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 莫里哀与《伪君子》备课资料

小编: :admin

第四单元

莫里哀与《伪君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达尔杜弗这个人物的分析,引导学生憎恨伪善,远离伪善,认识真诚的可贵

2.了解什么是喜剧和喜剧中“揶揄”的手法

3.了解喜剧人物的“扁平”特征

教学设想

一、《伪君子》是本教材中惟一的一部传统喜剧应该通过教学让学生对“什么是喜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关资料”中摘选了《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一段,可供参考在解释这个问题时,宜将喜剧与悲剧相比较鲁迅关于“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的说法虽不能作为定义,但却抓住了讽刺喜剧的内核,可以提供给学生思考讽刺与幽默是人的智慧的最高表现,即使是“正喜剧”也需要借助讽刺与幽默事实上,悲喜剧精神是人对待人生的两面:对于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表示愤怒、悲伤和沮丧,就是一种悲剧的态度;对于生活中无价值的东西被揭露感到高兴,就是喜剧精神喜剧中往往包含着悲剧的底蕴;悲剧也渗透着乐观的因素到了现代,悲喜剧交相混杂,不仅有悲喜剧,还有荒诞剧、黑色幽默等错综复杂的美学形态一个喜剧艺术家可能心底是极其悲哀的在介绍莫里哀的一生时,应该指出这一点莫里哀后期的作品中,悲哀色彩日益明显,从《恨世者》可以看出我们可以把《恨世者》当作《伪君子》的姊妹篇来读前者是揭露伪善者的可憎,而后者却道出真诚者的孤独从现代喜剧艺术家卓别林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悲喜互渗

二、掌握“揶揄”的手法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在弄清什么是喜剧之后,就要进一步讨论喜剧的手法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把重点放在对于“揶揄”的研讨上弄懂“嘻笑之怒,甚于裂呲”的道理课内举了道丽娜对达尔杜弗的一段话作为例证,可以细心研究另外,坏人也可以对好人实施揶揄,如达尔杜弗对艾耳密尔说:“我已经把他(指奥尔贡)摆布到这步田地:看见什么,不信什么”还不妨离开教材,要求学生对某一种生活中常见的丑恶和愚昧,写一段揶揄性的台词在学习中应该提醒学生对待恶人与有某种瑕疵的好人应该使用不同的语言例如,对待达尔杜弗和奥尔贡的揶揄应该是不同的对于好人的瑕疵进行揶揄应该有“厚道”作为底蕴出于个人恩怨而对人尖酸刻薄是不可取的

赏析举隅

一、关于伪善在善与恶的交战中,“伪善”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中介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存在着善与恶的斗争,就有伪善存在,就有达尔杜弗式的人物在同伪善人物的斗争中,人们意识到,大密斯那种直来直去、当面揭穿的办法在道德上是好的,从策略意义上说却是愚蠢,往往把自己置于尴尬境地对付伪善的办法之一是“伪善”──这是人们在长期斗争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当全家人都被置于达尔杜弗奸诈的鹰爪之下时,奥尔贡的年轻妻子终于想出了一个反败为胜的办法,即剧本第二个令人叫绝的“突转”,这是一个圈套:她约达尔杜弗来幽会,而让愚蠢的丈夫钻在桌子底下偷听这回达尔杜弗果然中了圈套,居然厚颜无耻地让艾耳密尔用“实实在在的好处”来满足他的情欲当艾耳密尔假意说这样做会得罪上帝时,达尔杜弗竟说:

“如果您自己有上帝和我的爱情作对,去掉这样一种障碍,在我并不费事,您大可不必畏缩不前”

“不要害怕,满足我的欲望吧!”

第四单元莫里哀与《伪君子》第四单元莫里哀与《伪君子》“眼见为实,耳听是虚”,奥尔贡终于醒悟了这个圈套是戳穿骗子的决定一环这种手法就戏剧技巧而言是常用的,在法文中叫“Lescontrelemps”,也就是“请君入瓮”之意在中国传统戏曲乃至现代舞台、银幕上依然是百用不厌过去是把人藏在柜子里、桌子下,现代则使用录音机、录像机录下实情,以戳穿伪善者的假面

“以‘伪善’对付伪善”不仅是莫里哀的艺术技巧,而且是他所不能不取的生活哲学他深知写作《伪君子》鞭挞圣体会的奸诈之徒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因此,他是极其小心谨慎的,努力表明他绝不是反对教士,而只是反对伪教士:“材料需要慎重,我竭尽所能,仔细从事;为了保持人对真信士应有的尊重和崇敬,我尽量把真信士和我要刻画的性格区别开来;我没有留下模棱两可的东西,我去掉可能混淆善恶的东西;我描画的时候,也只用鲜明的颜色和主要的特征,人一接触,立时认出他是一个真正、地道的伪君子来”剧本中特设一个人物克莱昂特(奥尔贡的妻兄)多次出场正面阐明真教士与伪君子的区别显然,莫里哀为自己定下的这一条“界限”,也许是出于道德上的真诚,更多的可能是防范圣体会的攻击无论出于什么动机,这种“界限”,把人物性格单一化、表面化了正如我们前面所指出的,伪善源于基督教义的悖逆自然人性,伪善的产生同基督教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谨守着真教士的界限,表明莫里哀不认识或不敢正视伪善与基督教的必然联系,而只能把它当作一种“恶德”来加以鞭挞为了不让圣体会的恶徒抓住辫子,惟恐人们把真假混淆,他“没有留下模棱两可的东西”,“只用鲜明的颜色”这种内含恐惧的对单一性的追求,使达尔杜弗的性格更加趋于单一和肤浅

莫里哀在戏剧冲突已经解决(用骗局使奥尔贡认清了达尔杜弗的丑恶嘴脸)后,又突起波澜,让达尔杜弗以“秘密文件”相要挟在危急万分之时,由于国王明察,使奥尔贡一家获救,骗子伏法从戏剧艺术的内在发展来看,这是一个“蛇足”,但作者这一安排的用意是良苦的:他需要路易十四的保护和恩宠,特别是在他预感到这部作品将会受到圣体会的抨击时

事情果如莫里哀所料《伪君子》刚试演了前三场,圣体会就敏感地意识到这是指向他们的,便怂恿路易十四的母亲出面禁演路易十四不能不以“圣上对宗教一向特别情重”为由,下令《伪君子》暂时不要公演莫里哀也不能不说“达尔杜弗之流,暗中施展伎俩,赢得圣上的恩意他(指攻击莫里哀的教堂堂长卢莱)看也不看我的喜剧就把它说成魔鬼的制作,把我的脑壳说成魔鬼的脑壳,我是一个装扮成人,有肉身子的魔鬼,一个自由思想分子,一个应该作为借镜、处以极刑的不信教的人拿火把我烧死赎罪,还太便宜了我这位狡猾高尚的人,抱着恻隐之心,不肯就此罢休:他不愿意我得到上帝的赦免,一心一意要把我打入地狱,而且毫不犹豫”为了争取上演,他不能不改头换面,剧名改为《骗子》,主人公改名巴女耳弗(Panulphe),着交际家而不是教士的装束

二、关于“扁平”人物在如此众多的敌人的围攻之下坚持对伪善的斗争是非常感人的但莫里哀不可能超越他的时代众多的法规也有形无形地影响着他他不可能逃脱道德说教和劝善性艺术的窠臼,在人物塑造上也不可避免地遵循着古典主义的类型说或定型说他的全部艺术才华不是集中运用于发掘人物的深度,而是歌颂美德、鞭挞恶德,人物常常成为某一种品德的形象载体例如达尔杜弗是“伪善”的同义语,而阿巴公(《悭吝人》的主人公)则是“吝啬”的代名词英国小说评论家福斯特(E.M.Forster,1879—1970)称这种围绕着单一概念或品质塑造出来的人物为“扁平(flat)人物”,或叫“象征(type)人物”或“两度(twodimensional)人物”莫里哀笔下的这类人物易辨、易记,具有惊人的鲜明性和生动性,然而与此相关的缺点就是肤浅和单调俄国著名批评家别林斯基赞美莫里哀的《伪君子》有针砭现实的勇气,却批评他笔下人物的浅薄:“一个能够在伪善的社会面前狠狠地击中虚伪这条多头毒蛇的人,就是伟大的人物!《伪君子》的创作者是不会被遗忘的”但是,“达尔杜弗这个人那么缺少计谋,他只能欺骗一个人,而那还是因为这个人是一个蠢货,真的,要是和莎士比亚《奥赛罗》中的伊阿古相比,那就‘小巫见大巫’了”普希金也曾把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同莫里哀的相比较:“莎士比亚创造的人物不是莫里哀笔下的只有某种热情或恶行的典型,而是具有多种热情、多处恶行的活生生的人物;环境把他们形形色色的多方面的性格展现在观众面前莫里哀笔下的悭吝人只是悭吝而已;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却悭吝、敏捷,怀复仇之念,抱舔犊之情,而又机智灵活莫里哀笔下的伪君子追逐自己恩人的妻子,是假仁假义的,接受财产的继承权是假仁假义的,要一杯水是假仁假义的莎士比亚笔下的伪君子以虚假的严厉态度宣读判决书,但他却是公正的,他处心积虑地借对一名绅士的判决来为自己的残忍作辩解;他用强有力的引人入胜的诡辩而不用杂以虔诚和殷勤的可笑态度勾引童贞少女”

悲剧、正剧、喜剧对人物塑造的要求是不同的,悲剧人物往往是复杂型,而喜剧人物宜为单一型这种单一型的人物,英国小说家福斯特称其为“扁平人物”,他将复杂性格的人物称之为“圆形人物”两种类型的人物在文艺作品中各有其存在的价值,无问轩轾我们可以效法普希金,将中国文学中的伪善人物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同达尔杜弗比较,也会认为曹操更为深刻有力,但曹操属正剧人物在喜剧范畴里则不能如此塑造从这个意义上说,“扁平人物”也可以不朽

探究与实践参考答案

一、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就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你怎样理解?结合学过的剧作谈谈你的看法

鲁迅的这一说法见之于他的《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教学设想”中谈到的有关意见可供参考

二、达尔杜弗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你在生活中或其他文学作品中是否也看到过类似的人物或行为?说说他们的共同点

达尔杜弗的主要性格特征就是伪善──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伪善,就是不自觉其为伪善的伪善,能够把伪善当作真实的一种伪善达尔杜弗是一个在伪善中如同鱼儿在水中游泳那样自如的人这种老练的伪善家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时而会看到

三、《伪君子》在初演时,许多观众觉得它十分有趣,而某些教会人士却怒不可遏,一点也不觉得可笑为什么?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些人觉得可笑,另一些人却觉得可悲、可怒,这又是为什么?

诸如《伪君子》这样的讽刺喜剧,往往带有很尖锐的现实指向性观众在开始时,可能不会马上意识到这种指向性,所有的观众会一起笑,一旦某些人意识到矛头是指向自己或自己所属的社会集团时,他们会立即收起笑容,转喜为怒,并对剧作者发动疯狂的抨击这是由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们具有不同的“利益”决定的果戈里的《钦差大臣》初演时的经历同《伪君子》极其相似这部引发了无数笑声的喜剧,最终导致果戈里无法回归自己的祖国

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个喜剧小品(也可以组成小组进行创作),在课堂上进行观摩演出

答案略

参考资料

一、莫里哀简介(李健吾)

莫里哀(Molière1622—1673),法国古典主义时期著名剧作家生于1622年1月15日本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莫里哀是他参加剧团以后用的艺名他的父亲让·波克兰是挂毯商和宫廷室内陈设商外祖父克洛塞也是挂毯商两家可能都有作坊宫廷陈设商有机会接近国王,每当国王出巡,他们先行一步,布置行宫莫里哀15岁时取得他父亲的职位的继承权据说1642年,莫里哀曾经为路易十三去过南方纳博讷布置行宫莫里哀10岁丧母,外祖父经常带他去看闹剧、喜剧和悲喜剧,使他从小就喜爱戏剧

1635年,他在贵族学校克莱蒙期间,法国文坛出了一件大事在首相黎塞留推动下,成立了法兰西学院文艺理论家布瓦洛当了院士,曾劝说莫里哀放弃演丑角这个行当,莫里哀谢绝了他的好意莫里哀去世后,据说路易十四曾问布瓦洛:在他统治期间,谁在文学上为他带来最大的光荣?布瓦洛回答:“陛下,是莫里哀”莫里哀虽非学院的院士,但学院在大厅里为他立了一尊石像,下面写着这样的话:

“他的光荣什么也不少,我们的光荣少了他”

莫里哀是法国现实主义喜剧的首创者他的喜剧提出了各种严肃的社会问题,向后人提供了当时的风俗人情“现实主义”这一提法最能说明他的战斗精神他又是法国唯物主义喜剧的第一人,他以滑稽突梯的形式揭露封建、宗教与一切虚假事物他不卖弄技巧,而能使喜剧在逗笑中负起教育观众的任务

1643年路易十四登基,当时他才5岁,由国母摄政莫里哀在这一年同十几个青年,特别是贝雅尔一家兄妹,签订合同,组织“盛名剧团”1649年6月28日,在一位公证人的文件里,他第一次用莫里哀这个后来举世闻名的名字签字他把宫廷室内陈设商的继承权转让给他的兄弟,成为一个被教会驱逐出教的“戏子”但是他们的演出完全失败,剧团出面人是莫里哀,债主把他送进监牢,拘押了三五天,由父亲作保,应许分期偿还债务剧团宣告解散,他和贝雅尔兄妹几个人参加了另外一个剧团,离开巴黎,到西南一带去流浪了12年这位学生出身的有产者,放弃产业,放弃荣誉,放弃现成的社会享受,到人民中间扎了根,摆脱书生气,仗着他的人品与才具,锻炼成为一个戏剧事业活动家,成为受团员爱戴的剧团领导他学习人民喜爱的闹剧,学习靠演技取胜的意大利职业喜剧西南各省原为孔提亲王统治,他于1653年从巴黎监狱出来,跟黎塞留首相的后继人马萨林的侄女结婚,成为剧团的保护人

1655年,莫里哀在剧团的根据地里昂,上演他的诗体喜剧《冒失鬼》,剧情轻快,风格清新,这次演出标志着喜剧正式诞生1656年,他在贝济耶上演他的诗体喜剧《爱情的埋怨》,同样得到好评可是剧团的保护人孔提亲王却变成一位“虔诚”的信士,1657年5月,他正式声明不再做剧团的保护人他后来还以信士的名义攻击莫里哀的喜剧他可能是莫里哀所接触的最早的一位伪君子但是剧团的名誉蒸蒸日上,国王的兄弟出面支持剧团1658年10月24日,剧团在巴黎宫廷演出,莫里哀和路易十四见面,国王把罗浮宫剧场拨给莫里哀剧团

但是道路并不平坦1659年11月18日,他的《可笑的女才子》只演了一场,受到阻挠,便停演了这时国王不在巴黎,很可能贵族中有人捣乱,经过疏通,终于在12月2日继续演出票价提高了一倍,观众如旧1660年,国王三次观看演出,还赏了剧团3000法郎舆论改口,莫里哀在巴黎站住了脚

1661年,马萨林去世,国母不再摄政,路易十四集政权于一身在英国资产阶级进行革命的年月,法国出现典型的君主专制政府靠卖官鬻爵来增加收入,官吏有继承权与转卖权,成为长袍贵族路易十四自比太阳,骄奢豪华,穷兵黩武,唯我独尊莫里哀在路易十四早年有所作为的时期,为了争取他的保护,不得不博取他的欢心1660年,莫里哀在他的兄弟去世后就继承了宫廷室内陈设商的职位没有路易十四的保护,他就斗不过剧团周围的鬼蜮伎俩,所以不得不以路易十四做靠山

当时罗浮宫改建门廊,剧团没有了剧场幸而有国王兄弟从中帮忙,要求把黎塞留用过的王宫剧场赏给剧团使用,得到路易十四的同意从1661年6月24日上演《丈夫学堂》起,直到最后的《没病找病》止,莫里哀的喜剧都是在这里演出的他在《丈夫学堂》里提出女子教育问题剧中描绘兄弟两人分担教养两个孤女的义务,但严加管教的方法遭到失败同年8月17日,他参加财政总监福该举行的盛大游园会,上演他的新作《讨厌鬼》它写一个人要赴爱人的约会,不断受到各种相识者的打搅戏自然而有趣接着莫里哀又创作了五幕诗体喜剧《太太学堂》这是性格喜剧,也是社会问题喜剧他批判了修道院教育妇女的权利:女孩子在修道院待了13年,17岁出来,成了一个什么也不懂的“白痴”路易十四从此把莫里哀看成喜剧作家,每年津贴他1000法郎

嫉妒的人们不放过莫里哀,用种种流言蜚语来中伤他他写了《〈太太学堂〉的批评》来回答他在这个戏里谈到他的喜剧理论,他揶揄无理取闹的“侯爵”与装模作样的“学究”敌对的剧团接着上演攻击莫里哀的戏他当即用《凡尔赛宫即兴》一戏来取笑对方他正式宣告:“侯爵”是当代的丑角他在《达尔杜弗》的序中说:“人容易受得住打击,但受不了揶揄人宁可做坏人,也不肯做滑稽人”莫里哀攻击一切不合理的现象,特别是攻击经院哲学和经院医学;他攻击官方一再禁止而愈来愈烈的高利贷;他攻击富商不择手段的上升欲望;他特别攻击天主教的危害多端的良心导师他居然敢在天主教的国家攻击天主教,天主教把他当作“魔鬼”看待事情发生在1664年5月12日,他把受到宗教界激烈攻击的《达尔杜弗》前3幕演给路易十四看这惊动了国母,激怒了路易十四的师傅和巴黎大主教佩雷菲克斯在天主教的压力下,路易十四传诏给莫里哀,停止公演《达尔杜弗》,等全剧写完了再作决定同年11月,莫里哀第一次在路易十四的弟媳的别墅里演出了全剧五幕直到1666年,国母去世,顽固派失去靠山,形势才逐渐好转第二年,路易十四口头上应允解禁,但他随即率领大军北征,这事又搁了下来莫里哀把戏的题目改成《骗子》,人物的服装也作了改变,在8月上演,但是第二天,代理国政的巴黎最高法院院长又禁止继续公演随后,巴黎大主教张贴告示,禁止教民阅读或者听别人朗诵这出喜剧,并以取消教籍相威胁直到1669年2月5日,教皇颁发“教会和平”诏令,各种教派停止活动之后,莫里哀才得到这戏解禁的正式通知他恢复《达尔杜弗》的面貌,正式和群众见面从1680年法兰西喜剧院成立起,到1960年止,这出喜剧演出2654场,还不算其他剧团的演出和外国的演出在法国剧作中,它的演出占第一位

莫里哀在《达尔杜弗》禁演期间,还写了许多其他喜剧作品为了表示反抗,他上演他的《石宴》(或名《堂璜》)其中“穷人”一场戏,是讽刺笃信之士的他在外省还充分了解了孔提亲王的假冒伪善的浮浪生活,他在宫廷也见惯了那些目中无人、自以为是的权贵人物,这些都被他写进戏里,他把西班牙传说中人物写成法兰西贵族演出的第二天,莫里哀取消了“穷人”这场戏,压低了全戏的调子连续15场,场场客满路易十四不希望莫里哀加深宗教界对他的仇恨,暗示他把戏停演了

为了表示宠信莫里哀,国王向他兄弟把剧团要过去,改成“国王剧团”,每年津贴6000法郎

1666年6月4日,上演他的五幕诗体喜剧杰作《愤世嫉俗》这是一出精致的贵族世态喜剧,受到法兰西学院院士、文艺理论家布瓦洛在《诗艺》中的特别称赞,被看作莫里哀的最高成就就语言艺术来说,他把宫廷社会的虚伪和嫉妒写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但情节单薄,没有力量吸引普通观众他在这里创造了两个人物:男主人公阿耳塞斯特和寡妇赛莉麦娜,她爱在背后评头品足,说朋友的坏话阿耳塞斯特恨这个社会,要她抛弃这种虚妄生活,而女方却割舍不下她所诽谤的社会他们分了手阿耳塞斯特是喜剧人物还是悲剧人物,后人为之一直争论不休观众不甚欢迎这出戏莫里哀马上换了一出性质不同的闹剧,背景放在农村,主人公是一个樵夫,吃尽当光,成天打老婆老婆生了气,把他说成是名医,于是就被无知的乡绅请去给他忽然变成哑巴的女儿看病樵夫成全了哑女的爱情这是莫里哀著名的《屈打成医》它的上演纪录仅次于《达尔杜弗》

莫里哀在1668年写成题材不同的三出喜剧:《昂分垂永》《乔治·当丹》和《吝啬鬼》《昂分垂永》明写天帝尤皮特,实际影射路易十四《乔治·当丹》是庆祝路易十四凯旋的,在凡尔赛宫演出

《吝啬鬼》和《昂分垂永》一样,题材是旧有的,他加入新矛盾,让矛盾激化了卢梭认为这是败坏人伦的坏戏歌德在1825年5月12日同埃克尔曼的谈话中说:德国人演这出戏时把父子之间的冲突改成亲戚之间的冲突这出戏证明金钱被神化后所起的巨大破坏作用,即使是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吝啬在这里变成一种绝对欲望

怀着一种喜悦的心情,莫里哀接着写了两出独具一格的喜剧舞剧《浦尔叟雅克先生》和《贵人迷》两剧都由路易十四宠爱的意大利人吕利谱曲前者写一个外省的土财主到巴黎同一位小姐结婚但小姐早已另有情人,一群男女流氓起来反对他的奢望土财主把祸害他的人当作救命的大恩人,在落荒而逃时,还依依难舍地和他告别《贵人迷》写巴黎一位大富商妄想当贵人,被人耍弄,还自以为乐,当不成本国贵人,就做土耳其的假贵人

1671年,莫里哀写了一出闹剧《司卡潘的诡计》背景是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剧中主人公司卡潘原来是意大利职业喜剧的一个定型人物,胆小怕事莫里哀完全改变他的性格,他爱打抱不平,为此常服劳役,他把性命置之度外,而且睚眦必报,老爷说他坏话,他把老爷装在大口袋里臭打一顿他不再是小丑了“下等人”在莫里哀的笔下有了奇异的光彩

1672年,他完成了喜剧《女学者》他讽刺妇女在科学上不能取得成就他的目的是要人不做那些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事

这期间,野心勃勃的音乐家吕利当上了皇家音乐学院院长,对一般的商业演出在乐器上有所限制,莫里哀不能和他进行合作莫里哀觉得路易十四不肯支持他了,他写的《没病找病》本来预备进宫廷献演,也打消了这个念头他在演出3场之后,感觉异常疲惫,他对他的夫人和一位青年(由他培养后来成为大演员的巴隆)讲:“我这一辈子,只要苦、乐都有份,我就认为幸福了,不过今天,我感到异常痛苦”他们劝他身体好了再主演,他反问道:“你们要我怎么办?这儿有50个人靠每天收入过活,我不演的话,他们该怎么办?”他不顾肺炎,坚持继续演出,勉强把戏演完,夜里10点钟回到家里,咳破血管,就与世长辞了这一天是1673年2月17日

他的去世震动巴黎天主教不给他行终敷礼,也不给他坟地莫里哀夫人只得向国王请求路易十四认为巴黎大主教有些过分,可能引起人民公愤最后,大主教勉强批准了出殡,限制在天黑以后,把他埋葬在一个小孩子的墓地据说,后来再找莫里哀的坟头就找不到了,因为早已让教会挖掉,不知把骸骨抛到什么地方去了

歌德说:“莫里哀如此伟大,每次读他的作品,每次都重新感到惊奇他是一个独来独往的人,他的喜剧接近悲剧,戏写得那样聪明,没有人有胆量想模仿他”歌德又讲他自己“从青年时期就读、就爱莫里哀,我一生向他学习了许多东西我每年一定要读他几出戏,好叫自己保持一种经常和美好事物的接触我不仅喜欢他的完整的艺术手法,还喜欢诗人那种可爱的自然、高尚的心灵”

歌德的谈话对了解莫里哀有很大帮助欧洲整个18世纪的喜剧都是从他这里派生出来的丹麦的霍尔堡、英国的谢里丹、意大利的哥尔多尼等人,都因师法莫里哀而见称于世,但是形象总不及他那样高大

莫里哀的戏剧作品的特点是把生活写透,把矛盾写透,把性格写透他特别重视自然面貌,接近观众他所创造的每一个人物,无论资产者、贵人、农民、少爷、小姐、佣人、流氓,无论什么样的人,都用合乎各自地位的语言他的主要人物都有阶级性格做底子据说,布瓦洛给他起了一个“静观人”的外号,他的敌人也说他有爱观察的习惯一般人认为他远在资产阶级革命前100多年,就点起了资产阶级革命之火总之,像他那样勇敢的喜剧作家,后来的喜剧作家和他一比,资产阶级的烙印反而深了,也胆怯得多了所以法国人说起他来,总爱用“无法模仿的莫里哀”来评价他

莫里哀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一位出众的导演,还是一位成就极高的优秀演员,他还培养了一代群星灿烂的表演艺术家他是法国戏剧历史上贡献卓越的戏剧家,也是整个欧洲戏剧事业发展的推动者

莫里哀的戏剧作品,在各国广泛翻译出版,经常演出,中国也早就翻译出版了他的不少著名喜剧,《吝啬鬼》(一译《悭吝人》)、《达尔杜弗》(一译《伪君子》)等剧,常在中国舞台上演出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版,有删节)

二、什么是喜剧?

喜剧,是和悲剧同样历史悠久的戏剧体裁一般地说,喜剧的主要内容是嘲笑、讽刺丑恶和腐朽的事物,肯定美好、进步的事物喜剧的结局,或者是丑恶事物的失败,或者是正面力量在斗争中取得胜利在喜剧创作中,一般是充满了偶然性事件,充满了误会、巧合,运用夸张的手法和幽默、诙谐的台词喜剧的特殊力量是通过笑引起观众对反面事物的鄙视、警觉,从而产生消除这种现象的要求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黑格尔认为喜剧指写的是“破坏自身的,微不足道的,虚伪的,矛盾的”事物马克思则认为,喜剧性在于人们“愉快地同自己的过去诀别”由于剧本的内容和表现手法不同,喜剧又分为“情节喜剧”“性格喜剧”“生活喜剧”“抒情喜剧”“讽刺喜剧”“闹剧”等喜剧也是一个发展的观念在古希腊时期,喜剧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喜剧以阿里斯托芬为代表,主要内容是批评雅典政治中的弊病,抨击某些权势人物,大多为政治讽刺剧;在公元前416年,雅典法律规定不准在喜剧中讽刺个人,因此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创作转为批评宗教、哲学和文学中的问题,这是中期喜剧的特点;古希腊后期喜剧创作以米南德为代表,主要内容是家庭生活和爱情故事,后称世态喜剧15世纪的欧洲流行一种“闹剧”(又译“笑剧”),是喜剧的一种独特样式文艺复兴时期喜剧的代表作家主要有英国的莎士比亚和西班牙的维加莎士比亚的喜剧有的取材于古代和民间传说,有的写“幻想”的世界,大多以爱情故事为题材,剧中充满了幽默的情趣、生活的欢乐和浪漫主义抒情色彩,有人称之为“快乐的喜剧”维加的喜剧题材也十分广泛,主要是描写中小贵族和市民阶层的现实生活,嘲讽、抨击封建道德和等级偏见,同时又维护君权16世纪中叶以后,在意大利流行一种由职业旅行剧团在民间演出的喜剧,没有固定的剧本,由演员在舞台上即兴编词表演,故名“即兴喜剧”;演出时除男女青年主人公外,其他角色都戴假面,因此,又名“假面喜剧”这种喜剧,人物都是定型的,甚至都有固定的名字,演出是程式化的,并常常穿插舞蹈、音乐、哑剧等成分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家是莫里哀他继承了法国中古闹剧、英国人文主义喜剧和意大利即兴喜剧的传统,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莫里哀喜剧的主要内容是讽刺、抨击僧侣、贵族、高利贷者、江湖骗子、醉心贵族的小市民及其他丑恶的现象,并歌颂下层人民的智慧和善良的品行莫里哀在创作中也崇尚“理性”,不过,他认为理性的标准是人道和正义他的喜剧不仅有反封建、反教会的内容,而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18世纪是欧洲喜剧创作的繁荣时期,法国的博马舍和意大利的哥尔多尼是启蒙运动时期喜剧最重要的作家在18世纪的意大利,即兴喜剧已经变得庸俗鄙陋,流于形式主义;哥尔多尼对即兴喜剧进行改革,强调反映现实生活,废除假面,把定型人物改为个性人物,并固定台词哥尔多尼喜剧的主要内容是讽刺贵族阶级的愚蠢、丑恶,赞扬下层人民的智慧和善良哥尔多尼在创作中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他称自己的喜剧为“性格喜剧”;同时,他的作品充满生活的情趣,又称“风俗喜剧”博马舍在喜剧中着重针砭时弊,抨击权贵,并宣传启蒙思想;他的作品结构严谨,情节紧凑,人物性格生动,语言机智风趣,并充满了乐观精神在19世纪以后,欧洲的喜剧创作大多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范畴,最重要的作家有俄国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果戈理等在现代和当代戏剧中,喜剧创作的风格愈来愈趋于多样化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年版)

三、关于“扁平人物”(福斯特)

17世纪时,扁平人物称为“性格”人物,而现在有时被称作类型人物或漫画人物他们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如果这些人物再增多一个因素,我们开始画的弧线即趋于圆形真正的扁平人物可以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例如“我永远不会抛弃米考伯①〔米考伯〕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一个人物先生”这是米考伯夫人说她不会抛弃米考伯先生的话她没抛弃丈夫,确实做到了也许还可以举一例:“我务必隐瞒主人家的贫困,即使编造谎言也在所不惜”在《兰墨摩新娘》一书中有个名叫巴德斯东的人,说起话来与众不同,但这句话已把他刻画出来了他是为了这句话而活他没有欢乐,没有一般家仆常有的各种私欲和痛苦无论他干什么,去哪儿,不管他撒了谎或打破盘子,都是为了隐瞒主人家的贫困这不是他固定不变的意念,因为他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固定的意念他本身就是意念,他目前的生命即从这个意念的边缘发射而出现,或者从这一意念同小说中其他因素撞击出的火花中产生或再举普鲁斯特为例在他的作品中有许许多多扁平人物如巴玛公主或兰格兰汀,这两人都可用一个简单句子描绘殆尽巴玛公主说:“我务须小心谨慎,做个善良的人”她就是个凡事都谨小慎微的人,而其他比她复杂的人物便很容易感到公主的善良了这是她处事谨慎必然导致的结果

扁平人物的一大长处是容易辨认,他一出场就被读者那富于情感的眼睛看出来而一般肉眼只注意反复出现的专用名词罢了在俄国小说中,这类人物很少出现,如果出现的话,那是非出现不可的一个作家如果想竭尽全力去扣动读者的心扉,扁平人物对他是十分有用的原因是这类人物不用重新介绍,不会离开正道,以致难以控制它自成气候,宛似早已安排在太空或繁星之间的光环那样,不管放到什么地方都会令人满意

第二个长处是他们事后容易为读者所记忆由于他们不受环境影响,所以始终留在读者心中他们不随着环境而变动,这更显出其性格是令人放心的即使他们所在的那本小说会销声匿迹,但他们仍然不被人遗忘如《依凡·哈林顿》一书中的女伯爵就是一个不错的小例子现在,让我们将记忆中的她和贝克·夏普①〔贝克·夏普〕英国作家萨克雷《名利场》中的人物对比一下吧我们已记不起那位女伯爵做过什么、经历如何了但对她的身材,对她惯用的词句仍历历在目如说什么“我们以父亲为荣,但又必须不露出对他的怀念”她丰富的幽默感全部出于此语她是个扁平人物,而贝克·夏普却是个圆形人物她也是个性格人物,但我们不能一言以蔽之地去概括她,但从记忆所及,知道她跟许许多多侧身其中的大场面有连系,而且这些场面还使她有所改变也就是说,我们要回忆起她来是不容易的,因为她就像月亮那样盈亏互易,宛如真人那般复杂多面我们大家都在追求永恒的东西,即使阅历很深的人也如此,在一般人看来,这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原因我们都希望看到经久不衰的、人物始终如一的作品,以作为逃避现实的寄托,这就是扁平人物受到青睐的原因

同样道理,那些只将眼睛盯着日常生活的评论家们──他们用的是我们上星期的目光──则对这种处理人类本性的方式十分恼火他们争辩说,如果不能用一句话把维多利亚女皇概括的话,还保留米考伯夫人干吗?我们最出色的作家之一诺曼·道格拉斯先生就是这样的评论家现在,我引用他的一段强烈反对扁平人物的话这段文字引自他写给劳伦斯〔H·D·劳伦斯(1885—1930)〕英国著名作家、诗人和评论家的一封公开信上当时他正跟劳伦斯展开论战,两军对垒,互不相让,使我们这些人大有不知所措之感他在一本描写一位挚友的传记中,埋怨劳伦斯以“小说家的笔触”歪曲了人的形象,而且还进而解释“小说家的笔触”的含义:

依我看,“小说家的笔触”产生于对一般人的内心深处的复杂性缺乏了解它为了文学的目的,只从男性或女性中选出两三种最引人注目的,因而也是十分有用的特性成分,而将其余的成分放置一旁任何与选取的特性成分不合的东西都给删掉,务必删掉,因为不这样做,就站不住脚要充分占有材料,然后将一切与所需材料不合的东西扔掉这样做,他们有个似是而非的为“小说家笔触”辩解的借口:它只取其所好,而弃其所不好而已事实上,他们这么做,也许是对的,但选取得太少了作家所说的也许是事实,但并不是人生的真象“小说家的笔触”原来如此,它把人生歪曲了

由此可见,“小说家的笔触”对写传记无疑是不行的,因为人生并不如此简单,然而它对写小说则有其地位通常一本构思复杂的小说不仅需要有扁平人物,也要有圆形人物他们之间的不协调反而使人生显得比道格拉斯先生所描绘的更为真实狄更斯就是一个突出例子他所写的人物几乎都属扁平一类,差不多每个人物都可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但又令人感到具有人性深度也许是狄更斯的强大生命力使他笔下的人物动了起来他们也借助于他的生命力而使自己宛若真人这简直像玩魔术似的我们任何时候都可以从旁将皮克维克先生看作薄如唱片的扁平人物,可是我们从来没从旁看过皮克维克十分机敏,教养有素,常常显出处事稳重的风度他在那所女子学校的表现,看来比莎翁笔下的那位温莎堡的福斯塔夫毫不逊色狄更斯的部分天才在于:他创作的易于被我们识别的各种类型的、漫画式的人物,其所产生的效果既不枯燥乏味,又显现人性的深度那些不喜欢狄更斯的人最好设想一下,这么一位写作不高明的人,为什么竟能跻身于当代伟大作家之列?从他创造出各类人物的成果看:扁平人物的作用要比那些苛刻评论家说的要大得多

再以H·G·威尔斯为例威尔斯所写的人物,除了奇普斯以及在《唐·邦盖》中的那个姑母外,都像照片中的人物那么扁平但照片上的人物是那么英姿勃勃,以致使我们忘了相片上人物的复杂性,只要将它撕掉或卷起便无法看见了威尔斯笔下的人物委实是不能用一句话加以概括的,而要经过深入的观察他不创造类型人物然而他笔下人物的脉搏跳动却很少发自本身,是作家那双灵巧、有力的手使他们活动起来的,从而使读者产生错觉像威尔斯和狄更斯这些高明但还不完美的小说家都是善于转移视线的能手,他们能通过小说中生气勃勃的部分去带动缺乏生气的部分,从而使各式人物行动自如,言之成理他们跟那些直接运用素材的名作家不同理查逊、笛福、简·奥斯汀等构思精细、词斟句酌地进行创作他们的作品不一定伟大,但都是孜孜不倦地完成的在小说中,他们连触摸钮扣和铃子声响这样的细节都不放过,对人物的控制就更不必说了

不过我们必须承认,在成效方面,扁平人物是不如圆形人物的但要取得喜剧性效果时,扁平人物就大有用场了一个严肃的或悲剧性的扁平人物是容易惹人厌烦的这样的人物一出场就高喊:“报仇!”或“我的心为人性沦落而悲痛啊!”诸如此类的陈词滥调,就令人心情沉重了有位当代的知名作家写了一本传奇小说,故事是根据一个苏昔斯农民的一句话构思的,他说:“我定要锄掉那株金雀花”原来是,有个农民种了株金雀花,后来说要把它锄掉,结果锄了,只此而已这与有人说“我永远不会抛弃米考伯先生”不同,因为我们对那农民老是那么一套感到厌烦,因而对他是否已把金雀花锄掉毫无兴趣要是他把那些公式化的话同人的其他各种素质连系起来并加以分析的话,那就不再令人感到厌烦了那句公式化的话并不能说明他这个人,但却反映了他无法摆脱那种想法也就是说,他已由扁平人物转变成圆形人物惟有圆形人物才能在某一段时间内扮演悲剧角色它除了不够诙谐,有点别扭外,还是能使我们有所感动的

    相关推荐

    第八单元 老舍与《茶馆》备课资料 第七单元 曹禺与《北京人》备课资料 第三单元 汤显祖与《牡丹亭》备课资料 第六单元 契诃夫与《三姐妹》备课资料 第五单元 易卜生与《玩偶之家》备课资料 《影子》备课资料 第二单元 莎士比亚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备课资料 人教版第五单元课文复习 备课资料 第四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人教版第三单元课文复习 备课资料 第四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第一单元 索福克勒斯与《俄狄浦斯王》备课资料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备课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课参考资料:第四单元 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课文复习 备课资料 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一单元课文复习 备课资料 语文人教版六下第三单元试卷 备课资料 《画》备课资料 《落日》备课资料 《登高》备课资料 《背影》备课资料 居里夫人《我的信念》备课资料 《理想》备课资料 《绝招》备课资料 《风筝》备课资料 《松鼠》备课资料 《离骚》备课资料 《离骚》备课资料 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绝招》备课资料 《边城》备课资料 第七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第二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第七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第二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第七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第八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第七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第八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哪座房子最漂亮》备课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备课参考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课参考资料:第五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课参考资料:第三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备课参考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备课参考资料:第六单元 操场上 备课资料 哦,香雪备课资料 醉花阴备课资料 《指南录》备课资料 《陈情表》备课资料 《王几何》备课资料 《比尾巴》备课资料 《声声慢》备课资料 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语文二年级上册一至四单元备课材料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语文二年级上册一至四单元备课材料 长春版语文二年上册四单元备课材料 长春版语文二年上册四单元备课材料 谚语集锦 备课资料 小学语文三年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阿Q正传》备课资料 《自己去吧》备课资料 《不求甚解》备课资料 《项脊轩志》备课资料 《陈涉世家》备课资料 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第四单元教案及拓展资料 修辞方法讲解与练习 备课资料 《李贺小传》备课资料 “寓言三则”备课资料 阿德的梦备课资料 《我的五样》备课资料 《庖丁解牛》备课资料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都江堰备课参考资料 〈指南录〉后序备课资料 请柬的写法 备课资料 《故宫博物院》备课资料 恐龙的灭绝备课资料 《庖丁解牛》备课资料3 (粤教版)《离骚》备课资料 《与朱元思书》有关资料 与朱元思书综合资料 高科技利弊 备课资料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杜甫诗三首》备课资料 笨狼的形象 备课资料 《庖丁解牛》备课资料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第六单元教案及拓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