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但愿人长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谈

小编: :admin

教材说明:

苏教版小学语文国标本第七册第二课

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要指向学生心灵,指向学生生活,指向学生最近发展区。本课的教学,力求通过读、思、议、品、悟等活动,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主思考体验,自我理解感悟,从而获得独特的感受,全新的体验,鲜活的认识。

教学流程:

一、温馨回顾,导入课堂。

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你知道八月十五是什么节吗?(中秋节)那你们晚上一般有什么活动,说给大家听听。(生答)

是啊,中秋佳节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节日,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来,我们会亲人团聚,品尝瓜果月饼,共享一轮明月。但总有人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看到这一轮明月,心里会有哪些感受呢?历来不少文人墨客把这种感受用诗词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因而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其中著名的一首词《水调歌头》。

二、创设情景,引入文本。

教师吟诵《水调歌头》

从同学们的表情中,老师可以看出大家都被这首词给吸引了,那么如此优美的诗篇到底是在怎样的环境下,在诗人怎样的心境下所创造出来的呢?

现在让我们穿梭时空,重温900多年前那个独具魅力的夜晚,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聆听他的心声……

三、读中感悟,真情体验 。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绪变化?再读课文,找出关键词语并用喜欢的记号标一标。(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学生充分自读,是有效开展语文学习的基础,而边读边思、边读边画则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3、是啊,诗人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孤身在外,如何能心绪平静呢?那么诗人心绪不宁的原因是什么呢?(思念弟弟)。现在同学们品读课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看能不能读出些什么?

苏轼为什么在这个月圆之夜思念他的弟弟呢?

讨论交流得出:

原因有三:(1)中秋佳节 (2)手足情深 (3)七年未见

(1)有诗为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课文怎么描述苏轼兄弟手足情深的?你能把它找出来并读好吗?(自由练读,指名读)

4、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现在诗人正躺在床上,洁白的月光从窗外斜射进来,诗人触景生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让我们一起读读看,体会体会。

5、是啊,诗人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想起了他手足情深的弟弟苏辙,让我们带着诗人深深的思念,再来朗读课文第四小节。

谁能读好这一段?(指名读,比赛读)

(提示:“无情”----责怨 “为什么”----愤懑)

[亲身的朗读实践,奠定了学生思念亲人的情感基调,适时想象,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去聆听他的心声。]

6、苏轼是多么想念他的弟弟啊,因而埋怨起圆圆的月亮来,让我们一起和苏轼来埋怨月亮。(引读:他眼睁睁地……)

在苏轼眼中,在离别人的眼中,月亮是无情的,难怪诗人要埋怨月亮,你能体会苏轼的心情吗?让我们一起来试着背诵这一段吧。

《水调歌头》中也有体现埋怨之情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7、不错,诗人内心充斥着如此埋怨的情绪,思念的忧伤,怎么办呢?难道诗人要在如此良辰美景中满腔烦忧,辗转难眠吗?

他是不是这样的呢?(不是)那他最后的心情又是如何的呢?(宽慰)

到底是谁让他心情得以宽慰,忧愁得以解脱的呢?哪里可以看出来?(第五小节)

8、用心品读,说说为什么他释怀了呢?同桌读读,看有什么发现?

(1)月亮有隐有现,不会十全十美;人的感情也是有悲有欢,有离有合,也不是十全十美!

(2)但是只要人们常留一份祝愿在心间,即使相隔再远,也能共同拥有一轮明月。

(反复朗读体会。)

9、是啊,月无情,人有情。诗人正因为想到这些,所以他从困惑中,从忧伤、埋怨中解脱了出来。只要心灵相通,相互挂念,距离再远也近若咫尺,不会孤单。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祝愿,他的心被美好的祝愿温暖了。这美好的祝愿是什么?(但愿美好的感情……)用词中的句子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想像倾诉,链接生活

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赏良辰美景。诗人真是洒脱呀!

1、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体会。

你有过与亲人分离的经历吗?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同桌交流后,再指名说说。)

2、想象若干年后必将发生的事。

人们常说“时光如梭”、“岁月如流”,假如时光已经过了五十年、六十年,甚至更多,在这当中每个人都难免会经历生离死别。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如果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做?(生想象后交流,教师适时点评,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中苏轼的做法,再次感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至高境界。)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凭借教材中大文学家苏轼的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体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能让学生和苏轼产生心灵的共鸣,满怀和苏轼同样的感情走出教材。]

3、小结:时光往往会令许多事物发生变化,也许若干年后你真的遭遇生离死别,但不管怎样,唯一不能变的是要有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和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怀……

五、积累内化,拓展延伸。

1、中秋的月那么圆、那么亮,本身就是那么美的事物,而苏轼更是赋予了它美好的祝愿,它让多少离别的人不再忍受相思之苦,而在一轮明月下,心心相印,情意相通。所以,我们要感谢苏轼!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谢之情,一起来聆听这首流传千苦的不朽诗篇吧!(听配乐朗诵)

2、阅读古代诗词中表达相似情感的诗句。

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相关推荐

    但愿人长久 但愿人长久 但愿人长久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二 2《但愿人长久》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但愿人长久教案 《但愿人长久》教案之二 《但愿人长久》教案之二 《但愿人长久》内容 《但愿人长久》赏读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三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二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二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一 《但愿人长久》课堂练习 《但愿人长久》课堂练习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五 《但愿人长久》课堂实录 《但愿人长久》课文内容 但愿人长久 教案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但愿人长久 教案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体会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但愿人长久 教案教学设计 听《但愿人长久》随笔 《但愿人长久》教学体会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但愿人长久 教案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材简介 《但愿人长久》教案之四 《但愿人长久》教案之三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但愿人长久一课一积累 《但愿人长久》教材解读之二 《但愿人长久》教案之三 《但愿人长久》教案之五 《但愿人长久》教案之五 《但愿人长久》教案之四 《但愿人长久》教案之一 《但愿人长久》教案之一 但愿人长久-教案教学设计好 《但愿人长久》练习评测之二 《但愿人长久》练习评测 但愿人长久歌词分享 但愿人长久-教案教学设计精彩 苏教版第七册全册教案 《2、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设计 沪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但愿人长久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教案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船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船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谈礼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设计二教案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17、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谈礼貌》教学设计6(第二课时)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 《谈礼貌》教学设计5(第二课时)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设计三教案 船长(第二课时)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想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想 云雀的心愿第二课时设计一教案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万里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月亮的心愿》第二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