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麋鹿》赏析听后感

小编: :admin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麋鹿》_教学实录_赏析_听后感,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麋鹿》_教学实录_赏析_听后感

有幸聆听了蒋军晶老师执教的《麋鹿》一课,不禁为蒋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所折服。《麋鹿》一课教学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绽放着灼灼的智慧花,充满着纯纯的儿童味……现把两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分享。

与词语对话——产生阅读期待

师:同学们,我觉得这篇课文的生字挺多,而且很难认。所以这节课,我先要检查一下你们这篇课文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会读了,你们有信心通过检查吗?

生:有。

师:我把生字结合到这段文字里了(指多媒体),请你自己读一读。

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麋鹿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中。……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

师:能读下来吗?这里有一个字特别难读,它的意思是“超过”。

生:这个字念“逾”。

师:你在平时看到过这个字吗?

生:年逾古稀。

师:同学们,年届70就是“古稀之年”,“年逾古稀”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年龄超过了70岁。

师:还有两个字经常“山”和“水”一起用,这两个字念什么?

生:跋涉。

师:“跋山涉水”简缩一下,就是“跋涉”,爬山趟水的意思。

师:这里有一个词,和“漂泊不定”意思相近,但又强调了“生活艰辛、无家可归”的意思,这个词读什么?

生:颠沛流离。

师:一起读一遍。

生:颠沛流离。

师:我在黑板上写一个词,请一个同学读和这个词相对应的段落。(师板书:外形)

生:(读第一段)

师:谁来读和这个词对应的段落。(师板书:传奇经历)

生:(读第三段)

师:请你们一起来读和这个词对应的段落。(师板书:生活习性)

生:(读第二段)

师:你们觉得整段话和这篇文章有什么关系?

生:我觉得这段话是整篇课文的浓缩。

生:我觉得这段话概括了整篇课文。

生:我觉得这段话是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从你们的回答来看,你们已经掌握了“主要内容”的概念,那么谁可以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得再简洁一点。

生:……

生:……

生: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块,是引导学生顺利展开阅读进程的奠基石。蒋老师没有因为上大课、面对的是高年级的学生,而将字词教学“忽略”,而是根据文本特点——字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难理解的词语、读不准的字音多,组织了一段“开场白”,在我眼里,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让人意想不到的“开场白”。这一段话经过蒋老师的巧妙利用,发挥了多重功能。

就识字教学的角度看,这一段话实现了让学生在浓缩的语境中集中识字的功能。因为这一段话,与课文内容相匹配又巧妙地将新词融合其中,学生在读这段话的过程就是复认生字的过程。目前在一些新课程展示课中,老师一味鼓励甚至强求学生想一些独特的方法认字,例如编谜语、编故事等,实际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事实上,大部分字词只要反复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在头脑中留下烙印。

就词语教学的角度看,这一段话实现了让学生快速在语境中自悟词语意思的功能。这是一篇五年级的课文,生字词语比较多,以词解词,肯定徒劳,一味追求随课文理解,似乎有些费时。那么怎样才能既有速度又有质量呢?蒋老师的方法确实给了我们一定启示。

就文章教学的角度看,这一段话帮助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一般我们在实践中有这样的倾向:以为整体感知就是把课文读一遍。殊不知,整体感知阶段,并不意味放弃教师的指导,蒋老师自编的这段话,就是一次有效的示范。其中,蒋老师板书概括性的词语,既帮助了学生梳理了文章结构,又为学生概括课文大意提供一些支架,可谓一举两得。

与文本对话——辨别真假麋鹿

师:我们已经都读过这篇课文了,而且已经读了不止一遍了,我们来假设,如果在这教室了、这舞台上出现一头鹿,你能不能判断它是不是麋鹿?

生:能。(可声音很小)

师:不太有自信,到底能不能?

生:能。(学生响亮的回答)

师:咱们试试!

(多媒体出示驯鹿图)

师:请问屏幕上这头鹿是不是麋鹿?看清楚了、想好了再说,认为它是麋鹿的请举手。

(举手的同学寥寥无几)

师:再告诉你们一个信息,这头鹿课文中提到过,它叫“四不像”。请问,现在你认为这头鹿是麋鹿的请举手。

(举手的人变多了)

师:明确地告诉你,它虽然也叫“四不像”,但它不是麋鹿,它叫“驯鹿”(板书:驯鹿)

师: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不是麋鹿呢?别忙着说,咱们先读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去找理由,找到一条也不要忙着举手,还有第二条、第三条、甚至第四条,你可以先做一下记号。

(生边读书边找)

生1:我在第二节里找到“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像”。

师:它也叫“四不像”啊,那不是恰好证明它是麋鹿吗?

生1:因为麋鹿的面还似马。

师:这头鹿也面似没马啊。谁再来说第一条?

生2:刚才那位同学说尾似驴,但这一幅图画里的鹿正好背对着我们,尾巴好象比较短。

师:麋鹿的尾巴到底是什么特征?

生3:很长,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但图画上的尾巴并不是很长。

师:这头鹿的尾巴几乎都看不到了,从这一条我们可以判定,它不是麋鹿。(板书:尾)

师:同学们讲的非常清楚,文章也写得非常清楚。谁来说第二条?

生4:我在第三节里看到麋鹿的角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当它站着的时候,它的角之间都指向后方,而其他鹿的角都指向前方的。这只鹿的角是指向前方的,所以从这一点上可以判断这不是一只麋鹿。

师:说得清清楚楚,作为老师没有任何好补充的了,他是从哪个角度来判定的?(板书:角)

师:有没有第三条理由?

生5:麋鹿的毛色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变成棕灰色,但这头鹿的毛都是灰色的。

师:说得好!(板书:毛)

师:有第四条理由吗?

生6: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甚至连寒冬季节也不例外,但是这头鹿的蹄子并不宽大。

师:你感觉这头鹿的蹄子并不宽大,所以并不是麋鹿。(板书;蹄)

师:仔细读读课文之后,综合以上原因,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说,这头鹿不是麋鹿,想不想看真正的麋鹿?

生:想!(激动)

师:那咱们做一个交换,如果你们看到真正的麋鹿之后,你们能不能到上面来像讲解员一样把它的主要特点介绍给大家,行吗?

生:行

师:请你们先在座位上练一会。(生在座位上练习)

师:谁愿意上来试试?

生:各位游客,欢迎您来到大丰自然保护区,你们看,那就是麋鹿……

师:掌声鼓励。各位讲解员,如果我现在问你们,麋鹿和驯鹿的区别在哪里?你能说出来吗?(能)。是啊,读书不能死读,要活学活用。同学们,记住,描写一样事物时,要抓住它的特点来写。

教学中,蒋老师没有简单枯燥地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来探究麋鹿的特点,而是借助形象化的驯鹿图来作比较,学生在观察、辨析中潜心领会文本。这样的探究很形象,操作性又强,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探究深深地植根于文本语言的沃土中。五位同学的五种不同理由,无一不来自于对驯鹿图的细心审视,无一不来自于对文本信息的选择性提取,无一不来自于比较性探究中睿智的发现。

教师在学生获得文本知识后,便引导他们活学活用,让学生充当讲解员、高级讲解员、翻译等角色。蒋老师这样的安排有梯度的:让学生当讲解员,解说麋鹿的主要特点;当高级讲解员,从容应对参观者提出的有关麋鹿的问题;让学生当翻译译几句古文,难度一步步加深。这样巧妙的设置,不仅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是一个锻炼学生胆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顺利实现了结合文本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训练目的。浓浓的语文味、儿童味在这“解说”“翻译”中尽显,而“抓住事物的特征去描述”这一描述方法的渗透如“春雨润物”般无痕。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麋鹿》_教学实录_赏析_听后感,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推荐

    《麋鹿》教后记3 《麋鹿》教材简析 麋鹿 麋鹿 麋鹿 《麋鹿》 《麋鹿》 《麋鹿》 麋鹿 11《麋鹿》 11麋鹿 奇兽麋鹿 麋鹿之一 麋鹿体会 《麋鹿》教学实录2(评析) 麋鹿介绍 《麋鹿》 课文 麋鹿设计三 麋鹿设计四 麋鹿设计二 《麋鹿》说课稿 麋鹿设计一 麋鹿教学反思 《麋鹿》说课稿2 《麋鹿》第二课时 《麋鹿》教学反思 《麋鹿》课堂简录 《麋鹿》教学设计 《麋鹿》第三课时 《麋鹿》课堂简录 麋鹿同步练习 《麋鹿》说课稿1 《争吵》听后感 《争吵》听后感 《检阅》听后感 《检阅》听后感 听《泉城》后感 听《泉城》后感 《麋鹿》教学设计二 《麋鹿》教学实录4(片断及评析) 《听听那冷雨》赏析 赏析《听听那冷雨》 《麋鹿》的主要内容 《麋鹿》教学实录1 麋鹿说课稿之一 《麋鹿》教学设计一 《麋鹿》教学反思一 《麋鹿》教学实录3 《珍珠鸟》听后感 《珍珠鸟》听后感 《掌声》听后感二 《麋鹿》教学设计之二 麋鹿 教案教学设计 《麋鹿》教学案例设计 《麋鹿》(第二课时教案) 麋鹿-优秀教案设计 《麋鹿》教学设计之一 麋鹿教案设计精品 《燕子专列》听后感 听《学弈》后的感想 《燕子专列》听后感 《中彩那天》听后感 《桂花雨》听后小感 《燕子专列》听后感 《枫桥夜泊》听后感 仿照《麋鹿》写一种动物 六年级语文麋鹿教案 小学语文:《麋鹿》说课稿 麋鹿第二课时设计一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赏析 小学语文:《麋鹿》课堂实录 《麋鹿》教学设计5(二课时) 《唯一的听众》读后感 听《小露珠》后的感受 《唯一的听众》读后感 《唯一的听众》读后感 《三个儿子》听课后感 《桥》阅读教学听后感 《唯一的听众》读后感 《唯一的听众》读后感 《唯一的听众》读后感 《少年闰土》听课后感 《麋鹿》教学设计4(三课时) 《麋鹿》教学设计6(二课时) 《麋鹿》教学设计3(三课时) 课文《麋鹿》第三自然段从五个方面具体描述了麋鹿的特点 《麋鹿》教学设计2(二课时) 听《西湖》后的一点感受 《雨后》片断赏析 《雨后》片断赏析 《雨后》片断赏析 《雨后》片断赏析 《大瀑布的葬礼》听后感 《大瀑布的葬礼》听后感 《我的叔叔于勒》听后感 《麋鹿》教学设计7(第一课时) 《雨后》片断赏析 小学语文第五册《听听,秋的声音》听后感 《小鹿的玫瑰花》片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