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离骚(节选)》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小编:

一、课文分析及相关知识介绍:

离骚

(一)“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屈原及《离骚》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比丞相小一些的官职)、三闾大夫(管理皇族事务,主持宗庙祭祀的闲职)。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出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玉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每到端午佳节,江南一带都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这是我国人民对伟大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

(二)《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文是《离骚》的节选,选于其中的20—32节。

(三)整体把握课文

1—7节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8—13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

结构图:

前七节 政治理想:哀民生、遵规矩、施美政

政治遭遇:灵修不察、众女嫉余、时俗工巧

心 志:屈心抑志、九死未悔

后六节 退隐的闪念:回车复路、退修初服

爱国决心:好修为常、体解未变

提问:《离骚》一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离骚》为我们塑造了屈原这一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着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很多屈原的画像即使不写上“屈原”二字,人们也可以一眼认出是屈原,就是因为都依据了诗中这种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其次,他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进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张法治(“规矩”“绳墨”),主张举贤授能。第二,他主张美政,重视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反对统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第三,他追求真理,坚强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个形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两千多年来给了无数仁人志士以品格与行为的示范,也给了他们以力量。

提问: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从屈原在当时社会中的身份来说,他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诗人”;但以他的巨大的创作成就来说,他又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这标志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一个新时代。屈原是一位具有崇高人格的诗人。他关心国家和人民,直到今天仍作为坚定的爱国者受到高度评价。作为理想的殉难者,后人曾从他身上受到巨大感召;他立身处世的方式,也被后世正直的文人引为仿效的榜样。

屈原的作品,以纵恣的文笔,表达了强烈而激荡的情感。较之《诗经》总体上比较克制、显得温和蕴藉的情感表达,屈原的创作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了情感的解放,从而造成了全新的、富于生气和强大感染力的诗歌风格。出于这种情感表达的需要,屈原不能满足于平实的写作手法,而大量借用楚地的神话材料,用奇丽的幻想,使诗歌的境界大为扩展,显示恢宏瑰丽的特征。这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后代个性和情感强烈的诗人如李白、李贺等,都从中受到极大的启发。

二、能力训练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2题)

A.“骚体”又称“楚辞体”,得名于屈原的《离骚》,特点之一是多用“兮”字。

B.散曲包括套曲和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曲子形式,体式比较自由。

C.《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集。

D.惠特曼是英国伟大的诗人,他的诗对我国“五四”以来的新诗影响很大。

2.下面是屈原《涉江》中的诗句,对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

A.用外貌描写,象征诗人洁身自好,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坚强意志。

B.用装束的奇特,象征诗人德行的忠直、高洁及志向的远大。

C.用外貌描写,比喻诗人愤世嫉俗,卓然独立的高尚情操。

D、用装束的奇特,比喻诗人坚持真理,不向恶势力低头的精神风貌。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乐府本来是掌管音乐的官署,负责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人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仿的作品都称作乐府。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

C.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人,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代表作《涉江》是我国诗史上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

D.“楚辞”是战国时兴起于南方的一种诗体,由于楚辞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有以“骚”来指称楚辞的。

《离骚》简答题

4.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5、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6、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 (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附参考答案:

1、本题考文学常识。关于“骚体”和“楚辞体”的知识,是本课所应掌握的,学《离骚》一课即应学到这些知识,A项是对的。该题错项为B项,元曲的属种关系应是: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

2.四个选项中,首先要分清原诗中的描写具体属于“装束”还是“外貌”,严格的说,这里并非涉及外貌的描写;而这一装束对应的具体内容,准确的说法是“德行的忠直、高洁及志向的远大”,所以答案是B。

3.C《涉江》不是第一首政治抒情诗,应为《离骚》

4.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

5.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这是夜里,或者说,我是在黑里。这种黑色我无法形容,细腻而有层次,黑的那么自然。

古时的女子决定要跟世俗决裂似乎都是在夜里,红拂夜奔,锦衣夜行。画油画的时候用象牙黑调进一点点朱红,那块暗色调会变得透阴。竟然会有透明的黑,三维的,流动的,不安的。不禁想起这样一个词:夜凉如水。

人的骨子里是向往光明的,只因为我们的思想进化得个彻底。在人和人的交往中,自然而然就懂得了这样那样,就学会了隐瞒和虚伪,就开始走轨道似的人生。我于是想到了飞蛾,我厌恶的蛾子冒着危险去扑火,却死在光明的下面,它死得有些圣洁。然而我无话可说,我认为白天的光明已经很长,与此相比,夜的黑暗似乎更有价值,所以本无需像飞蛾这样留恋光明,躲避黑暗。

光与黑永远是矛盾的,当白天力不从心地被黑暗吞没后,那商业的灯和人为的光就毅然出来反抗。可自然的力量终不可阻挡,渐渐地,一切终于统一。真的黑夜将一切高度地合拢,融于一体,一种惬意油然而生,真像诗啊。万籁俱寂,是一种完美,别有月亮,不要刮风,月明风轻是片面的美好,会破坏这高贵而含蓄的夜。

这是夜,真实的夜。能看到这夜的人,是清楚的人,能享受这夜的人,我想是忧郁的人。那么我呢?真正的痛苦是人默默地承受着的,是不愿别人怜悯和安慰的痛苦。这样一来,沉默一词好象有了恰当的解释。而思想呢?是一种最不可估量的东西,人的美就源于思想,人的可怕亦源于思想。

我不想玩弄我的思想,提炼出的思想有些生硬,而一瞬间爆发出泉涌似的思想才是真的思想。可我累了,这累倒充分说明我没有白活,生命感总是在这时候占据我的头脑,它撕开白天的浮躁和烦扰,开始过滤,这时周围没有任何声音,你却同样能听见什么,那是在听自己。当人能认识自己的时候,当人能发觉内心深处那久已隐藏的人性的时候,一切都似乎变得清晰而渺小了。而这一切只能在夜的黑暗里实现。这夜,就是思想开始的地方,我估计对很多生灵来说,夜就意味着另一个白天……

我感觉不到一丝困意,却有着一种比常人多活一刻的兴奋。我渐渐发现,这真实的黑不是绝对的黑,黑得很有分寸,黑得那么细致均匀,让人想伸手去触却摸不着,很像生命中的幻想,明知是幻想却依旧幻想。

静夜思,思夜静。夜应该是造物主最神奇的作品了。人的心情需要夜来平静,人的思想需要夜来过滤,人的幻想需要夜来坚定,人的灵魂需要夜来升华。

夜啊,我似乎溶入了你,我不想了,什么都不再想了。我心里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静谧,不再憎恨,不再沮丧,也不再渴望,只体验这分难得的宁静一刹,那超然脱俗的顿释……

[评语] 面对喧嚣浮躁的世界,能够潜下心来细细体味,感悟这白天的烦扰,亦感受黑夜的静谧,在静夜中体验了刹那的宁静,顿悟了脱俗的超然,这正是本文的独到细腻之处。

    相关推荐

    《离骚》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离骚》学习要点及能力检测 《离骚》学习要点及能力检测2 《师说》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师说》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祝福》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六国论》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离骚(节选) 离骚(节选) 离骚(节选) 离骚(节选) 离骚(节选) 《海燕》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灯》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 《离骚》能力检测 《离骚(节选)》知识点梳理 《藤野先生》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离骚节选朗诵 《过秦论》知识要点及能力训练 《离骚》节选译文 《离骚》(节选)鉴赏 《装在套子里的人》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离骚》(节选)[新教材]... 《荷塘月色》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 《唐雎不辱使命》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劝学》知识要点和能力训练 《离骚》节选(新教案) 《离骚》节选(粤教版).. 《离骚》节选(粤教版) 《孔雀东南飞》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 《离骚》训练学案 《赤壁赋》学习要点及能力检测练习 《离骚》(节选)课文原文 《离骚》练习 《离骚》训练提高 《寡人之于国也》学习要点和能力训练 语文教案-离骚(节选) 《烛之武退秦师》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 离骚(节选)-高二上导学 《滕王阁序》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检测 《离骚》(节选)[新教材]教案 《琵琶行》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装在套子里的人》知识要点及能力训练 《装在套子里的人》知识要点及能力训练 《离骚》(节选)[新教材]教案 《离骚》节选原文和译文 《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社戏》能力训练练习 《离骚》节选(粤教版)教学教案 《离骚》(节选)优秀教案设计 《沁园春 长沙》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离骚》巩固练习 《沁园春 长沙》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离骚(节选)》学案[粤教版必修一] 《离骚》同步练习 《离骚》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离骚(节选)(粤教版高一必修) 韩愈《师说》学习要点及能力检测题 《游褒禅山记》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粤教版高二必修) 《背影》突破难点能力训练 《装在套子里的人》知识要点及能力训练教学教案 《离骚》同步练习14 《离骚》重点难点 《六月,我们看海去》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高一同步训练:《沁园春长沙》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离骚》同步练习15 《离骚》选段译文 训练能力点,提高第一轮复习实效 《观潮》能力训练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预习——提高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离骚》课后练习答案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离骚》写作特点 《琵琶行》学习要点与能力检测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把握重点·落实训练·培养能力 释离、离离、离骚 《醉翁亭记》突破难点能力训练 《离骚》重点难点指导 《离骚》学习目标 《岳阳楼记》突破难点能力训练 《说“木叶”》能力训练 《离骚》课后同步练习题 《离骚》 《离骚》预习学案 离骚 《离骚》 《离骚》重点句赏析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离骚 《边城》阅读能力训练 《我与地坛(节选)》学习指导与训练及答案 [粤教必修二]《论毅力(节选)》课时训练 离骚 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