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二词辩误

小编: :admin

《谏太宗十思疏》之“克终者盖寡”,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译注为“能够保持到底得大概少。克,能够。盖,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与之配套的教师用书参考译文却是能够保持到底的(却)很少。两种译文互异其旨要,前为或然,后为确然,自当一辨;原委应从“该”中索取。而克,两译都作能够译解,忽略互文见义与淡化因文定义而失其正解。衡情以度义,源文以显义,今谨献浅陋,并以此就教方家。

与克终者盖寡对举成比的善始者实繁,在文意事理上是纵论历史(“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兴替而类别区分出的取易守难两种情形的对比;在句式上属于骈体文对偶句,一正一反,有始无终,繁多寡少,自是义界分明。从互文相训角度释其词,从事理层面度其义,教材的译注全错,教师用书的译句虽语意语气有确然之允巧,但盖义失解虚化未实,克也随习沿俗,误以能够译解。凡此,善与克,实'与“盖”在词义情理上,失对难应,其疏漏舛误,必生扞格。

《旧唐书·魏徵传》、《贞观政要》、《全唐文》清人李扶九所编之《古文笔法百篇》,今人徐中玉主编之《古文鉴赏大辞典》等书所刊录的《谏太宗十思疏》并非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而是有、能冠其首,即为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据文考辨,按句训释,有、能交互可训,表示具有、存在之意。即使对换其位,于语意文气亦无伤。即使如此,如按能够训义,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三)为能,克也。能克,有繁复相犯之忌,与有善相对则失其对。所以,克以能够对应善之做好,就难切文理,而失谏疏之义。

先从有、能说,现其会通,两词属递相为训之间。如《汉书•高帝纪上》恐能薄,颜师古注人之有贤材者,皆谓之能,《离骚》又重之以修能,朱嘉集注:“有绝人之材者谓之能”,由此引申,能,犹及也。《淮南子•脩务》“不能被德泽”(高诱注),又引申为,能,犹得也。《管子•宙合》君臣各能其分(集校引孙蜀丞云) “得”训能,“能”亦训得,《助字辨略》卷五“得,能也。《世说》:‘苟子不得答而去’,”《战国策•秦篇三》穰侯十攻魏而不得伤者。(姚宏注)得,亦可训有,《玉篇•有部》:有,得也。《诗•周南》:薄言有之。据上辨而可知,“有”、能在这两句中的表义都指的是“具有某种德行才能”的意思。这样梳理,两词的有无旨在说明,对:克“的误释而使善与克的失对,这一注解现象与之无关。

克终者盖寡与善始者实繁偶句成对,始终、繁寡反义分明,善与克均可以 能同训,实与盖虽非同然,但也不会各言其是,而令文意偏移斜出。善有能义,《论语·公冶长》“原无伐善”,朱熹《集注》:“善,谓有能”。《慧琳音义》卷二十三引《慧苑音义》此善渔人注工能于事日苦也。而能又可训“克”如《淮南子·缪称》:“盖力优而克不能及也”,注克,犹能也。《日知录•重言》(卷二十四):

《左传》:‘王亦克能修其职’,克即能也。见其会通,这正是辨同实而殊号的同训的好例。教材与教师用书将克注译为“能够”,实已偏离“因文定义”之法。成语善始善终之典出自《庄子·大宗师》: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史记•陈丞相世家论》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可见善义的确有贤能之德,有才能之智,有工能之技,有计能之术。所以,克作善讲,应属正义。从谏疏要旨,思理讲,德能才智集聚于承天景命之元首,因殷忧能繁于“善始”,而寡于克终。亦因既得志,而“寡”于“克终”其实'这寡是繁中之寡。故此'克即善,善亦即克'二词当以“做好,做得好”共训同释。否则,即失通贯明清之旨。

盖与实相对,实为确然,盖为或然政盛衰治平,怎会仅能确定善始者实繁,而拿捏不准克终者盖寡这一历史事实?既如此,又何必言之凿凿,溯因寻果于史实而令人心惊胆寒,发人深省于殷鉴不远前事可师而希望人君迷途知返?由此可见,盖作不十分肯定的判断解释的荒诞不经,就在于克终者盖寡确实太少了的缘故,并没有被注译者透视明确,教材注释仅从盖的常用义着眼,其误释之谬,当令魏郑公哑然。《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经词衍释》(卷五)注盖,本然之词也。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亦皆是。《释名•释言语》:盖,加也,加物上也。《助字辨略》(卷二)《汉语大辞典》:胜过;超过。《国语•吴语》‘君子不自称也。非以让也,恶其盖也。《史 记•秦始皇本纪》:‘人迎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洋及牛马,《北史•王勇传》:‘气盖众军,所当必破。据此等训例可知,盖作大概讲,的确大谬。

考释训义至此,克终者盖寡的译文当是:有德有能好好做到底的原本就更加少,如此才不会遮蔽魏徵的智识,更不会演化他上疏规劝的远忧近虑。

    相关推荐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译文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1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3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8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5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3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4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9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6 《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6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7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0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2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2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5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梳理 《谏太宗十思疏》板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说课稿2 《谏太宗十思疏》备课指导 《谏太宗十思疏》补充讲义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4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学案5 《谏太宗十思疏》课堂实录2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反思(2篇)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17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一体化教学案 高一语文教案:谏太宗十思疏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问题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课堂教学实录 谏太宗十思疏 教案教学设计 谏太宗十思书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教学设计15 谏太宗十思书 《谏太宗十思疏》学习指导与检测 高中语文:《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 《谏太宗十思疏》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高一语文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教案设计 廉洁教育教案:从《谏太宗十思疏》说起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练习、简析及译文(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三]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学案7(苏教版必修三) 高一语文教案:《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简案 粤教版高二语文《谏太宗十思疏》课后习题集答案 谏太宗十思书.-教学教案 高一语文《谏太宗十思疏》练习题及答案:下学期 人教版高一下册语文《谏太宗十思疏》随堂练习 高三文言文复习之《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高三文言文复习之《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屈原列传(词句疏通) 易混虚词误用例析 《太阳》教学设计之十二 清·乾隆二十九年柳州地形图(柳宗元) 《太阳》教学设计之十二 “多元解读”思辩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之唐太宗 《笋芽儿》词语积累和词义辩析 四个太阳教案设计十二 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 古诗词的辩证表现手法 咬文嚼字──《师说》字词纠误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十一【附反思】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十一【附反思】 让孩子自由地思辩 [教学反思]辩论赛教学反思 奥运会旗、圣火、宗旨、誓词、精神 奥运会旗、圣火、宗旨、誓词、精神 《太阳》词语解释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狐狸和乌鸦》教学思辩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词类活用 《邹忌讽齐王纳谏》词类活用 奥运会旗、圣火、宗旨、誓词、精神 [高中语文]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 趣味语文 易混虚词误用例析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口语交际因思辩而精彩 《错误》教学设计之二 词赋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