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 感悟品味 丰富想像——《雨点》教学设计

小编:

教材简析

《雨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课。这是一首诗歌,全诗8行、4句,分别写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第一句抓住“池塘”水波不兴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睡觉”;第二句抓住“小溪”流水潺潺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散步”;第三句抓住“江河”奔腾不息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奔跑”;第四句抓住“海洋”巨浪翻滚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跳跃”。课文表述由静到动,由小到大,不仅内容丰富,且构成了审美的多样性,读来颇有趣味。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感情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与雨点一起来体验池水的平静、溪流的潺湲、江水的奔腾不息、大海的波涛汹涌,从而感受语言的韵律美。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呢?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想,“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首先要唤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创设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和感受语文的魅力;更需要教师创造一个师生、生生与文本互相对话的交互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从而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让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

教学《雨点》这篇课文时,我将课文以一次有趣的旅行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雨点”成为一个有灵性的、会说话的、能与小朋友交流的对象,让小朋友和“雨点”一同旅行。在旅途中,他们共同活动,一起谈旅行感受,一起互相倾听心声……语文学习不再是枯燥的上课,而是一次有趣的活动,在愉悦的活动中文本内容也就悄无声息地走入了学生的心里。

二、感悟品味,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关键。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学习语言习惯直觉体验、整体接收、综合感受,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直接、整体触摸语言现象中,有所感悟,并在“悟”中自得。同时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反复品味,体会表达的精妙及语言的内在情感,以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从而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让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雨点》这篇课文描写了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跃的情景。我在教学时让学生边看图、边读课文、边与同桌说说。由此让学生体会到水池的平静、溪流的缓慢、江水的奔腾不息、大海的波涛汹涌,在此基础上感悟“睡觉、散步、奔跑、跳跃”这四个饱含意蕴的词,并适时引导学生把这种独特的旅行感受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我认为,这一过程实质是学生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到对内在情感的真切流露,更是学生内心与文本产生共鸣的过程。这也就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与文本对话。

三、提炼生活,丰富想像,是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的保证。

在教学《雨点》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当一回“小小研究员”,通过电脑、电视、画报、儿歌等多种途径去了解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点,让他们在学习课文之前就对课文中的某些必须理解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巧妙地架设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

在教学《雨点》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个迁移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想像小雨点还会落到哪里?它在这些地方又是什么样儿的?学生在这方面有较多的生活积累,通过教师启发,生活中的许多场景很快在学生脑中再现,并能以课文为例,说出雨点落到不同地方的不同形态或带来的变化。教师在学生表述时适当点拨,帮助学生恰当运用语言,使语言更加规范,学生通过不断的语言实践,逐步内化语言,丰富语言,进而正确、熟练、灵活地运用语言文字。我想这样灵活地处理教材,能较好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有利于让学生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在努力实践着让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也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生与雨点自由打招呼)屏幕上出示一幅下雨图,伴随着轻微的下雨声,教师说:“小朋友,昨天我们又结识了一个新伙伴,它叫‘雨点’。”媒体中的雨点说话:“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

师:今天,我们就和小雨点作一次有趣的旅行。(听课文录音,屏幕上像放电影一样同步展示画面。)

师:小朋友,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刚才我们和小雨点去了哪些地方?

(师板书: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相关推荐

    创设情境 感悟品味 丰富想象──《雨点儿》教学案例分析 创设情境 感悟品味 丰富想象──《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整体感悟 激发想像 诱导创新——《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读中感悟 想象中创新 创设情境 感悟真情 读中感悟 创新悟情 教学设计 在朗读中感悟 在想像中创造 读中感悟 创新悟情 教学设计 在朗读中感悟在想像中创造 入情入境,感悟美文──《白杨》一课的情景创设 入情入境,感悟美文──《白杨》一课的情景创设 创设情境 读中感悟 想象中创新──《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经历过程 领悟方法 培养能力 丰富情感 经历过程 领悟方法 培养能力 丰富情感 丰富表象调动情感,写自己想说的话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读中感悟 创新悟情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悟内容论文精品 让语文课堂饱含丰富的情感 入情入境 感悟想象 朗读中悟情 想象中创新 在朗读中感悟 在想像中创造——《会走路的树》教案 创设情境,自读感悟<咏华山>课堂教学实录及品评 创设情景注重语感──《月光曲》教学谈 朗读中悟情 想象中创新 体悟作者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草虫的村落》教学有感 《小雨点》探究感悟 创设情景注重语感──《月光曲》教学谈 《草虫的村落》体悟作者丰富的想象、独特的感受 四年级教案:经历过程 领悟方法 培养能力 丰富情感 《雨点儿》听课感悟 感受雨点的形美 感悟雨点的行美 创设情景 注重语感——《月光曲》教学体会 创设情景 注重语感——《月光曲》教学体会 抓对比 展想象 悟情感 创设情景 注重语感——《月光曲》教学体会 创设情景 注重语感——《月光曲》教学体会 创设情景 注重语感——《月光曲》教学体会 创设情景,《宿新市徐公店》论文精品 入情境 品细节 悟真情(教学设计) 品读感悟 落实重点 体验情感──《少年闰土》教学重难点突破 品读感悟 落实重点 体验情感──《少年闰土》教学重难点突破 创设情境感受美 “品读感悟表达”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感受美 创设情境感受美 品味“风雨" 《雨点儿》原创教学设计 感 悟 亲 情 创设情境 朗读品味──《搭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创设教学情景 培养审美情趣——《林海》教学设计 自读感悟 体味深情——《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 创设教学情景 培养审美情趣——《林海》教学设计 自读感悟体味深情——《宋庆龄和她的保姆》教学设计 在情境中诵读,在诵读中感悟──《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点评 品味语言,感悟“滑”字──《颐和园》教学片断 品读 感悟 研究 发现——《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品读 感悟 研究 发现——《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小池》教学案例及感悟 品读 感悟 研究 发现——《景阳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座铜像》探究感悟 《雨点儿》精品教学设计 融情·探索·感悟——《看雪》教学设计 感悟体验 情感共鸣──《山雨》教学实录赏析 读中生情悟中激创——《雪儿》教学设计 浅谈数学课中的情景创设 在朗读中感悟在想像中创造——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 积累 感悟 激情 迁移──《一夜的工作》教学设想 入情入景 品味人生──杜甫《登高》赏析 创设情景,教学《宿新市徐公店》 雨点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悟情 悟理 悟文——《匆匆》教学设计 研读品悟 升华情感──《有的人》教学片断 品味景中情──由《我的叔叔于勒》说开去 创设情景,上好口语交际课 知识就像“雨点儿” 以读感悟 体验情感 五年级教案:创设情景 注重语感——《月光曲》教学体会 读中感悟,演中品味──《画家和牧童》教学反思 悟情 悟理 悟文——《匆匆》教学设计 悟情 悟理 悟文——《匆匆》教学设计 5.《泊船瓜洲》教学设计:自读感悟 入境悟情 悟情 悟理 悟文——《匆匆》教学设计 悟情 悟理 悟文——《匆匆》教学设计 查阅背景资料 丰富课本资源 读中体验 读中感悟 读中创新──《雨点儿》教学案例及评析 悟情 悟理 悟文——《匆匆》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的和谐美:丰富实在──《比尾巴》教学片断及感悟 学习内容的和谐美:丰富实在──《比尾巴》教学片断及感悟 《大江保卫战》“创设情境法、感情朗读法”教学设计 写作《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教案教学设计4 蔬菜营养丰富 教案教学设计 “三味书屋”的丰富蕴涵及其教学处理 教出特点教出情味──用“点拨法”教学戏剧文学《雷雨》 《小稻秧脱险记》:创设情境教学突破重点难点 ——听课有感 感悟《秋天的雨》 品读书滋味 悟读书乐趣──《窃读记》教学设计 品读书滋味 悟读书乐趣──《窃读记》教学设计 《雨说》鉴赏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