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小编:

一、设计思想

指导思想: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摘抄课文中描写颐和园的优美词句,来体会颐和园的美丽。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

理论依据:本节课中充分运用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实验的指导理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个性培养,注意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创设“情景”加强“协作”“会话”最终形成“意义建构”。让学生主动积极获取知识,让其学会,会学,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设计特色:图片展示,直观感知;感情朗读,读中体会;概括特点,加深印象。

二、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2、本课内容的组成部分: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课文移步换景,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3、本课内容与小学相关教材的联系与区别:这是一篇游记,与三年级中课文《记金华双龙洞》属同一类型的文章,区别在于写作方法上,本课文让学生了解移步换景按游览顺序写作的方法,并在自己习作时能够运用。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四年级的学生在识字写字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在词意句意的理解上还有欠缺。他们在三年级时已学过参观游记的文章,对这一类文体并不陌生。

2、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语言文字去想象画面、感受美景的能力不够完善。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课前查阅相关资料,借助工具书,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

四、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对一些优美的句子熟读能诵。

2、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教学运用品读学习型教学模式,产生式教学策略与替代式教学策略交替使用,利用课件演示等手段。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读通课文,理解生字词语,收集颐和园相关资料。

2、教师的教学准备:制作好课件,了解颐和园的相关内容,最好对课文熟悉到能背诵的程度。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无

4、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八、教学过程

县级备课设想

镇街交流意见

教师使用体会

一 导:

1、(师)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游玩?谈谈自己的感受。

大家今后想不想到富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的颐和园去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美丽风光。板书课题。

2、(师)在出发之前,让我们先观看一下一些颐和园的图片,对它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观:

1、(课件播放颐和园风景图。)

(师):看了这些画面,你想说点什么吗?

(生自由表述)(师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2、颐和园很大(课件打出颐和园的平面示意图)景点当然很多,一时半会是游览不完的,所以在去之前,我们得有点安排,才不至于走了半天,还是把最美的地方给漏看了。恰好,有一位作家他也到颐和园去了,写下了一篇游记,就是昨天我们已经读了课文,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他的游览顺序。

(师)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的游览路线,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生)读作者游览路线的四句话。

(师)(屏幕出示四句话)轻声读这四名话,请留意这些加点的表示动作的词。

说说作者去了哪些地方游玩?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

现在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游览吧,看看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是如何从他的笔尖流淌出来的。

三读: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自己印象深刻的词语、句子。

2、师:读了这一段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出示课件)

3、交流反馈:(1)长廊的长、美

引导:哪些词中看出了长?(七百多米,273间,一眼望不到头。)这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长廊,1992年他被认定为“世界吉尼斯记录”,怎样?够长吧。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一下。指导朗读(抽生读、齐读)。

4、比较句子,让学生说说哪一种写法好?为什么?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这条长廊很长,分成很多间。

小结:在这儿作者使用了具体的数字来描写长廊的长和间数的多。运用数字可以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具体、更清楚。这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后大家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写法

5、对于长廊,除了长,你还感受到了什么?(美)哪里看出来的?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学生读)

师: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代的劳动人民真了不起!谁来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

指读、齐读

小结:颐和园的长廊有着五彩的画,是画的世界,花的海洋,果然名不虚传。谁愿意通过整体朗读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抽生读,齐读第二小节。)

四悟:

运用学习上一自然段学习方法去感悟一下第三、四、五自然段的内容

1、自由选择万寿山与昆明湖两处景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得优美的句子,说说作者在万寿山、昆明湖看到了哪些景观,他是按怎样的顺序看的。

2、说说文中那些语句让自己感受到了景观的美。

一读;二谈感受;三讨论分析;四练习朗读,注意语调

重点分析:“滑过”用得对不对,能不能用“划过”代替。

重点句子:①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②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③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分号的用法)

五说:

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扮成小导游员说说颐和园的景观,并介绍一下他们的特色(随机出示课件)。

六品:

学生用欣赏、陶醉、赞美的情调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在脑海里再现颐和园的美丽景观。

七练: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颐和园,及其他风景名胜的图片,文字资料。

2、完成作业本中第六、七题。

3、拓展题:根据课文内容,概括一下颐和园景观的特点,填在括号里,谱成一首三字经。

颐和园、(景色美);

长廊(长)、画五彩;

万寿山、好景观;

佛香阁、(耸半腰);

排云殿、(真辉煌);

昆明湖、(似镜玉);

南湖岛、(葱又绿);

长石桥、十七孔;

雕小狮、(无一同);

......

说不尽、道不完;

请大家、细游赏。

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颐和园

长廊 万寿山昆明湖

(佛香阁排云殿)(南湖岛十七孔桥)

十、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本第1、2、3题

第二课时:作业本第6、7题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三课时:作业本第4、5题学习课文作者的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

[问题研讨]

1、如果没有多媒体课件,能把这节课上好吗?

    相关推荐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颐和园》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颐和园》教学设计12第二课时 《颐和园》教学设计11第二课时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颐和园》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第二课时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第一课时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第三课时 《颐和园》教学设计12第一课时 《颐和园》教学设计11第一课时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语第七册《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实录1 《颐和园》教学设计之二 18.《颐和园》教学设计二 《颐和园》说课设计 《颐和园》说课设计 《颐和园》说课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课文 《颐和园》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送教课)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教案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2 《颐和园》教学设计7 《颐和园》教学设计4 《颐和园的长廊》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教学设计9 《颐和园》教学设计3 《颐和园》教学设计13 《颐和园》教学设计6 《颐和园》教学设计8 《颐和园》教学设计8 《颐和园》教学设计6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的长廊》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10 《颐和园》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