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从“放虎归山”看阅读教学

小编: :admin

前不久,看了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张立博士写的《关于“放虎归山”》一文,文中的几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对某些濒危珍稀动物圈养繁殖个体的野化及放归野外的工作是许多动物保护工作者的美好愿望。但是这项工作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对大型食肉类动物。将圈养动物放归野外的工作,除了动物本身的体质状况需要考虑外,还要考虑……

“除了以上这些问题外,将圈养条件下繁殖的动物放归自然的过程中,我们往往还忽视了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即动物的自身的行为是否还能够适应野外生存环境。在自然条件下,动物的很多行为都是通过从双亲那里学习而得来的。例如很多食肉类动物的捕食行为,对猎物的咬杀行为往往是幼兽与生俱来的本能,而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杀死猎物、成功地完成捕食过程,则是幼兽通过跟随母亲或群体中其它成年个体捕猎过程中实践、学习而得。幼兽在捕食过程中可能只会抓咬猎物的背部或体侧,那样是不能立即置猎物于死地的,并且可能遭到猎物的反击而使自己受伤。通过学习过程,幼兽可以逐渐学会在捕猎过程中首先咬住猎物的喉咙,这样就可以很快地杀死猎物。除了捕食行为外,动物如何在丛林中隐蔽自己,如何在群体中进行社会交往和生活,如何繁育和哺育后代等等,这些行为的学习过程是动物的行为发育中不可缺少的,也是决定动物是否具有野外生存和繁衍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将直接影响到被放归的动物在野外是否能够存活。

“但是,遗憾的是国内的很多机构在放归圈养动物的计划中往往忽视了这些动物自身行为方面的缺陷,而只是片面地考虑放归能够增加在野外的该种动物的个体数量。需要指出的是,这是非常危险的作法……”

由此看来,人们“圈养老虎”以助老虎渡过难关,日后再放回大自然,让老虎过上自由自在的山中生活,这想法虽然顺应民意,但恐怕也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事。试想,习惯了从饲养员那儿获得现成食物的老虎,放回山野后,能凭着自己的力量捕获到食物吗?过惯了动物园与世无争的生活,它们能在弱肉强食的残酷竞争中躲过更强大的猛兽的侵袭吗?……“放虎归山”中的“虎”由于习惯于圈养生活,失去了许多虎的天性,再无法回到山中过虎本来的生活。这是人们没有预料到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由“放虎归山”,我想起了我们的阅读教学。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阅读教学似乎一直在追求着一条“捷径”:那就是怎样花费更少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怎样用更接近标准答案的回答赢得考分。应试教育的扭曲,使“以本为本”已变“本”加厉为死抱课本读死书。死读书,不敢越雷池一步。从课文中抠出的所谓“标准答案”成了考试得分的“命根子”。重结论而轻过程,重死记而轻感悟,重照搬而轻发现。由此派生出的弊端便是,本应充满人性之美、洋溢人文意趣的阅读,却演变为枯燥乏味的一种技艺,一种令人望而生畏、做而生厌的训练。更令人揪心的是,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我们的学生离开了教师的讲解分析,离开了教参教辅,有很多都不会自己阅读!

面对阅读教学的不尽人意,许多有识之士纷纷提出要让阅读教学回归自然。

那么,究竟什么是“阅读”呢?《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此所作的定义性界说中有这样的话:“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个心理过程当然是指读者主体的心理过程。而不同读者对同一读物所产生的心理过程(阅读效应)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易经·系辞》),就说出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可以说,阅读当不限于课文本身,更不仅仅限于对课文内容的某一种所谓的“正确理解”。

现代阅读理论告诉我们,作品文本的意义是读者阅读的结果,是读者在与文本的碰撞、交流和对话中产生的。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阅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意味着动态生成。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文本的意义,而是通过阅读主体的潜心内化,即通过读者与文本通过不断地“视界融合”,渐进地、动态地生成意义。这样,“文本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掺入了读者的意义;读者超越了自身,是因为接纳了文本的意义,扩大了原来的视界,又回到了自身,成了一个新我。”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走出“教材至上”,把教材也视作“活的生命体”,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尽情地诵读、玩味、揣摩,生成独特的理解、体验。

由此,每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师都应努力引导学生与课文直接对话。在操作上应做到:一、让学生全程阅读。先从对课文的“叩问”开始,让学生带着期待走进阅读;然后经历“体验”阶段,通过学生自主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的言语的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体验文本的情境和情感,在人、文对话与碰撞中生成带有个体色彩的思想和言语;最后是经历“发现”阶段,引导他们对课文进一步读出疑问,读出新意,并活用语言和语言规律,进行极具个性色彩的言语实践。二、让学生全心阅读。全程阅读,高质阅读,必须把学生带入“情境场”——上下文语言情境,现实生活情境,作者及学生的文化生活背景。神游于这“三境”,才能激发阅读兴趣,激活阅读欲望,诱发阅读体验,使学生全心沉浸于阅读之中。

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与由教师直接把文本的意义讲解给学生听相比,也许前者费时费力得多,而且刚开始,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得到的不一定如教师讲解的全面深刻。但是,这毕竟是学生自我阅读的结果,与单向且被动参与接受知识的阅读教学过程相比,这种知识获取过程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它决不是一知半解的,更无需死记硬背,因而是一种“优质”的知识;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创造过程,由此形成并拥有的知识具有极高的迁移价值,因而是一种“活化”的知识;另外,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经历了类似于科学发现的某些思考、分析、概括的过程,而这些方式是解决各种问题以及将来从事探究工作所必需的,因而还是一种极具可持续发展意义的不可量化的“长效”回报。

老虎的野外生存和繁衍能力,直接影响被放归的老虎在野外是否能够存活。而老虎的这些能力,必须通过它幼时在山中学习、实践得来,“山”是老虎获得生存能力的自由天地。圈养的老虎,住食无忧,可是它们已失去回归大自然的本领。同样,阅读教学如果停留在教师主讲的层面上,那么,在考试得高分的同时,学生失去的,将是终身无法弥补的会阅读的能力。

这是“放虎归山”给我的一点启示。

    相关推荐

    从《沁园春 雪》看阅读教学 从阅读教学发展轨迹看研读 从阅读教学发展轨迹看“研读”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从 “你读出了什么”看阅读教学的回归 从扶到放 促进阅读 自主建构 《爬山虎的脚》阅读提示 读书莫放拦路虎 从抽考结果看如何改进阅读教学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案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材解读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案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案 从《羚羊木雕》看阅读教学的三重境界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案 从鲁迅小说的解读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法 12《读书莫放“拦路虎”》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学反思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学反思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学反思 《读书莫放“拦路虎”》练习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学反思 《读书莫放“拦路虎”》内容 从课改看低年级阅读兴趣的培养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学设计二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案之一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学设计三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学设计一 从语文高考变革看课外阅读的趋势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案之一 放学阅读理解及答案 读书莫放拦路虎 教案教学设计 文本阅读反蹼归真 写作请从阅读始 大雁归来阅读答案 华南虎阅读答案 《读书莫放“拦路虎”》教学案例设计 《归园田居》原文阅读 《大雁归来》阅读指导 同题阅读:大雁归来 写作请从阅读始 《读书莫放“拦路虎”》课文内容 从2016高考真题看现代文阅读出题特点 阅读教学:追寻人本的回归 课堂阅读,呼唤回归真实 高考专家指导:从高考题看古文阅读题解答 《小儿不畏虎》阅读理解 从《说“木叶”》看“重视文本阅读”——谈高五册一二单元教学 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学会改文 一堂全面开放的阅读课 盲人看阅读及答案 陈从周《说“屏”》原文阅读 从课文中掘口突破阅读教学 阅读理解--看完电视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阅读归纳 从《醉翁亭记》看诵读的魅力 购买林蛙,放归自然 《山雨》阅读提示 《归去来兮辞》阅读理解答案 韩少功《我心归去》原文阅读 《爬山虎的脚》课文解读 现代文阅读:《盲人看》阅读练习与答案 从“阅读本位”到“表现本位” 《看云识天气》阅读答案 从“远看”“近看”到“单看”“多看”──《长城》教学设计 《看云识天气》原文阅读 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和文本回归 利奥波德《大雁归来》课文阅读 信息技术让语文阅读教学绽放光彩 [阅读教学]鸣沙山的骆驼 看黄果树瀑布拓展阅读 信息技术让语文阅读教学绽放光彩 《小壁虎借尾巴》整体阅读感知 《看云识天气》阅读答案2 王英琦《看社戏》原文阅读 阅读指导课 好 书 大 家 看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2011年中考散文阅读知识点归纳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愚公移山》阅读提示 青山不老阅读答案 愚公移山阅读答案 山中访友阅读答案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读后感 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有感 刘桢《赠从弟》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教学中应对学生开放性发言的策略 从创作陌生化到阅读陌生化 现代文阅读:中考阅读试题:《碣石山草》 黄山的云阅读答案 《看云识天气》阅读答案参考 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穷人》教学片断 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你明白了什么 从《蒹葭》课例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 《动手做做看》 整体阅读感知 高考文言阅读高频词语归类整理 从《蒹葭》课例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