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陈寅恪《长恨歌》笺证:史实与虚构

小编: :admin

……陈寅恪先生的“诗史互证”对于文学作品的研究有无真正的贡献?在很多文史研究者的内心里,这其实正是一个疑问。本文限于篇幅,仅以陈先生笺证白居易名篇《长恨歌》为例,回应这一疑问。

从白居易《长恨歌》到洪升的《长生殿》,再到当代文艺中各种各样以此为题材的创作,李杨爱情已成为中国文化中流传一千多年、并无可置疑地仍将继续流传下去的一个重要故事。正是因为这个故事的长期踵事增华的历史,以及其中所包含的民族心理意识的因悠久而悠久丰厚的浓度,我们几乎忘记了一个原初的提问:这个故事的来源在哪里?李杨爱情究竟有几分历史的真实性?白居易多大程度上根据民间的传说想象加工而成?我在讲授这篇作品的时候,学生多人次地提出一个看似十分幼稚的问题:“李杨究竟有无爱情?”我不能过多地责怪他们所提的问题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我不能用很原则的学院派批评术语如“混淆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之类将他们的问题打发掉。这样做只不过是用大而化之的理论轻而易举地扼杀了学生可贵的好奇心,其实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你总得拿出证据来以事实服人。而要真正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不能不说,陈先生的笺证就显出了极可珍视的启示线索。

在《元白诗笺证稿》关于《长恨歌》的一系列精彩考证中,陈寅恪的工作无非是体现在“证实”与“证虚”两个方面。证实就是证明白居易诗中可靠的历史事实依据,证虚即是表明哪些是白居易的虚构。关于前者陈寅恪的发现是极丰富的,譬如关于杨玉环的身世之谜;以及从“云鬓花颜金步摇”句证明其中所包含的唐代贵族妇女的时妆实录;从“惊破霓裳羽衣舞”句中的“破”字考见一个重要的唐代乐舞术语及乐天用语之“浑成”;从“西出都城百余里”的“西”字,考见乐天对于史实的稔熟与下笔的不误;从“风吹仙袂飘飘举”一句,考出乐天所写杨妃亲舞霓裳羽衣舞,实有其事,等等,从而证明此诗写作在社会生活与习俗层面上确有相当程度上可称得上严谨的事实根据。至于有关唐明皇在杨玉环死后是否相思不已这一重大史实关节问题,唯一一个传说根据正是他在往返蜀地之时雨中闻铃音而伤心肠断。陈氏从新旧《唐书》中唐玄宗幸蜀的记载,以及“雨霖铃”此一曲调的源流,考证了此一传说的种种来源,以及种种材料之间比较而言的可信性。其可信者,正是白居易“夜雨闻霖肠断声”一句所本。至于此种种来源的真实可靠程度如何,陈先生在材料的限制下,基本上是持不置可否的谨慎态度。

于是更大的发明在于:陈寅恪又同时对这个故事的核心即李杨相思的真实可靠性问题,做出了颠覆性的考证。这集中体现在关于“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虚语时”一句的关键性考证中。陈寅恪花了大量的力气证明唐代的温泉的作用在于祛寒去风,又详检两《唐书》,均无一次有关玄宗驻跸温泉的记载,从而由此证明了玄宗与杨妃决无可能在夏季里到达华清宫之理。为避免推论的环节越多,根据越薄弱的毛病,他又补充了长生殿是唐代祀神沐浴之斋宫,决无曲叙儿女私情之理这一地点上的证据。陈寅恪使用材料的范围极为广博,此一结论可成定论。其次,陈寅恪又根据《长恨歌传》文及异本校读等得出证据,证明开篇“汉皇重色思轻国”一句“实暗启此歌下半段故事”,即白居易实受汉武帝故事之启发而虚构了同样的一个人仙相恋的爱情故事。所谓“李杨爱情”的历史真实,经过陈氏的精湛考辨,实际上早已大白于天下。只是,依陈先生考证工作的“家法”“取证范围要大,结论要小”,不曾明确说出而已。

李杨爱情故事,基本上属于唐代文人白居易、陈鸿之“特创”。至于她之所以流传千年,其中融入了中国文学、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民间老百姓的理想与爱情观念。这也是陈寅恪考证的启示意义之一。如果我们能对于陈先生的“诗史互证”细读多思,其中的启示意义都极为丰富,我们或许能改变对于陈氏研究方法与文学关系的看似有理的偏见。

《元白诗笺证稿》(摘要)——陈寅恪

是故唐代贞元元和间之小说,乃一种新文体,不独流行当时,复更辗转为后来所则效,本与唐代古文同一原起及体制也。唐代举人之以备具众体之小说之文求知于主司,即与以古文诗什投献者无异。元稹李绅撰莺莺传及歌于贞元时,白居易与陈鸿撰长恨歌及传于元和时,虽非如赵氏所言是举人投献主司之作品,但实为贞元元和间新兴之文体。此种文体之兴起与古文运动有密切关系,其优点在便于创造,而其特征则尤在备具众体也。既明乎此,则知陈氏之长恨歌传与白氏之长恨歌非通常序文与本诗之关系,而为一不可分离之共同机构。赵氏所谓“文备众体”中,“可以见诗笔”之部分,白氏之歌当之。其所谓“可以见史才”“议论”之部分,陈氏之传当之。

若依唐代文人作品之时代,一考此种故事之长成,在白歌陈传之前,故事大抵尚局限于人世,而不及于灵界,其畅述人天生死形魂离合之关系,似以长恨歌及传为创始。此故事既不限现实之人世,遂更延长而优美。然则增加太真死后天上一段故事之作者,即是白陈诸人,洵为富于天才之文士矣。

综括论之,长恨歌为具备众体体裁之唐代小说中歌诗部分,与长恨歌传为不可分离独立之作品。故必须合并读之,赏之,评之。明皇与杨妃之关系,虽为唐世文人公开共同习作诗文之题目,而增入汉武帝李夫人故事,乃白陈之所特创。诗句传文之佳胜,实职是之故。此论长恨歌者不可不知也。

    相关推荐

    史实与虚构:陈翔华说读三国 陈寅恪简介 陈寅恪《论韩愈》 关于“陈寅恪”之“恪”的读音问题(教师中心稿) 朱自清日记中的陈寅恪 《光明和声音》《陈寅恪的最后20年》教学要点 作文教学的写实与虚构 《长恨歌》与《琵琶行》的比较阅读 白居易的《长恨歌》 《长恨歌》导学案4 读《伊索寓言》——陈寅恪与钱钟书:一个隐含的诗学范式之争 诗歌表达技巧中的虚与实 虚构,还是要真实? 虚构,还是要真实? 陈寅惆守老僧之旧义”诗文释证——一个富涵思想意义的学术史典掌_语文论文 务实与务虚的辩证──《看雪》教学设计点评 高二人教版《长恨歌》教学案 关于《长恨歌》主题的争议 白居易《长恨歌》教学设计【2篇】 《长恨歌》欣赏(琵琶行|白居易) 白居易《长恨歌》精品教学设计 史铁生作品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高二语文人教版《长恨歌》教案设计 故事性作文与虚构方法_语文论文 陈村:我看史铁生 解不开的中兴情结——赏析白居易《长恨歌》 议论文论证结构方式 花木兰的史实与传说 《阿长与〈山海经〉》结构分析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 《谈谈虚与实的关系》第二教时 《雷雨》的表里结构和爱恨情仇 “恨恨那可论”中的“恨”是“愤恨”吗 《陈太丘与友期》课堂实录 《长江之歌》教学实录 长江之歌课堂实录 《谈谈虚与实的关系》第一教时 化石能证实什么? 三国演义的九十九处虚构 《长江之歌》教学实录 18、陈毅市长 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 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 谈谈虚与实的关系高一语文教案 论陈寿的历史哲学思想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实录2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陈太丘与友期》的课堂实录 古典诗歌的辩证表现手法 《长江之歌》课堂实录1 用血泪和仇恨谱写的歌──《松花江上》 构建对话课堂,实现生命成长 爱与恨的结晶——《发现》赏析 《陈毅市长》选场 《陈毅市长》教案 《陈太丘与友期》课堂教学实录 《口技》实虚结合 《史记》选修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静夜》课文鉴赏──虚与实的完美融合 关注诗歌结构 引导自主探究——《长江之歌》片断赏析 虚实并重 情智共生 爱与恨的结晶 ——《发现》赏析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写实和虚构复习教案 司马迁与《史记》 化石能证实什么? 司马迁与《史记》 史论与史实——谈中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几篇史论及其他_语文论文 长歌行 论证:“当代语文学”学科体系的建构 议论文知识:论证的思路和结构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实录及点评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实录及点评 《长城》结构分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见证历史,演绎尊严──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长江之歌》片断实录赏析1 陈太丘与友期 成语与历史人物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成语与历史人物 《长江之歌》片断实录赏析2 憎恨与惋惜──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 西晋著名史学家《三国志》作者陈寿 用血泪和仇恨谱写的歌──《松花江上》 用血泪和仇恨谱写的歌──《松花江上》 语文教学中的虚实艺术 台湾的地理与历史 《长江之歌》 课程实施理解、对话与意义建构—— 一种建构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长江之歌》课堂教学实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