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小编:

【学前导引】

本文是唐代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疏。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对上。疏,奏疏,是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据史载,这篇奏疏是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四月上陈的。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威力,唐太宗君臣亲身体验过。贞观初年,他经常考虑怎样以亡隋为鉴戒,不蹈其覆辙。但是随着内外治安已取得成就,唐太宗和部分重臣逐渐滋长了骄傲情绪,生活也渐趋奢侈,对人民的剥削也加重起来。贞观十一年这一年,魏征一连上疏四篇都是规劝太宗要以亡隋为戒,仍然保持贞观初年的作风,戒骄戒奢,修德图强。其中以这篇最受人重视。这篇《十思疏》奏进后,太宗曾亲写手书作答,其中有“披览忘倦,每达宵分”“公之所陈,朕闻过矣”等语。《贞观政要》还载,太宗将魏征所上奏疏,使人书写在屏风上,朝夕阅读,引以自戒,后来有人评论这篇奏疏说:“非魏征不敢为此言,非太宗亦不能纳而用之;千古君臣,令人神往。”《贞观政要》和《旧唐书·魏征传》都收录了这篇奏疏的全文。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所讲的治国之道与为人之道。

2.重点掌握“安、信、求、实”等文言实词和“以、哉、所”等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3.能熟练地翻译和背诵全文。

【基础知识精讲】

·背景资料

1.作者简介

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

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

本文《谏太宗十思疏》,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其文风影响到宋代欧阳修、苏轼。

2.

写作

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在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多次上疏进谏,使太宗猛醒。文章力劝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太宗看后感到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

·字词储备

1.重点实词

2.重点虚词

3.通假字

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威吓。

4.古今异义

①必固其根本 根本,古义:树根。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②纵情以傲物 纵情,古义:放纵感情,含贬义。今义:尽情。

③三驱以为度 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④思虚心以纳下 虚心,古义:使心虚。今义:不自以为是,能够接受别人的意见。

⑤何必劳神苦思 何必,古义:为什么一定。今义:用于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5.词类活用

①必固其根本 固,使动用法,使……牢固。

②知止以安人 安,使动用法,使……安定。

③择善而从之 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意见。

6.后代沿用的一些成语

①居安思危:处于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

②载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

③垂拱而治: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

④择善而从:挑选其中的好的采纳(或采用)。

⑤善始善终: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

·课文剖析

1.内容结构梳理

全文共分三段,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段,以“固本思源”为喻,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臣闻”的口气不卑不亢,令人警醒。先从正面说,用比喻推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引出正题:“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不容置疑。再从反面申述:“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这样就加重了强调意味。反问的一句,差不多带有“挑衅”口吻,正是“忠言逆耳”之处。接着,进一步明确指出,“人君”地位高,责任重大,如果“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要想国家长治久安是不可能的,如同“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一样荒诞。这一段的结尾,照应前面,又充分利用了“木”与“水”的比喻。

第二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始繁,克终者盖寡。”开头几句,寥寥数语,就概括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这虽说是人之常情,但要“思国之安”,就必须以理性去克服它。接下来,作者以“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设问,引出更为具体的分析论证,指出“殷忧”与“得志”的不同心态:殷忧,则竭诚待人;得志,则纵情傲物。而“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这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如果失去了民心,即使动用严刑也无济于事。“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这里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切中要害,振聋发聩,令人警觉。

第三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十思”的核心内容是正己安人,但具体又有所侧重。“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这两条是戒奢侈,如喜好器物美色,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等;“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这两条是戒骄躁,劝皇帝要恪守职分,不骄不躁,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是劝皇帝不要放任纵欲;“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是劝皇帝勤勉政事,不要怠惰;“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是说“兼听则明”;“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是说“偏听则暗”;“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是说赏罚要有尺度,不因喜怒而有所偏颇。“十思”就是十条劝戒,语语坦诚,字字惊心。文章最后从正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出“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其中提到的“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即“用人”“纳谏”策略,实际上成为初唐的治国方略,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2.

写作

方法借鉴

(1)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写。这篇奏疏虽然也用了许多骈偶句式,却突破了骈体的束缚,骈散语句交替运用,既有骈文的整齐华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2)正反论述,务尽其旨

全文以论述为主,对同一个问题,作者往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剖析,这样,说理更加透彻。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再从反面阐述不这样做的危害,第二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的反复论述,第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3)比喻排比,生动有力

文章以浅显的比喻衬出中心论题,比喻作为一种推理手段,起到了生动、直观的效果。全文的论述多用排比句式,铺排罗列,勾连而下,气势不凡,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3.疑难问题精释

(1)求木之长者。长:另有一种解释,认为“长”应读chánɡ,即“高大”之意,可能考虑到与“流之远”的“远”相对。但从文意推敲,仍理解为“生长”之意为好。“固其根本”,与树是否能存活生长有关;而有些树,即使“固其根本”,也是长不高大的。

(2)戒奢以俭。以:另一种解释是把“以”看作介词, “戒奢以俭”意为“用节俭来戒掉奢侈”,也通。

(3)诚能见可欲。“诚能”二字是贯穿整个“十思”的,即“如果真的能够做到……”的意思。

(4)三驱以为度。三驱:另有两种解释。其一认为“三驱”是狩猎时从三面驱赶,让开一面,以示好生之德;其二是认为“三驱”指为了三个目的而狩猎:一供祭祀,二享宾客,三充君之庖厨。比较优长,还是以课本中的注释较符合文义。

4.参考译文

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想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何况(您这)明智的人呢!国君掌握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这也(如同)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

(古代)所有的君主,承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却)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一定会竭尽诚心地来对待臣民。既已成功,则放纵自己的情感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有老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见到自己喜欢的,就想到知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自己的地位)高高在上充满危机,就要不忘谦虚来(加强)自我修养;害怕会骄傲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海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喜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心意志松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害怕受蒙蔽;就想到虚心采纳臣下的意见;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该深思的事,发扬光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那么有智慧的人就能充分献出他的谋略,勇敢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的力量,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一起任用,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天下就能治理好。为什么一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的职责呢?

【学习方法指导】

字字落实法

字字落实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把每个字词的意思都搞清楚。如果是实词,就看它是什么意思;如果是虚词,就要弄清它的意义或用法。如果与现代汉语同义,可以不去管它。“字字落实法”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最扎实的方法,尤其适合于初学文言文。如果我们能把学过的课本都做到“字字落实”,那么我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应付考试甚至高考也就轻而易举了。下面我们就结合例子来谈一下。

例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臣,作者自称;闻,听说;求,追求,希望,想要;木,树木;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下两个相同;长,生长,动词;者,表提顿的助词,以下两个相同;必,一定,以下两个相同;固,使……稳固,使动用法;其,代词,它的,以下两个第一个相同,第二个代“君主”;根本,树根;欲,想要,希望;流,水流,名词;浚,疏通;泉源,泉水的源头;思,想要,希望;安,安定;积,积累;德义,道德仁义。连起来就是: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积累道德仁义。

例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凡百,所有的;元首,帝王;承,承受,接受;景,大,重大;命,使命;善,好;始,开始;者,……的人,下同;实,确实,实在;繁,多;克,能够;终,坚持到最后;盖,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寡,少。连起来就是: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而能够坚持到底始终如一的大概就不多了。

需要指出的是,字字落实是指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而言,而不是说翻译时把每个字词的意思连起来就可以了。翻译时有的意思或用法不一定都写出来,而有时又要补充一些成分,或调整一下顺序。这就是我们另外探讨的问题了。

【知识拓展】

·迁移

《谏太宗十思疏》

写作

手法试析

王兴明

《谏太宗十思疏》谈论的虽然是帝王的治国之道和修养问题,但其中的许多真知灼见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很强的戒鉴意义。这篇奏疏不仅思想内容深刻,在

写作

手法上也颇有特点,现试析如下:

一、一字贯穿,前后勾连

细读文章,便会发现,作者用一“思”字贯穿全文。第一段,作者先通过两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比喻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再用原来的比喻从反面强调这一主旨,最后又从人君特殊的地位和职责出发推出这一主旨的具体内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由此,不难看出作者一个清晰的思路:“思国安”必先“积德义”,“积德义”对人君来说,就表现在“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总之,人君当“思”:思虑国家的安定,思谋国运的长远,思考为政的得失,思量潜伏的危机。正如魏征在另外一篇奏疏中指出的:“祸福相倚,吉凶同域,唯人所召,安可不思?”一个“思”字不仅把第一段的内容有机地组织了起来,而且也隐含了魏征对唐太宗的谆谆告诫:作为人君,万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啊!那么,人君为什么当“思”呢?文章的第二段就阐述了这个问题。他总结历史教训,指出历史上一种常有的现象:“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然后用一反诘句对这一现象提出自己的质疑:“岂取之易,守之难乎?”但人君的取易守难毕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因此,作者接下来就具体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殷忧”时,竭诚待下;“得志”后,纵情傲物,直至滥用刑法,目空一切,最终导致天怨人怒,自取灭亡。值得注意的是,本段虽没有用到一个“思”字,但却始终是扣住“思”字着笔的,它实际上紧承第一段解释了人君当“思”的原因,那就是:“凡百元首”的难以善始善终,“取之易,守之难”的严峻事实,“殷忧”时、“得志”后的不同态度,“可畏惟人,载舟覆舟”的深刻教训。魏征在这里所提出的这一切都有理有据,焉能不使守成之君的唐太宗思前想后,思深忧远呢?所以,这一段不仅依然紧扣“思”字回答了人君为什么当“思”,也为下文的“十思”作了有力的铺垫。到第三段,作者则明确提出了应如何“思”。他围绕节欲、谦逊、谨慎、明智、守法五方面具体提出“十思”,并指出,倘若人君能做到这些,则不但使普天下的“智者”“勇者”“仁者”“信者”各展所长,尽心辅佐,而且也能使人君达到“垂拱而治”的目的,免却“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的繁冗和辛劳。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紧扣——“思”字做文章,从提出问题——应当“思”,到分析问题——为何“思”,再到解决问题——怎样“思”,最后归结为“何必思”。从“思”到“无思”,一字贯穿,前后勾连,使文章条理清晰,思路缜密,结构谨严,浑然一体,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二、一发破的,正反跌宕

紧紧抓住事物的要害,通过精妙的比喻和正反对比,使作者所要阐发的道理深入浅出,令人难忘,是本文在

写作

上的第二个特点。本来,国家的长治久安,人君的德行道义,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都是颇为抽象的道理。然而,作者却洞幽烛微,化难为易,用了两个浅显的比喻,便一下子点到了事物的要害,可谓一发破的。树木、河流是人们习见的事物,求木之长必固根本,欲流之远必浚泉源也是天经地义、毋庸置疑的。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看到了树木的茂盛与国家的兴旺,江河的长流与国运的久远以及根底的加固与德行的积累、源头的疏通与道义的流播这两者之间所具有的极其相似的关系,以此构成比喻,便把道理说得透彻而又形象,易于为人接受。在运用比喻作了正面论述后,作者并不是到此为止,而是紧扣前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述,以起强调作用。但在行文时又有所变化,把正面论述时的两个比喻的顺序巧妙地颠倒了一下,使文意灵动多姿。紧接着,作者仍然从反面进行论述,指出人君如果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即“积德义”的话,那就不仅仅是“根不固”“源不深”的问题,而是“伐根”“塞源”。这就把“不积德义”所带来的反面结果推到了极致,从而从正面有力地肯定了“积德义”这个论题的正确性。此外,第二段中“殷忧”和“得志”的对比,第三段中“恩所加”与“罚所及”等的对比,都一正一反,不仅内容相对,形式规则,而且观点鲜明,语气肯定,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性质。总之,本文比喻的巧用既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可感性,又加深了读者对作者所要阐明的主旨的印象。而正说反说、对比鲜明的手法,则不但使行文富于变化,而且使主旨的阐述更为具体、严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量。

三、一唱三叹,情理交融

在充分说理的同时,又满溢着充沛的感情,使文章融情于理,情理交融,是本文在

写作

上的第三个特点。魏征对唐太宗是颇有感情的,这不但因为唐太宗具有弃怨用才的宽广胸怀与气度(魏征曾是太宗的政敌),更主要的是他从太宗的身上看到了修仁政、济苍生、达到天下大治的希望,看到了自己为国家大展宏图的前景。当47岁的魏征开始辅佐比他小18岁的太宗的时候,他深感“喜逢知己之主”,因此“思竭其用,知无不言”,而太宗对魏征的谏言也“未尝不欣然纳受”。对唐太宗来说,魏征既是一位犯颜直谏的良臣,又是一位循循善诱的严师。因此,这种亦臣亦师的身份使魏征的奏疏既理正词严,又情真意挚,说理和抒情得到了有机的统一,表现在本文中也是如此。第一段开始的说理庄重从容,感情平缓,至“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一句,则感情初起波澜:既有对不“积德”却指望“国安”的断然否定,也有不卑不亢的自谦,更有希望太宗无愧于“明哲”的殷殷期望。而“人君”一句感情则再掀波澜,这一句无异于对太宗的当头棒喝:处在如此高位,却“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可怕的后果你难道真的不知道吗?至第二段,作者似乎从刚才激越的感情中平息下来,以“凡百元首”一句转入对历史教训的论述之中,感情委婉深沉。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推心置腹,是提醒,是规劝,也是警告,不能不令人动容。至末段,在具体提出“十思”的时候,更是感情真挚,语重心长,作者把他所能想到的,把他认为帝王必然遇到或经常遇到而且必须有明确认识并能正确对待的问题一一罗列,声声“思”字,如记记重锤,敲打着唐太宗的心灵,也敲击着读者的心灵。而“总此十思”几句则勾画了人君“思”后出现的美好图景,感情又趋于热情奔放。至最后“何必”一句全文戛然而止,我们仿佛看到一个58岁的老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不仅仅是作者的感情慢慢趋于平缓,更是他为国家着想,尽了为臣之职以后的释然和安然。因此,作者的感情随说理的深入而不断变化,时而平静和缓,时而委婉深沉,时而又热情奔放。作者或以抒情的语调用含情之笔说理,自始至终让人觉得是从作者肺腑中吐出,亲切入微,如“十思”的阐述;或以形象的语汇用明理之言寄情,紧扣人的心弦,如主旨的提出。总之,本文理真情切,情与理得到了有机的交融,不仅使情的抒发不失之空泛,更使理化为了一种闪烁着个性色彩的情思,让人刻骨铭心,起到一唱三叹的效果。所以,太宗在阅读了魏征包括本篇在内的四篇奏疏以后,有这样的评语:“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还称赞魏征“体国情深”。清代的唐德宜在《古文翼》中也说此文“款款而陈,情词肫挚,忠爱之忱,溢于言表”。这些都是对本文具有情理交融这一特点的恰当评价。

四、一气呵成,骈散相间

《谏太宗十思疏》是用骈文写成的。但魏征的这篇文章却一扫六朝浮华的余习,不仅内容充实,明白畅达,而且在形式上也有所创新。从语句看,一是不局限于骈文一般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直到篇末的特点,而是有所变化。如第一段,劈首就是三个从正面论述的排比句,紧接着又是从反面论述的三个排比句,这是和骈文的常格有所不同的。二是散句的恰当使用,如“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等。三是打破了四六对仗而改用多种句法对偶,如“当神器之重”对“居域中之大”,“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对“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等。这样,文中既有气韵充沛的排比句,又有活泼灵动的散行句,再加上骈文所特有的对仗工整、音韵顿挫的对偶句,使整个文章一气呵成,于整饬庄重之中呈流转圆浑之势,具有特有的美感。从用词看,文章力求避免繁复的引证、生僻的典故和多余的藻饰,

语言

明白晓畅。另外,文章不受声律拘束,不避首尾虚字,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崇尚质朴的文学主张和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魏征创造的这样一种骈散相间的章表体,后来就成为唐宋奏疏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对后世陆贽、欧阳修、苏轼的政论奏议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学语文》2001.5)

·发散

“宏兹九德”怎样理解

人教版现行高中语文第二册课本选入了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课文末段“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句有注:“〔宏兹九德〕扩大九德的修养。宏,使……光大。兹,此。九德,《尚书·皋陶谟》:‘宽而栗(庄严),柔而立(能立事),愿(良善)而恭,乱(有治理的才能)而敬,扰(和顺)而毅,直(正直)而温,简(简易、宽大)而廉,刚而塞(充实),强而义。’”但在魏征这篇奏疏中,结合具体的语境,遵照“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原则,这样理解却是有待商榷的。

首先,“宏兹九德”句中的“兹”,毫无疑问是“这”的意思。那么,“这”指代什么呢?倘若是指《尚书》中的“九德”,则“九德”在前文从未出现,怎么能指代呢?其次,从章法上看,“总此十思,宏兹九德”是讲完“十思”后的总括之语,下面几句是说这样做必能得人,君主可以垂拱而治,从而结束全文。文章写到这里,只能是总结前文,而绝不会在上文已阐明的概念之外再提出新的说法,提出什么九德。所以,在“十思”之外再按照《尚书》提出“九德”,是不符合行文规律的。

在本文中,“九德”与“十思”作同样的理解似乎更为合适,即:“总此十思”与“宏兹九德”是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说,构成对偶,就像前文的“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初唐正是骈文流行的时候,本文句式整齐,排比和对偶俯拾皆是,显然是骈文的写法。那么,又出现一个问题,“九德”若与“十思”等同,“九”只能理解为虚数,泛言其多,“十”能否说成“九”呢?

众所周知,“九”在古书中常作虚数用,极言其多。例如,“肠一日而九回”“九死一生”“九牛一毛”“虽九死其犹未悔”“九折肱而成医”等等。《论语·宪问》曾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事实是齐桓公纠合诸侯共计十一次,而孔子却说成九次,这是泛言其多。十一可以说成九,十为何不能说成九呢?

鉴于以上分析,《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宏兹九德”句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扩大这许多美德。九德,即上句的十思。九是虚数,不是实指。

(《现代语文》2003.5)

【同步达纲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中加粗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求木之长者(chánɡ) 必浚其泉源(jùn)

B.况于明哲乎(zhé) 塞源而欲流长也(chánɡ)

C.盖在殷(yīn)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zài)

D.虑壅蔽(yōnɡ) 则思正身以黜恶(chù)

2.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凡百元首,承天景命景:大

B.盖在殷忧殷:深

C.则思谦冲以自牧牧:放牧

D.简能而任之简:选拔

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C.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4.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C.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D.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5.对下列句中的“以”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②振之以威怒 ③则思知足以自戒 ④董之以严刑

A.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B.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C.①③用法不同,②④用法相同

D.①③用法相同,②④用法相同

6.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B.振之以威怒

C.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7.下列句子,与“振之以威怒”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B.董之以严刑

C.则思知止以安人

D.则思三驱以为度

8.从句间关系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明哲乎

B.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C.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9.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

——皇帝掌握着帝位的重权。

B.将有作,则思知止而安人

——有所作用,就想一下适可而止使人得到安定。

C.虽董之以严刑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

D.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将惩罚施加于人,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

二、阅读理解

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0~13题。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王圭宴语,时有美人侍侧,本庐江王瑗之姬也,瑗败,籍没入宫。太宗指示圭曰:“庐江不道,贼杀其夫而纳其室。暴虐之甚,何有不亡者乎!”圭避席曰:“陛下以庐江取之为是邪,为非邪?”太宗曰:“安有杀人而取其妻,卿乃问朕是非,何也?”圭对曰:“臣闻于《管子》曰:齐桓公之郭国,问其父老曰:‘郭何故亡?’父老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桓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也。’今此妇人尚在左右,臣窃以为圣心是之,陛下若以为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太宗大悦,称为至善,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

10.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

(1)安有杀人而取其妻 安:

(2)以其善善而恶恶也 以:

(3)恶恶而不能去 去:

(4)称为至善 至:

(5)遽令以美人还其亲族 以:

11.运用“字字落实法”翻译下面的句子。

(1)贼杀其夫而纳其室。

(2)善善而恶恶。

(3)齐桓公之郭国。

(4)臣窃以为圣心是之。

12.郭氏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3.王圭引用“恶恶而不能去”这句话是针对什么说的?

参考答案

一、1.A.(长zhǎnɡ)

2.C(牧:养)

3.C(古今都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

4.D(名词作动词,其余为使动用法)

5.D(①③为表目的的连词,②④为介词“用”)

6.B(振—震)

7.B(介词结构后置)

8.A(递进,其余为假设)

9.B(作:建造、兴建)

二、10.(1)哪里 (2)因为 (3)除去、除掉 (4)极、最 (5)把

11.(1)残害了那男人而收留了他的老婆。

(2)喜欢好人,厌恶坏人。

(3)齐桓公到郭国去。

(4)我私下认为陛下是肯定这种做法的。

12.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

13.王圭引用这句话,针对的是太宗认为“贼杀其夫而纳其室”“不道”而自己却做着同样的事——把美人留在自己身边。

    相关推荐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3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3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6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1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 《谏太宗十思疏》译文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8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5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4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9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2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5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6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7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0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2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4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学案5 《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梳理 《谏太宗十思疏》一体化教学案 《谏太宗十思疏》板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2 《谏太宗十思疏》备课指导 《谏太宗十思疏》二词辩误 《谏太宗十思疏》补充讲义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反思(2篇)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 教案教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课堂实录2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17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教学设计15 高一语文教案: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问题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课堂教学实录 谏太宗十思书 《谏太宗十思疏》学习指导与检测 谏太宗十思书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 廉洁教育教案:从《谏太宗十思疏》说起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学案7(苏教版必修三) 高一语文教案:《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简案 高一语文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教案设计 谏太宗十思书.-教学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三]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练习、简析及译文(翻译)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及答案:下学期 粤教版高二语文《谏太宗十思疏》课后习题集答案 人教版高一下册语文《谏太宗十思疏》随堂练习 高三文言文复习之《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高三文言文复习之《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唐太宗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十一【附反思】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十一【附反思】 《太阳》教学设计之十 《太阳》教学设计之十 四个太阳教案设计十八 18四个太阳教案设计十 四个太阳教案设计十七 四个太阳教案设计十二 《求谏》导学案 四个太阳教案设计十六 《太阳》教学设计之十四 《太阳》教学设计之十五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十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十 《太阳》教学设计之十五 《太阳》教学案例及反思 《太阳》教学设计之十一 《太阳》教学设计之十四 《太阳》教学设计之十二 《太阳》教学设计之十一 《太阳》教学案例及反思 《太阳》教学设计之十三 《太阳》教学设计之十三 《太阳》教学设计之十二 《太阳》教学反思 太阳教学反思 清·乾隆二十九年柳州地形图(柳宗元) 《太阳》教学案例及反思3 《太阳》教学案例及反思2 太阳教学反思课文案例教学反思 猫教案十(附反思)教学案例反思 柳宗元 谏逐客书教案一等奖 2021谏逐客书导学案 柳宗元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