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听董晓宇执教《伯牙绝弦》

小编:

一、教材,明确文言文教法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伯牙绝弦,佳话千载。深厚友谊的基础是理解,是与朋友的志趣情操情投意合。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知音相交、朋友之谊的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故事因伯牙为朋友绝弦而荡气回肠、音乐因知音难求缭绕至今。俞伯牙,春秋时大名鼎鼎的当今司乐太师,曾担任晋国的外交官。这位大音乐家将深邃的思想,将另一个自己溶进一曲《高山流水》中,表达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但伯牙遍游五湖四海,没有找到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知音。自曰“老夫琴艺,天下第一,《高山流水》,无人能知”。炉火纯青的琴技,高处不胜寒的情操与产生的孤寂非常人能懂。赞美此曲者众多,但懂乐而知人,真正听懂那超凡脱俗的空山之美,读懂那高雅幽深的流水之声寄托的情思的,独有钟子期。钟子期的情操、喜好、智慧正好与伯牙产生了强烈共鸣。

钟子期何许人也,深山里的一位打柴人,更应该是一名隐居埋名的音乐高人。一次与伯牙偶然相遇,不但答出了深奥的乐理知识,而且深知乐之妙境胜界,唯和谐焉!

当俞伯牙问道:“同是音乐,何以有动人、不动人之别?”

钟子期笑曰:“作乐者性情有真假之分,听乐者心弦有动凝之异。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无以动人。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情动于中而神飞于外,外感于人乃复动于中。所以音乐想感动人,其要旨贵在一个真字!”听之高言,俞伯牙大惊。

当俞伯牙欣然随钟子期登上岸上山,来到山间茅舍。他在这里看到钟子期所整理的乐谱竹简,那渔歌、牧歌、猎歌、樵歌、祭歌、宴歌、情歌……均分类在册。他大开了眼界,想不到多年忙碌,天下乐谱只记下皮毛,而眼前这小伙子却记下世上难觅的乐谱。他拜谢再三,要钟子期出山辅佐他修乐谱。钟子期道:“我收集的乐谱全在简册之中,老太师可悉数拿去。这些乐谱,能留后世,我这位山野中人就心满意足了。以此去谋个一官半职还显得不够朋友。”俞伯牙见钟子期虽是个樵夫,可是学识渊博,深谙乐理,具有高尚的志趣和情操,便拉他面对青山作拜,结成刎颈之交。

于是,就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千古伯牙断瑶琴的动人传说。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关于文言文,课标教材小学阶段从五年级下开始,编写《伯牙绝弦》等共4篇文言文,对学生进行古文化的熏陶,同时与中学阶段衔接。

教学文言文,首先要让学生打破畏难的情绪,让学生明白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其次,激发兴趣,让学生初步运用教师指导的方法学习文言文。

一般说来,最简便的教学步骤就是:

1、读背景材料,做好学习准备。

2、初读文言,先把文字读正确通顺。

3、范读文言,老师范读,学生学读。

4、自读注释,弄懂大意,

5、提出问题,自学讨论。

6、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7、评读赏析,熟读成诵。

8、总结学法,从读、译、背、寓意、通假字、一字多义等方面进行。

总之:学习方法就是──查阅背景不可少,借助注释懂大意,读懂大意连语意,轻读慢声细咀嚼,多读多问多理解,熟读成诵记于心。董老师的课依据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独到处理。

对董老师的课,说是评课,似乎不当,因为所说的内容既不能代表董老师的心声,(不能做知音)更不能代表观课教师的不同感受,而只是我个人听课的一知半解、个体感受。才疏学浅,冒昧妄谈,意在抛砖引玉、分享交流而已。另:因为是自己人评自己的课,特别的不好评,评好了,有自我吹嘘之嫌,评不好,有自我贬低之意。所以特当一次完成一个难做的作业了。不当之处,权当批判的靶子。

总的说来,一堂《伯牙绝弦》,使我不由想起白居易的一首《琵琶行》。

二、总体尤佳,凸现语文课美感

今天,董老师现场执教的《伯牙绝弦》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5课精读课文。

这堂现场课给我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呢,我试图用一句话或者几个词来形容,思考中不由想起了中唐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著名《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我用这句诗一比伯牙琴声的优美高远,细腻入怀,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二比董老师的优雅自如的素养,情动与中的韵味美感,以及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浓淡相宜的教学处理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本篇课文是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的是,需要教师比较细致的指导。

语文的情动与美感第一重要。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连通读者和作者关键点。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和文本对话而不能“披文入情”,和作者在情感上发生共鸣,经历一次心里历程、情感洗涤,哪还有什么魅力而言呢?

但语文课仅有情感,魅力就够了吗?不是,好的语文课要能启迪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学生智慧的潜能被开发,幽闭的心智被开启,创造的天性被唤醒!唯有情感和智慧和谐共生,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能得到有效统一,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才能闪耀出动人的魅力。今天的现场课,不管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还是人文情感的熏陶,都能给我们一些启迪,当然,教无止境,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三、朗读贯穿全课,古文音韵意相伴相生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关于朗读等的评价)。

《伯牙绝弦》,仅仅一个题目,读好了,就有“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接下来的文中的“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教师的朗读指导更是一叹三息,通过优美的韵律音节展示了文言文的音韵美。董老师紧紧抓住了本文长短句的音韵特点,通过层层指导,要求,逐步做到情到深处的诵读,不断地引导学生感受古文的音韵美。如此朗读,让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音韵。作家老舍先生说:“朗读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而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要叫文字老趴在纸上,也须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老舍先生讲的是文学创作,阅读作品时也是同理。

董老师的朗读指导和理解文言文的含义,体会思想感情自然融会在一起。个人以为体现了三个层次。

1、读对,借助拼音、注释读正确,此间解决节奏、停顿,声断气连。

这个地方的处理在读初读第五句的时候,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

2、读顺,在读顺的指导上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主要体现在读第二句时候的指导。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在读顺这个环节针对第五句难点句指导(朗读和理解的难点) 。

老师浓墨重彩地将理解“谓”和处理本句的朗读结合起来。学生开始因为注释上没有“谓”的解释,所以产生了“未懂误读”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步理解了“谓”的意思,也就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所以就有了“懂后正读”的效果。读悟相伴相生,是本堂课一大特色。

3、读好,包含读出情感、画面、读出韵味、读懂字里行间的深意:

这一步的指导在初步理解古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古文自身的音韵节奏,通过一咏三叹的有情感的朗读让文字站立起来,声音响在空中,韵味深入心中。老师的指导巧在勾画出具体写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句子后,巧妙地设置了一个问题:从学生对这句话的整体感悟中自然引出“你读懂了这句话,伯牙所想,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志”。这种方法,化难为易,强调了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所用方法,文言文,白话文均同理。像这样的处理,课中多处出现,避免了生硬翻译理解文言的枯燥。如四个善的处理等也是和朗读自然结合一起。法国作家拉封、丹笔下有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大衣脱掉。北风猛烈吹起寒风刺骨,结果行人都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带来风和日丽之感,于是人们纷纷解开纽扣,脱掉大衣,因而南风获得胜利。这便是著名的南风效应的出处。它告诉我们,尽管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效果就会大相径庭。当然,是不是这就是理解文言文的最佳方法,也要生情而定。如果学生已经培养起了比较强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应该是还有其他好方法的。作为小学生学习文言文太少的情况,这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读与背结合的教学环节也是学习古文的好办法。背诵积累的任务通过填空这个简单朴实的教学环节来完成,是我最欣赏的一个环节之一,其他最欣赏的一个环节是,利用注释学古文,因为它们简简单单,扎扎实实、任何老师一看即会,不需技巧,不需噱头、还体现了帮扶放的原则,学生可以看着背,可以自由背。如此重视文言的朗读和积累,其效果是由读生悟,由悟生情,由情生感,循环往复,完成了理解、积累、熏陶的任务。什么是素质,爱因斯坦说:“素质是一个人忘掉学校所学的东西后所剩下的。”意思是说素质应该是能力与做人的综合。我想借用这句话说,什么是语文素质,语文素质是学生离开老师后还记得的语文课堂上所学习的东西、养成的习惯和能力。当动人的音乐已经模糊,彩色的屏幕已经退去,老师优美的语言已经忘记,我们的学生已经养成了潜心读书,潜心查阅,乐于背诵、热爱语文的习惯时,“受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的”美好理想就趋于实现。

四、教学语言锤炼精,心有学生灵气生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董老师经过十年磨一剑的自我历练,摔打,将每一节课都看做公开课来上,如此,将自己的教学引导语言,教学传授语言,教学评价语言捶打得精炼得当,富有灵气。

自读课文,争取读通顺。

读书,清晰响亮;倾听,听得聚精会神。

像古人一样读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你们也善于倾听。

洋洋兮,读得字正腔圆,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么读。

勾画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句子。

端正坐姿,提起凝神。

刚才是谁说的,谁……

(总是在关注学生。)

勾了三句话,这几句是描写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没有勾对的同学请正确地勾画出来。

(面向全体学生。)

引导读第二句,伯牙鼓琴,只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读懂了什么?

润物细无声,对文言文语言的欣赏,感悟,分层点拨,小结。

77个字,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默读有助于思考。

简约不简单。

想和老师一起读吗?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江河的气势。

小结语: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春风满面皆朋友,知音觅得难上难。

教学评价语:善,仅仅是喜欢吗?

    相关推荐

    听《伯牙绝弦》有感 听《伯牙绝弦》有感 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听课有感 《伯牙绝弦》听课有感 《伯牙绝弦》听课有感 《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教案 《伯牙绝弦》有感 《伯牙绝弦》教案 伯牙绝弦歌词 《伯牙绝弦》随想 《伯牙绝弦》赏析 《伯牙绝弦》有感 《伯牙绝弦》教学谈 《伯牙绝弦》随想 《伯牙绝弦》有感 伯牙绝弦翻译 《伯牙绝弦》教学谈 《伯牙绝弦》一得 《伯牙绝弦》教学谈 听沈浓老师《伯牙绝弦》有感 《伯牙绝弦》导学案 《伯牙绝弦》导学案 《伯牙绝弦》教学设想 《伯牙绝弦》教后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目标 《伯牙绝弦》教学建议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精品教案 初尝文言感触多──执教《伯牙绝弦》有感 初尝文言感触多──执教《伯牙绝弦》有感 《伯牙绝弦》导学案 《伯牙绝弦》说课稿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说课稿 《伯牙绝弦》导学案 《伯牙绝弦》练习题 《伯牙绝弦》拓展阅读 伯牙绝弦译文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伯牙绝弦》教后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设想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词句解析 《伯牙绝弦》备课心得 听钱锋老师上《伯牙绝弦》课有感 教师要做学生的知音──我听闫学老师执教《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建议 《伯牙绝弦》教学杂谈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反思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建议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