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课堂导语的七性艺术

小编: :admin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语就是一节课的开头,它的好坏、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一个好的导语,就如一个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又像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下面结合本人语文教学,就课堂导语的目的性、计划性、激励性、趣味性、简练性、新奇性、灵活性等七个方面谈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目的性

课堂教学不同于讲评书、说相声,它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40分钟,分秒必争,重点、难点突出,段落清楚,层层紧扣,上下衔接,任务明确。为此,课堂导语要加强目的性,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要符合总的教学目的,体现教学意图,注意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切忌花样翻新、洋洋洒洒、离题万里。

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这样导语:“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题目中的‘十里长街’指的是什么地方?(在北京的长安街)‘送总理’是送哪位总理?(周恩来总理)他逝世于什么时候?(简述周总理的丰功伟绩及病逝于1976年1月8日等情况)为什么在没人组织的情况下,会有那么多的人来送周总理呢?今天的课文就是叙述首都人民自发聚集长安街送总理灵车的感人情景。”这里,避免了对十里长街做不切题的长篇累牍的介绍,而是抓住离中心最近的点切入,直奔中心,利于学生理清脉络,活跃思维,发展兴趣。

二、计划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导语亦然。教师在备课时,应视课堂导语为必不可少的一环,精心策划。在上课前,对课堂导语言语的先后、讲述的缓急、语气的轻重、行态语言的配合、板书的布局与其他教学活动等等,都要做到充分、周密的考虑,切忌“信口说来”。

三、激励性

好的课堂导语就是要如投石击水,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为此,教师在课堂导语时,要具有激励性,导入时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话、一个词都应具有激励性,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起联想,唤起学生跃跃欲试、先睹为快的欲望。

例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教师以描述带入情境,启发学生想像画面,那是一个秋天的夜晚,月光分外明亮,月光下,莱茵河水静静的流淌……老师带着激情讲授,贝多芬在月夜弹起《月光曲》的情景,和兄妹听到琴声所联想到的画面,并以插图和简笔画为手段,把学生带入教材描绘的情境,很快就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

四、趣味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就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反之,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30%。在课堂导语中,就是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愉悦中进入学习。

例如,在教学《蜘蛛》一课时,这样导入:“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是猜谜高手,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出示谜面“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等学生猜出谜底后,进一步引导,“那么同学们想知道‘小诸葛亮’是如何‘单捉飞来将’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蜘蛛的世界。”这样导入,“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陶行知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简练性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作家听牧师的募捐演讲,牧师讲完第一句话,作家决定捐款,然而,牧师滔滔不绝地讲下去,作家决定捐款的数量越来越少。当牧师结束长篇大论开始募捐时,作家反而从牧师那里偷了两元钱。显然,牧师的赘述引起作家的反感。课堂导语也是这样,应当抓住最本质、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以少胜多,以简驭繁。切忌词不达意,南腔北调,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罗嗦不止。

如教学《雷锋日记二则》时,这样导入:上课伊始,出示雷锋像,问:这是谁?待学生回答是雷锋后,出示毛泽东同志手书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挂图,谈话:“伟大的毛主席为什么要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呢?从中可以看出雷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听到这里,学生都急着翻开课本阅读起来。寥寥数语,就使学生怀着迫切的心情进入新课,从而实现“无疑——有疑——无疑”的认知转化过程。

六、新奇性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总是对新奇、新颖、不平常的现象和事物感兴趣,注意力难以持久集中。根据这一年龄心理特征,教师在设计课堂导语时,就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富有潜在意义的“挑战性”问题,启其心扉,促其思维。

例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这样导入:“人脚的样子、作用同学们都很熟悉,但是爬山虎这种植物也有脚。它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呢?长在什么地方呢?它是怎样向前走的呢?”这样,抓住课文重点造成悬念,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急于从课文中寻找答案的迫切心情。

七、灵活性

课堂导语应因势变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防止“千篇一律,千课一面”。在课堂教学这一双边活动中,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常会发生一些突发性事件,令你措手不及,难以应付,会让原先设计好的导语难以甚至是无法实现,不能“水到渠成”。这时,教师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变措施,临时变通。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教学机智,“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精髓,“吃透”学生,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时间随机应变,设计出“百花齐放”的导语,做到以“情”入境,以“奇”入境,以“疑”入境,以“趣”入境,自讲课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从而达到思维定向、内容定旨、情感定调的作用。如此,学生能耳目一新,兴趣盎然,有备而战,师生能配合默契,教师也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关推荐

    新课程语文课堂的导控艺术 谈杜牧七绝诗的艺术性 新课导入的语言艺术 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阅读指导的艺术2 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朗读指导的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阅读指导的艺术1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的入境艺术 课堂教学的再造艺术 《荷花》的课堂教学艺术 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艺术 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动物游戏之谜》导读 语文课堂教学的旁逸艺术 试论语文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穿插艺术 对学生的隐性批评艺术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收束的艺术 未成曲调先有情——谈课堂导入艺术 走进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 课堂教学是一门流动的艺术 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贾志敏课堂评价语言的艺术魅力 小学语文课堂掌控艺术初探 课堂提问艺术初探_语文论文 《师说》课堂教学艺术处理 语文教学艺术的核心:情感性、创造性_语文论文 名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艺术 也谈小学课堂教学的旁逸艺术 《詹天佑》课堂教学艺术赏析 李白的性格与其诗歌艺术特征 语文课堂教学中资料的穿插介入艺术 论文浅谈《荷花》的课堂教学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纵横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_语文论文 读书的艺术 写作的艺术 课堂提问的辩证艺术与逆反处理 高中语文课的拓展艺术 赞赏的艺术 排桌的艺术 语文教学的艺术 《语文教学的艺术》 课堂提问的辩证艺术与逆反处理 课堂突发事件处理艺术例谈 课堂突发事件处理艺术例谈 《马说》课堂板块教学艺术评析 学习《课堂掌控艺术》一书体会 掌握听话艺术,优化课堂教学 赞赏的艺术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诗意故都──《故都的秋》课堂艺术新探 美在和谐——浅谈小语课堂教学艺术 浅析《师说》中的对比艺术与层递性 谈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艺术论文精品 《春》的绘光艺术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试论宁鸿彬课堂活动的设计艺术_语文论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艺术性浅析 赏识——爱的艺术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略谈语文课结尾的艺术形式 课堂实录:《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二课时 简析于永正掀起课堂教学高潮的艺术 指导朗读人物对话的艺术_语文论文 《世说新语》的艺术特色 浅谈语文教学的艺术 教学欣赏薛法根老师“导”的艺术 木偶艺术 《口技》的艺术特色 《诗经》的艺术特点 《祝福》的讽刺艺术 教学的梯度艺术 语文 -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语文教学的板书艺术 4.《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诗经》的艺术特点 《木兰诗》的艺术美 湘西苗族的艺术 标题的修辞艺术 艺术三昧 《海燕》的艺术特征 湘西苗族的艺术 教案设计的艺术 《祝福》的讽刺艺术 作文批改的艺术 作文批改的艺术 谈心理辅导艺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课上的艺术──《燕子》教学后记 课堂上的“艺术人生”——感受特级教师于永正 课堂上的“艺术人生”——感受特级教师于永正 语文教学中的虚实艺术 科学与艺术 谈《祝福》的空白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