这样上语文课 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 顾之川:对新课程语文高考改革的思考 正确理解新课标,课堂教学求实效——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 从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看改革的紧迫性 给孩子买玩具的目的是什么 《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课文 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给家乡孩子的信》课文 给孩子一个真正的“言语学习的课堂”──《影子》教学片断赏析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 专家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下) 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亟待改变什么 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与语文课程改革 相关学科的发展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上) 切实加强对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 语文新课程课改总结 《燕子》一课谈语文课的生成 做实课程改革,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中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深化课程改革与更新教育观念 《给孩子一袋什么样的麦子》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呼唤失落的“水晶鞋”——由一堂阅读课想到新课程改革 从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看改革的必要性_语文论文 让孩子在五色乐园里成长 ——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