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浅谈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

小编: :admin

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位禅师,一天晚上在禅院里散步时,发现墙角有一把椅子,心想一定是有人不守寺规,越墙出去游玩了,老禅师搬来椅子,蹲在原处等候。没多久,果然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而入,在黑暗中踩住老禅师的脊背跳进了院子,落地时,他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但出乎意料的是,老禅师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用平静的语气说:夜深了,快去加件衣服,小和尚感激涕零,回去后将此事转告其他师兄弟,此后,再也没人翻墙出去闲逛了。

听了这则故事,谁能不被这位禅师独特而卓有成效的教育而深深折服呢?这位聪明的禅师没有厉声的训斥,没有唠叨的说教,但是让人的心灵却受到了很深的触动。用他那闪耀的智慧教育了小和尚和他的师兄弟,谁又能说他不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呢?

大家都知道,教师的工作是及其琐碎的:像迟到早退、打架骂人这样的事件,像这个学生得满分、那个学生不及格这样的事件,像这个学生感冒、那个学生发烧等等,这样的事件每一件事单独看来都是微乎其微的,可是每一件事都可能成为学生思想变化的十字路口:处理得好,一件琐碎的小事都可能成为支撑学生成功的基石,学生脚踏这一块基石一步步向前,在自己人生的某一时刻蹬上自已事业的顶峰;处理不好,一件小事可能成为下滑的斜坡,学生可能由此而跌入人生的深渊。因此,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乐于通过感悟去心领神会。

一、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

陶行知先生在任育才学校校长时,有一天见一位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陶行知回到办公室,男生已在等他。陶校长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校长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校长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该采取这种方式。”陶校长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经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先生用他精湛的教育艺术使得一场纠纷迎刃而解,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具有一双“慧眼”。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个闪光点,都逃不过他的“慧眼”。“与其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学生的抵触情绪在老师的句句夸赞中慢慢融化,从而进行自我反省,并在思想上得到真正的进步。著名的赏识教育专家周弘先生说过:“每个孩子心里都蕴藏着两个小人——好孩子、坏孩子。”我们的教育就是要用语言和行为去不断地唤醒好孩子,让学生在“我是一个好孩子”的信念中不断成长。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半句六月寒。”身为教师,在学生犯错时,应该避免严厉的斥责,而应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每一个角落,用一双“赏识”的“慧眼”将好孩子引导出来。

二、用“体验”代替“说教”。

每一位教师都应明确,学生的社会性源于对生活的认识。对学生而言,体验和感悟才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领悟出的道理,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根深蒂固、不易改变的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一种习惯,并能伴其一生,受用一生。在许多学校的许多班级,我们时常能看到这样的情形,找到这样的学生:上课铃声响过,几个学生才慢悠悠地走进教室,你推我一把,我还你一拳,总是不能按时上课;放学了,几个学生留下来打扫教室,他们不慌不忙,拿着的扫帚不是扫在地上,而是举在空中,或者指向别人,甚至在教室你追我赶,等回到家后,已是夜幕降临了;……很显然,这些学生都没有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缺乏紧迫感,以致虚度光阴、荒废生命。对此,教师为其讲道理,甚至采取大声呵斥乃至惩罚的措施,但却收效甚微。“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如何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增强他们的时效观念,让许多教师深感头疼。此时,就应该用学生的亲身体验去代替教师的口头说教。比如:课始让学生静静地站立两分钟,体验时间从身边悄悄溜走的那段过程,并谈谈在这两分钟里内心的感受;也可以让学生展开社会调查,看看不同职业的人在两分钟时间内能做多少事?一小时、一天又可以做多少事?还可以鼓励学生观察农作物从栽种到挂果、收获的全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用心去感悟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从而将惜时作为个人信念和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

三、让学生在“氛围”中成长。

良好的氛围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北京汇文中学是北京市科技教育基地,学校的收藏堪与博物馆媲美,有几十年前校友捐赠的人体胚胎标本,有重金购买的珍稀动物标本……学校并未束之高阁,而是摆放在走廊里,完全对学生开放。管理似乎太粗疏了,可恰恰如此,学生反而格外小心,标本一直保存完好,从未丢失过。而这正是因为汇文中学为学生营造了一个重视规则、尊重规则、崇尚规则的校园氛围。良好的班风实质上就是一种良好的氛围,有了这个氛围,学生方能彼此学习、互相爱护、全面发展。而在营造班级氛围时,教师应始终坚持“正强化”的原则,以正面教育为主,尽量少说“不”和“不许”,多说“应该”。比如:把“不许抢行”改为“学会让路”、把“不准说脏话”改为“礼貌使你高雅”、把“不许采摘果子”改为“你对我好,我对你笑”……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更应注重大力表彰、鼓励和宣传,让学生产生自豪感和幸福感,从而更加乐于维护班级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逐渐成长。这也是心理学实施和谐教育的理论基础——对儿童的优良行为要强化,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要淡化。

泰戈尔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教育虽无痕,却有着惊人的力量;润物虽无声,但能“于无声处听惊雷”。德育的过程,“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语)。我们每位德育工作者都要通过唤醒、引导、鼓舞等手段来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信其道乃受其教”,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负责。

    相关推荐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_语文论文 四年级教案: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随机潜课堂 育人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 润物细无声 在语文学习中潜移默化受教育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润物细无声——《春雨》教学谈 润物细无声──浅谈对“弱势群体”习作的指导 2 润物春雨细无声 愿将心血化春雨 随风潜入育桃李——教书育人的几点体会 教育无痕 润心无声 润物细无声——《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润物细无声──《在山的那边》课堂教学反思 润物春雨细无声──《雨说》课堂教学案例 润物春雨细无声──《雨说》课堂教学案例 温故知新润物无声 入情入境 潜心体会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尊严》教学随笔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尊严》教学随笔 真爱无痕 润物无声论文精品 《泉水》教学一得──润物无声 润物细无声——探寻《五花山》课堂教学语言的魅力 谈《出师表》的潜主题 浅谈多媒体的使用在现休教育中的作用 母爱无言 润物无声──关于《我的母亲》的教学构想 浅谈作文中的心理教育 浅谈导入语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八年级语文朱光潜谈作文教案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 浅谈换位的作用 陶潜的四句诗 浅谈作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 《化石吟》化石图库素材——凌源潜龙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潜艇潜望镜 书声琅琅,润物无声──《山雨》一课的诵读教学片断评析 父母之爱细无声 桃李含情,润物无声——《孔子游春》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朱光潜谈读书 洗出来的爱——浅谈体验教育中的情感内化 潜心读书 用心对话──以《匆匆》教学为例谈备课 浅谈项伯在“鸿门宴”中的作用 开启潜能生信心的钥匙——我的教育故事 挖掘学生潜能的尝试──《草船借箭》随笔 浅谈创设角色的作用 浅谈小学生作文入门的教学 鱼和潜水艇 浅谈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契机 浅谈善用教材中的插图 浅谈《孔乙己》中的“钱”的细节描写 教育评价质的飞跃:差生改称潜能生 浅谈导入新课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咬文嚼字(朱光潜) 浅谈家庭教育 浅谈挫折教育 浅谈赏识教育 找准思想教育的切入点──《画杨桃》教学浅谈 找准思想教育的切入点──《画杨桃》教学浅谈 浅谈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小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中国古代女子教育浅谈 《咬文嚼字》——我的老师朱光潜闲谈记事 中考满分作文:把握考场作文的7条“潜规则” 加强情感教育提高数学学困生学习的潜能 迁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随笔 默读:于无声处听欢歌 杨修之死与中国历史潜规则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开发写作潜能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开发写作潜能 浅谈随机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小学语文论文 以《荷花》为例浅谈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首席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引领作用 浅谈观察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教案教学设计 浅谈小学语文课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语言训练中词语的内化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 浅谈低年级作文入门教学初探 浅谈自主、合作、探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比较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_语文论文 浅谈歌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咬文嚼字》——朱光潜 浅议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综合运用浅议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综合运用 教师随笔 浅谈写字教学中的情感品德教育 《荷花》为例浅谈本站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学困生的教育策略 浅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教师中心稿) 语文教学与远程教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 朱光潜《咬文嚼字 》资料 游戏在体育中的作用 浅谈创新在拼音教学中的运用 谈中学作文的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