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多元解读”思辩

小编: :admin

“多元解读”思辩

长期以来,在许多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学生能异口同声回答,老师便面带赞许之色,甚是满意。教师事先准备好标准答案,提出问题后便步步引导,实际上是设好陷阱,引诱学生往里跳,直至最后“异口同声”才肯“鸣金收兵”。正是鉴于以往的课堂教学漠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差异,本次新课程将实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强调注重个体差异,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以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中曾多次提到多元的问题,如“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多元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对于我国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盛行“标准化”的强大的冲击和反拨,从历史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大进步。我们可喜地看到,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语文教材理解的“多元性”上出现了新景观:对课文的理解不再定于一尊,允许有多种答案;对课文的评价不再定于一尊,允许有个人偏爱;让学生从课文的理解和评价引申开来,观察讨论社会现象。课堂教学由“群言堂”取代“一言堂”,给课堂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新局面。学生的个性意识在觉醒,个性能力在增强。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矫枉过正的现象:因为过于注重多元,学生对文本有很多种的理解,有的甚至多到十几种。各执一词,众说纷纭。其中有的切中主旨、视角独特,而有的却是牵强附会、浅尝輒止,甚至有的是误读错解。而教师在此要么是“听其不语”,要么说些不着边际的赞赏之语。一堂课下来,使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满头雾水,最终是无果而终,课堂教学往往滑向失控的边缘。

这种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一是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以至于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和困惑,以为教师只要引发学生“多元解读”,只要有学生“别样的声音”,就万事大吉了;或者顾虑此时如果站出来“给以引导”会有悖于“平等对话”的理念。这是对“多元解读”的误解,这是盲目追求教学理论的时髦而出现的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教师自身的不足所致,那就是因为教师面对学生的“多元解读”的内在品质的把握心中无数,没有能力以某种建设性、激励性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的反馈。后者当属个案问题,另当别论。对于前者,亟待我们去关注、去澄清。

首先,平等对话的教学观,既要尊重多元解读,又要做到“多元有界”。

阅读鉴赏是读者通过与文本的交流获得美感、作出价值判断的,是与客体的作品共同完成审美认识的过程。由于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有着充分的能动性,存在着自由发发挥的极大空间;又由于读者的个体差异,如因时代、阅历、生活环境、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等等的不同,其面对文本所使用的方法和表现出的兴趣与深度等也都因人而异,其鉴赏过程和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西方谚语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国古人也有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诗无达诂”的说法,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一角度看,“多元解读”才是真实的阅读,才是可能孕育创造性品质的阅读,理应受到格外的重视和尊重。但是,无论怎么“多元”总有一个界限。作为阅读客体的文本虽然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但必然会有许多显性的、鲜明的“规定性”,总会有个“作品视界”范围。“多元解读”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总还是莎士比亚所描写的哈姆雷特的反映,彼此在某些细节上难免会有些差别,而在基本性格上还是那个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为堂吉诃德。正如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的,阅读接受,一方面是多元的,无限的,存在着审美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有阈限的,有范围的,存在着社会的共通性。(转引自赖瑞云《对语文课改若干新理念的理解》一文。见新华出版社《课程标准解读》(语文卷)第173页)因此,“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

第二,即使是没有“越界”的理解,也有一个引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聚合到主题含义上来,从而获得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的问题。

面对同一文本,不同的主体会赋予同一对象不同的意义和理解,从而造就了对人文世界理解的多面性和丰富性,每一种理解都可能揭示了其内在品质的一部分。因此,每种理解都可能是有效的。然而,这种有效并不等于已经完全揭示出人文世界的实质。学生之所以是学生,就是因为他们有人生经验和学识资本的不足。有时他们认为很“到位”的体味,其实还与我们想让他体到的“味”有距离,有尚欠火候之处。这就需要不断地回到对象上,不断地理解,从而不断地抛弃主观随意性,使学生的认识逐步趋于人文世界的实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自己的个人理解。而另一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学生个性化地理解文本之后,并不意味着他的理解是最佳的。教师在此过程中,应通过对话、比照、分享观点、合作反馈等交往环节来促进对于知识的深层理解,“内存”欠缺的要给予补充,“火候”不足的要帮其调足,思路受阻的要给予疏通……帮助学生不断克服由于自身认识局限性所导致的主观性偏差,引导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聚合到主题含义上来,从而获得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思维方法的必要优化相结合,将理解的个性化、独特性与理解的普遍有效性相统一,这才是新课程理念的题中之义,这既体现了对真理和人类共识的尊重,又体现了现代教育的规范与导向。

只强调一元,不注重多元或否定多元是错误的;而只强调多元,否定规范、否定导向也是对教育的误解和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不负责任。因此,当前在弘扬“多元解读”这一主旋律的同时,也必须处理好与“规范”“导向”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多元解读”这一新理念在实施贯彻过程中保持应有的张力。

编辑短评:此文结合语文教学谈“多元解读”,有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

    多元解读,引发两种辩论 ——《燕子》教学片断与思考 《社戏》的多元解读 多元解读:构建文本解读平衡 论多元解读的“陷阱” 构建多元解读的阅读教学模式 构建多元解读的阅读教学模式 构建多元解读的阅读教学模式 与朱元思书课文解读 《两小儿辩日》阅读理解答案 多元视觉解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多元视角解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莫把误读当多元 中学“经典诗文”多元解读的理论匡正 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多元解读和文本回归 “多元有界”:新课标下语文经典多元解读的基点──以《窦娥冤》为例 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两小儿辩日》教学案例 《风筝》多角度阅读理解 《桥之思》解读 《风筝》多角度阅读理解 从《窦娥冤》看新课标下语文经典的多元解读 遨游汉字王国单元解读教学反思 《与朱元思书》题解 《与朱元思书》解词 《与朱元思书》一词多义 多种形式理解词语意思 《古诗两首》元日解读 《只拣儿童多出行》教材解读 “‘庖丁解牛’的多重解读”学生研究成果 多元解读,拨动学生的情感─—《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案例及反思 多元解读,拨动学生的情感─—《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案例及反思 《与朱元思书》多音字辨析 让孩子自由地思辩 多读会读善读 阅读理解--人生有许多事要学 《与朱元思书》难句解析 《与朱元思书》疑难解析 《与朱元思书》复习题解 《与朱元思书》疑难解析 [教学反思]辩论赛教学反思 多元阅读还应尊重文本本意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论阅读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庖丁解牛”的多重解读 《我的叔叔于勒》主题多角度解读 张中行:多读多写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狐狸和乌鸦》教学思辩 解读兰州2017高考一诊:语文阅读失分最多 读吴均《与朱元思书》 阅读技巧:阅读解题思路管窥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背影》“解读”之解读 《背影》“解读”之解读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阅读理解《一个七美元的梦》 口语交际因思辩而精彩 多读、多说、勤写、勤评 《谏太宗十思疏》二词辩误 《两小儿辩日》的课后反思 7 《背影》“解读”之解读 《与朱元思书》阅读指导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 多读、多说、勤写、勤评 多多益善阅读答案 与朱元思书阅读答案 《两小儿辩日》引发的思考 《熟读精思(节选)》教材理解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单元解读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解读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阅读理解答案 是辩一辩还是演一演?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解读 设置主问题,引领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由《两小儿辩日》引发的思考 由《两小儿辩日》引发的思考 “不求甚解”之辩──《五柳先生传》探究性学习案例及反思 创新思维训练──多角度理解课文主旨 《窍读记》解读 与朱元思书名句理解性默写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一等奖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 《金蝉脱壳》教学解读及思考 现代文阅读《泥泞》解题思路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解读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解读教学反思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明解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多元展示材料初探 部编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简短 多读多写 使学生学好语文 多多益善阅读训练附答案 多元智能的起源 语文一题多解例析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