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12第二课时

小编: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齐读课文,讲读第1、6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提问:

⑴ 颐和园给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

(课文开头就点明了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景色优美;颐和园很大,占地范围广。)

⑵ 作者有什么希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亲自到颐和园去细细游赏。因为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所以作者希望我们有机会去北京能够到颐和园去游览那里的美景。)

你们想去颐和园吗?

(想。)

那好,就让我们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游览一下颐和园的美景吧!

二、复述作者的游览顺序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一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长廊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请大家仔细读读课文,看看你能从作者的描写中读懂什么。

2、学生汇报:

⑴ 长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长)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课文用了具体的数字说明长廊的长。你知道7000多米有多长吗?

⑵ 长廊还有什么特点?

(长廊美,长廊周围的环境也美)

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⑶ 结合理解“神清气爽”。

⑷ 指导朗读:

突出长廊的长和美的特点。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这一自然段作者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

2、通过这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谈:

⑴ 作者的观察点是在山脚下,从下往上看。

⑵ 从下往上看,看到了什么?

(佛香阁、排云殿)

⑶ 佛香阁耸立在半山腰,可见它的高;闪闪发光的琉璃瓦和金碧辉煌的宫殿,可见它的美。

⑷ 这一自然段作者是抓住佛香阁、排云殿的宏伟气势这一特点来介绍的。

3、指导朗读:

强调“闪闪发光”和“金碧辉煌”。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一转眼,就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作者又看到了什么?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作者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物分别抓住了它们的什么特点?

⑴ 写树丛、屋顶、宫墙,重点描写颜色,突出美。

⑵ 写昆明湖,用比喻和反衬突出它的静和绿。

⑶ 写远处的城楼和白塔,突出它的古老。

3、这一自然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从近到远)

4、指导朗读。

六、学习第五自然段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到了昆明湖,你又看到了什么?”

1、自读第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2、从课文的描写中,你能看出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吗?

(桥洞多、石柱多、石狮子多,且姿态不一。)

3、指导朗读。

七、朗读全文

八、创设情境,拓展练习

这一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游览了颐和园,感到颐和园确实很美。所以,作者在课文的最后再一次点到“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玩赏”。究竟颐和园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点,作者没有向我们介绍呢?你们能根据自己对颐和园的了解,向大家做个介绍吗?

现在,每个同学选择一处颐和园中自己最感兴趣的景点,可以是作者介绍过的,也可以是作者不曾介绍过的,像导游一样,带领着老师、同学到颐和园游览、观光。要想介绍得好,首先课文先要熟悉。因此,先把你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争取将它背下来。

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同学练习当小导游。在小组练习的时候,有什么不足之处,同学之间要相互纠正、补充。

(全班交流)

九、总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当小导游,都很称职(根据本班情况继续加以评点)。回去之后,可以向你的爷爷、奶奶等做介绍。可根据他们的不同需要介绍颐和园的景观。

还可以学习作者的叙述顺序和抓住特点介绍景物的表达方法,练习向你的家人或朋友介绍一处你熟悉的景物。

【板书设计】

长廊──长

18、颐和园 万寿山──美 美丽的大公园

昆明湖──静

    相关推荐

    《颐和园》教学设计12第一课时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颐和园》教学设计2第二课时 《颐和园》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11第二课时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颐和园》教学设计3第二课时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第二课时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颐和园》教学设计2第一课时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第一课时 《颐和园》教学设计15第三课时 《颐和园》教学设计11第一课时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人教版小语第七册《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颐和园》第一课时教学实录1 《颐和园》教学设计之二 18.《颐和园》教学设计二 《颐和园》说课设计 《颐和园》说课设计 《颐和园》说课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课文 《颐和园》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送教课)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教案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2 《颐和园》教学设计7 《颐和园》教学设计4 《颐和园》教学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教学设计9 《颐和园》教学设计3 《颐和园》教学设计13 《颐和园》教学设计6 《颐和园》教学设计8 《颐和园》教学设计8 《颐和园》教学设计6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 《颐和园》教学设计10 《颐和园》教学设计3 《颐和园》教学设计5 《颐和园》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