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14*登山

小编: :admin

教学要求:

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意志的品质,激发学生从小不怕困难,锻炼自己的意志。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描写列宁不怕危险、锻炼自己意志的词句段。

2.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介绍列宁:还记得《诚实的孩子》这个故事吗?你能说说吗?

他领导着俄国人民起来革命,推翻沙皇统治(理解“沙皇”),为了躲避沙皇的搜捕,列宁隐居在国外一个四周都是山的小地方(理解“隐居”,对统治者的不满,而住在偏僻的地方)。

二、自读课文

1.划出生字新词

2.想想:列宁几次走过那条小路?是怎样走过去的?

3.划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语句。

三、检查交流

1.抽查指读生字,

2.正音

(1)一组写山的:巍峨、峭壁、深渊、

(2)二组写日出:蔚蓝、刹那、歌喉、

(3)三组写:释、毅、锻

3.师生读

4.含义深刻的语句

5.你划出了那句?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轻声读课文,试用“‖”给课文分段落。

第一段:列宁隐居在普罗宁。

第二段(四周--欢快地唱了起来):列宁走过了危险的小路,登上山顶,饱览了日出壮观的景象。

第三段(大约外过了一个小时--结尾):看完日出列宁仍然走危险的小路,并交代了第二次走险路的原因。

2.文章的思路:

去看日出

决定走小路

看完日出

仍然走小路

顺利返回

说明再次走小路的原因

五、课堂练习

1.细读一、二部分,写事情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边读边划出四要素。

2.理解直接对话写法:两个人的对话,谁问谁答很清楚,可以不必提示,这样是问答之间连接紧密。

3.练习读对话,结合指导朗读。

(1)巴果茨基回答时的犹豫

(2)列宁的平静、果断

4.从哪看出小路的险?列宁第一次走,他害怕吗?从那些地方看出来?

交流讨论,自由读课文。

5.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教时

一、复习导入

引导同学们共同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读、议课文内容

1.质疑引趣。

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一想,哪句话是直接描写小路的句子。请你拿出笔,用“—”把它画出来。

2.引导学生感受小路的险。

(1)请同学们读出画好的句子。

(2)出示教学软件,请同学们观察小路

小路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3)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

要怎样读才能读出小路的险呢?

(4)学生自由练习,交流汇报,老师适时点拨。

3.过渡。

从对小路的直接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小路的险,那么从巴果茨基的哪些话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小路的险呢?

4.引导学生从巴果茨基的话中体会小路的险。

(1)引导学生画出巴果茨基的话。

(2)让学生喜欢读哪句就练读哪一句,从巴果茨基的话中体会小路的险。

(3)学生练读,交流,老师点拨。

5.引导学生从列宁和巴果茨基过小路的情形中体会小路的险。

(1)画句子。

(2)练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怎样读才能读出小路的险。

(3)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及学生的表演,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

(4)引导学生从句中谈体会。

6.让学生体会“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道理。

列宁和巴果茨基终于走了这条危险的小路,赶在日出之前来到了山顶,现在就让我们和列宁、巴果茨基一起去领略一下山顶的美丽景色。(播放山顶的美景)

7.激疑引探,深入体悟。

领略了山上的美景后他们开始往回走,走的还是那条小路,这第一次走和第二次走有什么不同呢?(出示第二次走小路的图片)

8.让学生通过研究讨论体会列宁坚强的革命意志。

(1)你怎么知道列宁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请你用列宁自己的话来回答。

(2)谁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还要走那条危险的小路?

(3)列宁第二次走小路与第一次走有什么不同?

先指名读出列宁第二次走小路的有关句子;再投影插图,指导观察,抓住“毅然决然”与第一次“有点儿害怕”进行比较;最后有感情地齐读第二次走小路的句子。

(4)列宁为什么说“这次野游非常有趣”呢?

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加以体会:一是看到了壮丽的日出;一锻炼了自己的意志。让学生用一组关联词把这两层意思连起来,进行说话训练。

9.小结:从列宁两次走小路的不同的心态,我们明白了列宁有什么可贵的品质呢?(时刻锻炼自己的意志。)

三、总结

1.通读全文

2.这节课我们对小路的直接描写中体会到了小路的险,从列宁和巴果茨基的话中,我们感受到了小路的险,从列宁和巴果茨基过小路的情形之中我们更体会到了小路的险,那么,就在这险情、险景、险境中。更突出了革命者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伟大品格。

四、质疑

1.引导学生质疑。

2.教师质疑(依情况而定)。

五、课堂练习

1.摘录好词佳句。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登山

巴果茨基

峭壁

深渊

    相关推荐

    14《登山》第一课时 14《登山》第一课时 14《登山》第二课时 14《登山》教学设计之六 14《登山》教学设计之三 14《登山》教学设计之四 14《登山》教学设计之五 14《登山》教学设计之一 14《登山》教学设计之二 14《登山》教学设计之七 14*登山 教案教学设计 14登上企鹅岛 登山 登山 登山 登山 《登山》 登山 登山 登山 登山 《登山》 登山 登山 17、 登 山 21《登山》 17、 登 山 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 14、游中山陵 雨中登泰山 雨中登泰山 登山习题设计 《登山》教学设计 登山教案设计 《登山》教学设计 《山居秋暝》、《登高》 登泰山记(教案) 《登山》教学设计 《登山》教学设计 《登山》说课设计 登 山(第二课时) 《登山》教学设计 《登山》教学设计 《老山界》导学案14 《登泰山记》教案1 雨中登泰山 教案 登泰山记教案一等奖最新 登泰山记教案设计 登泰山记(第一课时) 《登泰山记》学习要点 倔强的小红军登山 《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珠穆朗玛峰的登山线路与攀登历史 登山 教案教学设计 登泰山记(第三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登山 登山 教案教学设计 登山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案登山 《与诸子登岘山》教案 14《黄山奇石》第一课时 14《黄山奇石》片断赏析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4 中国登山健儿十四次登顶珠峰回放 14《黄山奇石》第二课时 教科版《登山》教学设计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南朝诗两首:《登池上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登泰山观日出习题设计 语文家庭作业: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高二语文教案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14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14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14 快乐学登山 醉卧文字丛 画·演·写·议——《登山》教学设计 《登泰山观日出》教学设计 《山居秋螟》 《越中览古》《登高》 谢灵运《登池上楼》及《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简析 画·演·写·议——《登山》教学设计 《登泰山观日出》教学课例 《登泰山记》创新教学设计 《登泰山记》创新教学设计 《登泰山观日出》电子课文 14《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十 14《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八 登山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山居秋螟》《越中览古》《登高》 14《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一 14《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五 14《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六 登山四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14《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三 14《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之二 高一语文教案:登泰山记1 高一语文教案:登泰山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