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情感体验,奏响语文课优美的旋律

小编: :admin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情感体验从心理学角度定义为:通过人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而达到一种情感认知。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往往给他人带来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来说,情感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它直接影响着学习动机、兴趣和效果。当代心理学家罗杰斯先生十分重视情感因素,他认为“学习本身就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赞可夫也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创造条件,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为语文课奏响优美的旋律。

一、创设情景,唤起体验动力

我们所学的课本上的许多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蕴蓄着他们丰盈的思想与情致。《秋天的雨》的美丽多彩;《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望天门山》的豪迈壮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浓浓思乡情;《掌声》中爱的伟大;《给予树》的善良、仁爱……语文课,应当抓住这些语言材料,创设作品情景,唤起学生情感体验的动力。心理学表明:情感是对认知对象的态度的体验,它取决于认知对象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它总是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作者通过文字传递的情感,这就必须重视情景的衔接,以满足学生主体的需要。情景的衔接是指教师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知的教学情景,以唤醒知觉表象,从而过渡到对认识对象的体验上。如在教学《秋天的雨》时,教师先出示秋天的画面学生欣赏,然后问:“看了这些美丽的画面,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吗?”“谁还能用一首诗来抒发自己对秋天的赞美?” 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唤醒了已知经验,带着对秋天的感受走进了课文。这里,教师正是借助情景的衔接,使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体验上,从而生发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情感波澜。“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儿童的情绪在教师所创设情景的暗示作用下被唤起后,又易于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文本中的人、物、事件或景物上……情境教育正是利用儿童心理上的这一最可贵特点,以情感为纽带,把儿童内心的情感移入所认知的与文本相关的对象上,从而加深儿童对文本内容的情感体验”(李吉林语)。其实,我们所创设的情景就是一个情感的“心理场”,根据“场论”,儿童进入这个“心理场”就会无意识地、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向着教育目标一个正的诱发力。

二、设身处地,拥抱体验感受

在阅读教学中,角色转换是激活学生积累,激发学生体验,增强学生感受的重要前提。由于学生阅历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加之有些课文远离学生生活,学生在阅读中难以走进文本,进入语言情境,因而难以真切感受、体验文本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唤醒学生的情感与经验积累。《掌声》教学中,我一次又一次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你就是英子,你心里怎么想?”“此时此刻,你就是英子身边鼓掌的同学,你为什么鼓掌?你想用掌声对英子说些什么?”“你为什么流泪?” 引领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进入角色,走进文本,全身心地拥抱语言,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体验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在《秋天的雨》中,我让学生扮演文中小动物与秋雨进行对话,进行角色表演,由于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扮演角色,课文中的角色不再是在书本上,而就是自己或自己班集体中的同学,这时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很自然地唤醒了学生内心的情感,进入文本所描述的情感舞台,全身心地拥抱体验感受。

三、渲染情境,拔动体验琴弦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学艺术首先是说话的艺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展示课文画面,以准确传递情感,渲染情境,拨动学生的情感琴弦,引发他们涌动的情思,引领他们走进文本。《掌声》教学中,我有这样一段语言描绘:“真是掌声无言胜有言啊!这掌声里有你们的鼓励、关心和爱心,这不是普通的掌声!孩子们,让我们再次读读课文,再次体验这充满爱心的掌声!”通过这种充溢着激情的语言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很快融入作品所描绘的世界中,一任思想感情的野马与其一同驰骋,因而也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感情冲撞力。教师语言描绘,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性作用,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并且教师的感情色彩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学生因感官的兴奋,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感,促进自己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在课文结尾,我又用音乐渲染情境,播放一曲《爱的奉献》,创设浓烈的“情感场”,从而再次唤起学生对爱的真切体验,借用音乐微妙的语言,把学生带到充满爱的意境中,拨动学生情感体验的琴弦,引领他们全身心进入文本情境。

四、诵读涵咏,深化体验感受

诵读,是激活、唤起感受体验的根本方法,一次次的诵读,就是一次次地拥抱课文语言,就是一次次地感受内容、进入情境、体验情感的过程。学生在抑扬顿挫的语调、舒缓疾徐的节奏、色彩斑斓的景象中体验语言文字之美,体验语言文字所表达的生活之美,通过耳醉其音,目醉其景,心醉其情,对课文所表达的情、物、事才能有真实的感受、切实的体验。心入其境的涵咏,学生凭借文本内容,振动想象的翅膀,产生了丰富的内心视像。这种以内心视像为支撑的涵咏极有利于内心体验的丰厚和深化,陶冶学生的情操。《掌声》中,我引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诵读文中二次掌声,通过读出韵味,咏出情味,真正地体验作者对爱的赞叹,更好地开掘深化情感的体验。只有引导学生在不断入情的诵读中才能深切地感受、体验文中蕴含的深沉情感。

如果说阅读是语文课的生命,情感体验就是语文课的灵魂,情感体验会让语文更加多姿多彩、光芒四射。让语文课多一些情感吧!引导学生多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解读、感悟那一篇篇充盈着作家丰富情感的文章。己心之悟,最是至深。或许这才是培养学生具有真正自学能力之根本途径。在世纪之交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让语文课堂成为激荡、抒唱学生情感的海洋吧!

    相关推荐

    奏响语文课的情感交响曲 永恒的旋律:故土情结——“月是故乡明”课外情感体验拓展 让美读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体验——情感——生命 体验——情感——生命 谈教学的情感体验 《大堰河──我的保姆》节奏和旋律 以读感悟 体验情感 审美情感和体验在散文教学中的渗透 体验情感 渗透主题 体验情感 习得方法 阅读的情感体验要求“真” 让优美的旋律淌进学生的心田──《月光曲》一文教学谈 使优美的旋律淌进学生的心田──《月光曲》一文教学谈 研讨《长城》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研讨《长城》教学中的情感体验 小学音乐情感体验六法 以人物为中心 体验情感 求实——课外阅读的主旋律 感知——感悟——体验 《月亮湾》教材解读: 美的课文,美的体验 体验、情感、生命──《桥》教学案例 感知——感悟——体验 一堂重视情感体验的阅读课--听《雪儿》一课教学有感 语文学习与审美体验 注重体验升华情感──《我的信念》课例及评析 注重体验升华情感──《我的信念》课例及评析 生与死的交响重奏 情感体验 个性飞扬──对《穷人》教学片断的感悟 情感体验 个性飞扬——对《穷人》教学片断的感悟 唱一曲深沉恋歌,感受诗韵之旋律 激活情感体验 实现情感迁移——《陈毅探母》第二课时教学谈 感悟体验 情感共鸣──《山雨》教学实录赏析 探究、体验、感悟 抓住情感体验,教《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探究、体验、感悟 洗出来的爱——浅谈体验教育中的情感内化 《大江保卫战》说课稿-让学生经历情感体验 论王维诗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之融合_语文论文 语文教学过程是情感的体验过程──《去年的树》教学案例 语文教学过程是情感的体验过程──《去年的树》教学案例 语文教学中的语情感悟和情境优化_语文论文 《画风》情境体验设计 入情入境 多元体验 移情体验,引发想象 新课改下的语文审美教育──从《再塑生命》一文中体验美、创造美 《画风》情境体验设计 入情入境,感悟美文──《白杨》一课的情景创设 细读体验,升华情感——《丑小鸭》教学设计 细读体验,升华情感:《丑小鸭》教学设计 美的协奏曲 入情入境,感悟美文──《白杨》一课的情景创设 读中感悟 真情体验评刘瑾上《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 《出师表》中的情感美 媒体辅助 转换角色 体验情感——《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设计 媒体辅助 转换角色 体验情感——《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设计 媒体辅助 转换角色 体验情感——《再见了,亲人》一课教学设计 情感叩响孩子的心门—《秋天的怀念》课后反思 在情境中体验中学习 读中感悟 读中体验 体验情感与生命──《桥》新课程公开课第二轮教学反思 阅读的主体间对话和陌生感体验 《狐假虎威》教学反思:体验角色,深化情感 体验语文新课程(系列) 《难忘的泼水节》:体验真情评价 奏响一曲动人的田园牧歌 体验语文新课程(系列) 让语文课堂充满体验 人教课标版:画风情境体验设计 小学语文六年级复习课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阅读的情感体验要求“真”——《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感受美 《诗两首》课文鉴赏──感人至深的亲情美 创设情境感受美 思乡的旋律——《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体验和感悟教学例谈 体验读中感悟-《可贵的沉默》说课设计 注重情感体验,营造生本课堂──《影子》教学案例及反思 美伊战争的影响 品读中体验 整合中悟情 创设情境感受美 景、情、理一体,探寻美的真谛 让情感给知识伴奏——《孔子游春》教学感言 快乐体验快乐作文——活动体验型作文教学的感受 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中体验 实践中感悟 《美丽的小路》整体阅读感知 体验、感悟──《匆匆》教学反思 阅读中体验 实践中感悟 品读感悟 落实重点 体验情感──《少年闰土》教学重难点突破 凄美的孤独──《雨巷》的情感特征 思乡的旋律──《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阅读的情感体验要求“真”──《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第二课时设计谈论文精品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情感体验及延伸阅读》的教学实录 品读感悟 落实重点 体验情感──《少年闰土》教学重难点突破 感受美 体会美 欣赏美——《春的消息》教学设计 感受美 体会美 欣赏美——《春的消息》教学设计 课文,整体感知的对象 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 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