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至三年级)教材简介

小编: :admin

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至三年级共六册,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目前正在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试用。审查委员给予很高评价,认为教材越编越好,不断有突破和创新。实验区教师在使用中反响良好,称这套教材为“新时期的珍贵的教科书”。这套教材是人教社编写出版的第十套小学语文教材,在保持和发扬人教社教材特色的基础上,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开拓创新,具有很高的质量和鲜明的特点。我们期望教材在以下几方面有较大的突破。

一、教材改革的重点

(一)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语文学习,给学生打下实而活的语文基础: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和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的识字、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有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开发潜能,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提高审美情趣,打好精神的底子。

(二)教材内容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教材内容要富有时代气息和人文内涵。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体现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反映对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关注。如,自然、资源、环境、战争与和平;要体现现代意识,如,自强自立、关爱他人、合作竞争、锐意进取,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还要表现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体现对多样文化的介绍与尊重。

(三)教材编排符合语文学习规律

一方面体现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之间的联系,简化头绪,合理编排,在渐进的过程中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方面加强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大量的、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汉字、汉语的特点,重习得,重发现,重感悟,重积累,重视语感的培养,重视个人独特的学习体验,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四)呈现方式有助于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教材的呈现方式既要根据年段的不同有一定的格局,有人教版的特色,又要从方便教师的教、服务学生的学出发,在内容安排、练习编制、版式设计、叙述方式等方面,为更好地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条件,以利教师有效地指导,以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以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学习。

(五)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

首先,教材要确保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以使绝大多数学生语文学习达标;其次,教材在内容、要求上增加弹性,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体现承认差异和因材施教,同时也给师生留有选择、补充、创造的空间;再次,教材要加强同现实生活、同相关学科的联系,从课程内容到实施途径向生活开放,以引导师生开发、利用各种语文课程资源,共同建设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教材编写的思路

一年级上册注意搞好幼小衔接,做到平稳过渡。汉语拼音部分降低教学要求,结合学习拼音,认识少量汉字,进行最初步的语言训练。识字的编排,采取根据汉字特点归类识字和随课文分散识字等多种方法,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的识字、写字策略。教材以识字、写字为重点,兼顾阅读和口语交际,使初入学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加大改革力度,围绕专题组织单元,以进一步整合每组教材的内容。每一组教材,首先是简短的“导语”,接下来是一课以韵语形式编写的识字课,再往下是四五篇课文,每组之后设“语文园地”,内有四个板块:“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每组教材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专题编排的,所有语文实践活动,都是环绕专题设计的。每组教材结构示意:

三年级上、下册继续采用围绕专题组织教材的做法。与前四册不同之处表现在:(1)识字,全部采取随课文识字的编排方法。(2)增设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穿插编排;为了加强本组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课文之后略读课文之前,用一段文字使二者形成一个整体,并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3)改进课后“思考·练习”的设计,加强“导学”的功能。(4)“语文园地”作了进一步改进。一是把“口语交际”和“习作”这两个板块提前,并作比较详细的提示,以体现这对两项训练的重视。二是扩充了内容,增加了“成语故事”“趣味语文”“宽带网”。这三方面内容与“展示台”交叉安排,使语文园地的内容更丰富,更有趣,更具人文内涵。(5)每册各有两组,结合专题编排了“综合性学习”,以全面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提出的课程目标。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内容与编排:围绕重点或专题组织教材内容,整合语文学习活动

例如,一年级上册开始部分,教学的重点是学好汉语拼音。教材围绕学习和巩固汉语拼音,在突出这一重点的同时,把学拼音、认少量汉字、发展语言有机结合起来。具体地说,每一课大多包括学拼音、识字学词和读儿歌三个部分。像汉语拼音第4课,汉语拼音是学习声母dtnl和单韵母相拼。除了安排认读声母和练习拼读音节,还安排了一幅情境图:小马驮着一袋米走在路上,米袋漏了,小兔赶过来告诉了小马。出现标注汉语拼音的词语“马、兔、大米、土地”。这几个词语既起到巩固拼音、引导识字(本课要求认识大、米、土、地、马五个字)的作用,又能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引发想象,发展语言。本课还安排了一首儿歌,朗朗上口,极富情趣,读一读,可以收到巩固拼音、陶冶情操的效果,甚至学生会在无意之中增识汉字。这样编排汉语拼音教材,既保证了学习拼音这一重点,又整合进认字、进步的阅读和口语表达,增加了趣味性,使儿童一入学就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围绕专题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体现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合。各个单元之间,体现了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的整体推进,语文能力的螺旋上升。这样编排,符合《语文课程标准》“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专题是“温暖的家”。在简短“导语”之后,编排了一课新三字经形式的识字课,既识了字,又使学生懂得了“尊长辈,敬父母”“长辈错,要提醒”等道理。接着,编排了《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第四篇课文,使学生感受家的温暖,懂得关爱家人。在“语文园地”里,编进了一首体现家庭生活温馨、幸福的小诗《鞋》。口语交际引导学生讨论:要是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做家务事该怎么办?就这样,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语文活动以及学习做家务事、懂得关爱他人等实践活动,统统整合进“温暖的家”这个专题里。

对此,审查意见写道:“以专题组织单元,贴近儿童生活,又蕴含教育价值,且较好地体现了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之间的联系。”

三年级上下册,在整合教材内容上又有新的发展,特别是在每册安排“综合性学习”的那两个单元中。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在这个单元里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结合课文的学习,先是提出“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要求;在本单元学习之中,对综合性学习进行提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为展示、交流做好准备;之后,利用“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凭借“展示台”,引导学生用展示搜集到的实物资料、动手操作(如,写春联、做风筝)以及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交流各自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习中,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阅读、口语交际,调查、了解、搜集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既培养了语文能力,又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审查意见中对此予以肯定:“每组教材能围绕专题合理有序地组织内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使语文各项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能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二)识字、写字: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识字和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何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采取儿童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加快认字速度,提高写字质量,以便使小学生尽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的阶段,这是我们在实验教材中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识字写字教学的精神,实验教材主要做了三方面的改进。

1. 一、二年级教材努力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的识字写字的主张。

一年级安排认识950个常用字,写其中的350个。二年级认识850个常用字,写650个。一、二年级总共要求认识18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1000个,要求认识的字,大体按照由出现频率高到出现频率低来编排。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400个字,都是高频字,可以覆盖日常阅读书报用字的50%。学生认识前四册安排的1800个字,可以覆盖书报杂志用字的90%以上。届时,学生已初步学会了查字典。这就是说,到二年级,学生阅读书报已基本上没有文字障碍了。与以往教材相比,实验本将认字速度差不多提早了一年。这对于提高儿童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力,对于日后的学习和一生的发展,都有非同小可的意义。教材中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即在课文中认识,换个地方、换个语言环境还认识,大体知道意思。不要求具体分析字形,不要求书写,这些任务留待安排书写时完成。这就使认字的任务变得单纯,降低了要求,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教材中要求写的字,体现写字的规律,按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到合体顺序来编排。一年级上册只要求写100个字,每课一般3个,最多4个。全册很少写合体字。第一课学写“一、二、三”3个字,主要练习横画。第二课学写“十、木、乔”3个字,主要练习竖、撇、捺。这样编排,量少易写,受到师生的欢迎,既能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又能提高写字的质量,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

审查委员认为,“识字量适当,多认少写,既有利于提高阅读能力,又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教材重视写字教学。”

2. 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采取多种形式识字。

博采众长,采取多种形式识字,是人教版低年级教材历来的做法。这次编写课标实验教材,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了发展。识字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归类识字。安排在一年级上册。主要是利用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归类识象形字或会意字。此外,还编排了按事物归类看图识字,如,认识蔬菜、日用品、体育活动名称,从中识字。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初步建立词的概念。

韵语识字。安排在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这些识字课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主要有由成语或词组组成的韵语、新编三字经、儿歌、对子歌、拍手歌、反义词歌、数量词歌、谜语、谚语等。如,一年级下册《识字1》:“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描绘出生机盎然的美丽图画。学生从中既识了字、学了词,又培养了想画面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如,一年级下册《识字4》:“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凭借这首节奏感很强的儿歌,学生认识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等表示小动物名称的词,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标音、形旁表义的特点,还悟到了“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一句式的表达方法。再如,二年级上册《识字2》:“练书法 画图画 下象棋/弹钢琴 拉二胡 唱京戏/栽花草 喂鸽子 养金鱼/做航模 学电脑 观天气”都是动宾结构的短语。学生在识字学词的同时,受到动词和名词应合理搭配的训练。此外,像新三字经、对子歌、反义词歌、数量词歌、谜语、谚语等形式的识字课,课课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体现了识字学词、了解语言形式、陶情冶性、受到文化熏陶的统一。

审查委员称赞“识字部分编排有新意。精心选择,精心编排,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一方面为学生识字提供了语境,使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另一方面,加强了字词句的综合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也利于积累语言”。

随课文识字。这是主要的识字形式,特别是在二年级下册及其以后各册,更是最主要的识字途径。随课文识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

结合“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认字。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每个“语文园地”中设“我的发现”这一栏目。一下、二上两册,主要引导学生陆续发现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安排认识少量汉字(只认不写)。这样做,既能增识一些常用字,又渗透了只要留意,处处可以识字的理念。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在引导学生发现用“加偏旁”的方法识字的同时,从罗列的 中,认识“评、访、挤”这三个字;在引导学生发现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的同时,从罗列的中,认识“邮、轿、钱”三个字。如,语文园地四,在归类复习一串串带有“月”“足”“目”的字之后,由带有“扌”的熟字“捕、摇、挤、搬”,引出生字“擦、抄、拾、摔、拨、拦、摸”,使学生既认了七个带“扌”的字,又发现了上述各组字的偏旁均能表义,对形声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又如,语文园地五,在“我的发现”中编排了。不言而喻,是在引导学生利用反义的特点识“矮、瘦、暗、丑、闲、旧”这六个字。再如,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编写了韵文:“千口舌,舌甘甜。土里埋,木帛棉。人门闪,马门闯。心入门,闷得慌。合手拿,分手掰。人失足,跌下台。”利用汉字会意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甘、埋、闯、掰、跌”五个字,体会到可以用“两义合一”的方法,了解字义,增识汉字。

3. 认字采取两条腿走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一条腿是课内教师指导识教科书中要求识的字,另一条腿是课外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人教版低年级实验教材,贯穿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的思想;在教材的“语文园地”里,系统体现对自主识字和展示自主识字成果的提示和引导。如一年级下册,在“语文园地”一至七中,分别引导学生认班上同学姓氏字,认电视屏幕上的字,认食品商标,认招牌路牌,认其他学科教材中的字,认课外书上的字,交流课外认的字等等。学生如果是识字的有心人,所认的字一定会突破教科书规定的识字量。

(三)课文编选: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贴近儿童生活

一至三年级的六册教科书,大幅度更新课文,新编选的课文超过课文总数的二分之一。所选课文力求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反映当代儿童生活。其中,有反映领袖事迹的《邓小平爷爷植树》《我不能失信》(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有歌颂祖国新貌和科技成就的《画家乡》《北京亮起来了》《东方之珠》《太空生活趣事多》《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有反映现代儿童生活,表现现代儿童自强自立、尊重与关爱他人、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的课文《自己去吧》《平平搭积木》《借生日》《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称赞》《从现在开始》《窗前的气球》《我不是最弱小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检阅》《掌声》《给予树》《好汉查理》《我为你骄傲》;有提倡保护环境,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课文《爸爸和小树》《小熊住山洞》《两只鸟蛋》《松鼠和松果》《美丽的小路》《失物招领》《清澈的湖水》《浅水洼里的小鱼》《父亲和鸟》《燕子专列》《路边的橡树》;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和几十首古诗词;有歌颂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一面五星红旗》《卖木雕的少年》;有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课文《地球爷爷的手》《最大的“书”》《恐龙的灭绝》《活化石》《奇怪的大石头》《月球之谜》《果园机器人》;还有启发想象、鼓励创造的课文《四个太阳》《邮票齿孔的故事》《画风》《充气雨衣》《一次有趣的观察》《爱迪生救妈妈》《矛和盾的集合》《想别人没想到的》……这些课文既富有时代气息和人文内涵,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又体裁风格多样,有童话、故事、神话、寓言、散文、诗歌等等;且难易适度,语言规范、生动,可读性强。

在内容的编选上,教材还十分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除了编选一定数量的课文介绍中华文化以外,还在“语文园地”中,系统地编进了古诗词、成语、名言警句、三字经、对子歌、节气歌、谚语、春联、歇后语以及成语故事等。通过上述内容,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隽永、优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自觉地学习、了解祖国的语言、文化,不断增加语言、文化的积淀。

审查意见对选文是这样评价的:“课文文质兼美,较有典范性,语感鲜明,有利于启迪智慧,激发想象。”“选文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一是思想内涵比较全面,蕴含丰富的情感因素。二是题材广泛,有利于学生认识大千世界。三是体裁多样,增强了趣味性、可读性和感染力。选文还富有童心童趣,与当代儿童生活紧密联系,充分考虑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

(四)呈现方式:富有新意和亲和力,导学特色突出

1. 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和练习的内容。

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思考练习题还是语文园地;也无论是提出学习任务,启发读书思考还是引导发现、交流、展示,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的,十分亲切、自然。如,一年级上册在课后练习和拼音复习及语文园地中,设计了大量的“我会读”“我会认”“我会说”“我会写”“我会连”“我会填”“我会猜”“我会讲”等图标,学生看了这样的图标,就有了自信,有了跃跃欲试的劲头。每个单元前面的导语,主要是点明学习专题,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专题的学习。由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话虽少,却很有感召力。如,一年级下册第一组的导语:“春天来了!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以往,在课后练习中,最常见的就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这样的板着面孔布置任务的题目。在三年级上、下册,由板着面孔变为面带微笑,由硬性布置变为主动实践,常见的是“这篇课文真有感情,我要多读几遍。”“这篇课文语言真美,我要背下来。”“我要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下来。”提出问题、引导实践也是用学习伙伴的口吻。如,在《春雨的色彩》一课之后用“吐泡泡”的形式启发提问:“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在《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引导学生:“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也去植树吧!”这样设计,既灵活,又实用,对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投身实践,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对此,审查意见是这样评价的:“教材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和练习的内容,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

2. 强化导学的功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引导、指导学生学习上,这套教材有比较系统的设计。如,借助单元前“导语”来导向;凭借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的“泡泡”导思;利用课后的题目导学、导练;凭借语文园地引导发现,鼓励展示课内外语文学习成果。

(1)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加强导学、导思、导练。

一方面,改进课文的编排,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课文之后,根据需要,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如,三年级下册在《亡羊补牢》的课题旁边作这样的提示:“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我知道‘亡’和‘牢’的意思。”同一册《检阅》一课,在描写残疾男孩博莱克接受检阅,走过检阅台的一段文字旁边,作了“我能体会博莱克当时的心情”的提示。二年级下册在《小鹿的玫瑰花》一课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呢?”

另一方面,所提的问题除了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还有引导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了解文章写法的。如,“这一段里描写动作的词用得真好!”“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我发现课文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此外,还有的问题旨在联系实际、进行拓展的。如,在《数星星的孩子》一课之后,作如下引导:“今天晚上,我就去观察北斗七星和北极星。”联系《矛和盾的集合》一课中“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作这样的拓展:“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

再一方面,用举例的方式提倡和引导同学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如,一年级下册,在《美丽的小路》一课之后,设计了三个学习伙伴之间的对话。伙伴一:“我们周围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呢?”伙伴二:“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伙伴三:“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如,三年级上册,在《灰雀》一课之后设计这样一道题:“我发现列宁非常喜欢灰雀,你发现了什么?我们都来说一说。”既倡导合作、交流,又鼓励发表个人见解。又如,三年级下册《检阅》一课有一题这样设计:“我有一些问题想和大家讨论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课后此类举例性、开放性的思考题明显增多,由编者统一提出的问题明显减少,以体现对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尊重和对同学之间讨论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提倡。

在审查意见中对体现导学给予较高的评价:“教材在导学上有特色。其一导学内容丰富:有引导读书思考的,有引导动手实践的;有引导单项训练的,有引导综合运用的;还有引导向课外延伸。其二形式多样:有的在课前引导,有的在课中引导,有的在课后引导。尤其课文中的导学设计有新意。”

(2)在语文园地中,注重引导发现,给学生不断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成就感,同时逐渐学会学习。

一是利用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这一栏目,不断引导发现,发现识字方法,发现词句、标点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开始,引导学生发现汉字形声、会意等特点,利用加、减、换偏旁(部件)等方法识字;接着,引导发现字词多音、多义、反义、褒贬义以及词的不同结构方式等;还有标点符号的用法等等。例如,给出“奶牛—牛奶 水池—池水 图画—画图 牙刷—刷牙”等词语,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引导发现:“这些词语真有意思。每组两个词语的字相同,可是……”又如,给出“舍近求远异口同声积少成多里应外合”等词语,让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又如,给三个句子:“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陈琳是满族。”“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引导:“三个句子中的“回”字,意思……”再如,给出句子: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然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引导:“我发现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学生自己不断有所发现,不仅有一种成就感,越学越爱学;而且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规律印象深刻,易于自觉运用于今后的语文学习之中,越学越会学。

二是“语文园地”中设“展示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语文学习成果的机会。如,交流课外识字成果,展示查字典的能力,交流搜集的谜语、谚语、春联,办墙报、手抄报,开故事会、诗歌朗诵会、学习成果汇报会。“展示台”既为学生提供一个不断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又是一种提倡和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审查委员认为,“语文园地从名称到内容,彰显特色。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励儿童进行语文实践活动。‘我的发现’能激发学生发现汉字、汉语的特点,主动探究规律,‘展示台’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学语文、用语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成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3)加强同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教材中从以下几方面有所体现:①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读了《地球爷爷的手》,举出别的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读了《我是什么》,说出在生活中看到的水在变的实例。读了《浅水洼里的小鱼》,说说看到小动物受伤了会怎么做。②口语交际的话题,搭起了联系生活实际的桥梁。如,“秋游的打算”“我们身边的垃圾”“帮助残疾人”“班里改选干部,选不选自己”“春天里的发现”“劝说践踏草坪或浪费用水的人”“有陌生人敲门该怎么办”。诸如此类的话题,从生活中来,学生有话可说,通过口语交际,既提高了口头表达和交流应对的能力,又提高了处理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③联系生活,展开读写。如,联系所读课文开展课外阅读,到图书馆看书。联系本单元专题,记日记,写春天里的发现,写家乡的景色、物产,期末写一学期的学习收获。④联系专题,开展活动。如,了解家乡,做小制作,办墙报、手抄报,开故事会,办展览。⑤安排综合性学习的单元,引导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三年级下册“亲情友情”单元,在口语交际中让学生讲讲父母对自己的爱以及自己应该怎样爱他们;在习作中让学生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或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感人的事;在展示台中以给母亲做贺卡、和爸爸一起做航模、为“全家福”题小诗为例,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在这次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将开展回报父母的爱的活动贯穿始终。这样,把爱的教育和读、说、写等语文实践,和各种活动结合起来,有利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

(五)教材设计:体现开放性,注重广泛适用性

在识字的设计上,贯穿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不断展示交流自主识字成果的思想。在阅读的设计上,一年级上、下册编排连环画性质的课文,引导学生借助图画阅读,鼓励学生遇到少量不认识的字猜读,尽早享受阅读的快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在每册之后编排若干篇选读课文,供师生灵活运用。此外,联系课文,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包括书籍文章,“我知道”“宽带网”中提供的资料,并鼓励学生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在练习设计上,编排少量选作题,提出一些活动建议,供学有余力的学校、师生参考。语文园地的设计,则为师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创造的空间。人教版教材,瞄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时,在设计时承认差异,关注不同程度学生和不同地区学生的不同需求,体现了普遍达标、因材施教、开发潜能、促进发展的编写意图。对此,审查意见予以充分肯定。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以语文教科书为基础,人教版还配套研制了教师教学用书、教学挂图、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以及同步阅读、同步练习等。配套齐全,方便教学,这也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优势的一个方面。

真诚希望老师们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创造教学经验,希望老师们对教材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今后修订时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关推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一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简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二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一年级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说明 二年级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九年级上册目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说明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说明 一年级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评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评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的新特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的新特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说明·第三单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的新特点 二年级教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测评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期末测评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说明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说明·第一单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评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评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评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期末测评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评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测评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评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说明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下册》审查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说明·第五单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说明·第四单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说明·第六单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说明·第二单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说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单元说明第一单元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下册、五年级上册的审查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汉语拼音部分教学质量测评意见 本文【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介绍】所属专题栏目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新教材述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入学教育》教案 一年级教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入学教育》教案 对人教版小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评价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一册《家》教学所得 本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第五册《风筝》板书设计】所属专题栏目是【】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识字 国家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科教研课题 《问银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一课时 《问银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一课时 现代语文教育的三维建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一种解读》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第一册《家》教学所得 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3》教学设计 一年级教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汉语拼音1 aoe》教案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3》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汉语拼音1 aoe》教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汉语拼音1 aoe》教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汉语拼音1 aoe》教案 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的审查意见 一年级教案: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3》教学设计 本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入学教育》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编写说明 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分析与思考 ──从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谈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4(必修)》编写说明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必修)》编写说明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3(必修)》编写说明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编写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与“大语文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思考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卷: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一册复习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简介 90年代日本义务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