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历史上关于对屈原评价问题的争议

小编: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深受广泛推崇的伟大作家。两千多年来,人们对屈原无端受到谗邪小人的中伤和昏庸的楚怀王的放逐深表同情。屈原在流放过程中,又目睹了楚国的危难和“民生之多艰”,因而,带着满腔的愤懑投汨罗江自杀。

刘向所编的《楚辞》中收入的《九辩》,王逸认为是屈原弟子宋玉“悯其师忠而放逐”之作。他还认为,宋玉怜屈原“忠而斥弃,愁满山泽,魂魄放失,厥命将落,故作《招魂》欲以复其精神,延其年寿”。宋玉甚至幻想怀王看到《招魂》之后,会觉悟起来召回屈原。请看这个宋玉岂不是古今少见的尊师典范?真不理解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何以要在话剧《屈原》剧本中把宋玉丑化为屈原的叛徒。至于《卜居》和《渔父》,我认为也是屈原的后学悼念屈原之作。

汉武帝是汉代第一个热爱屈原作品的皇帝。而所作赋达82篇之多的怀南王刘安,则是对《离骚》作了很高评价的第一位文学理论家。刘安称《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它体现了屈原“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可“与日月争光”。其后,司马迁为屈原作传,不仅照录了刘安的这些警句,还进一步把《离骚》和孔子删定《春秋》相提并论。他盛称前者“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是屈原伟大完满人格的写照。可见,司马迁乃是非常崇拜屈原的人。

但是,后汉的历史学家班固却不尽以司马迁对屈原之评赞为然。他对屈原及《离骚》的思想倾向是有褒有贬的,甚至是以贬为主的。班固批评时,有意避开了司马迁,而径直把矛头指向刘安。他指出,称屈原和《离骚》可“与日月争光”云云,“斯论似过其真”。班固的人生观是“全命避害,不受世患”。他以为屈原应像《诗·大雅》所谓的“‘即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他批评屈原不应“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他也不同意屈原把大量的神化传说融入作品中,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正,经义所在。但班固也并不否认屈原的作品“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空。”因此,他对屈原的评价是:“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

后汉的王逸则不满于班固这样的庸俗之见。他盛赞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如石砥,颜如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至于梁代的刘勰的《文心雕龙》,又概括王逸的观点,写了《辨骚》一章,除证明屈原作品有异于《风》、《雅》的四点以外,也有同乎经典的四事。

宋洪兴祖是继王逸之后整理、注释《楚辞》的又一著名学者。他曾得诸家善本,参校异同,成《楚辞补注》一书。洪氏对北齐颜之推所谓的“自古文人,常陷轻薄,屈原露才扬己,显暴君过”之说,甚为不满。他从儒家伦理观念出发驳之云:“屈原,楚同姓也。同姓无可去之义。”而孔子是提倡士“见危授命”的。因此,洪氏为屈原的自沉辩护说:“同姓兼恩与义,而屈原可以不死乎?”那么,屈原又为什么不离开楚国呢?洪氏以为,这是由于当时“楚无人焉,屈原如去国,则楚必从而亡”。因此他说:“屈原虽被放逐,又徘徊而不去楚,其意是生不得力争强谏,死犹冀其感。”(按:指楚王悟而改行)由此亦可见,屈原“虽死犹不死也”。

朱熹是我国哲学史上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古籍整理名家。他对《诗经》和《楚辞》的研究均有重要贡献。他为《楚辞》作的《集注》也足以媲美其《诗集传》。朱熹是一个有民族气节的政治家,他注《离骚》中“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云,此乃是屈原“托为此行,周流上下,而卒返于楚焉;亦仁之至,而义至尽也”。如此体会屈原眷恋楚国的思想情感,可谓深入了一层。

──节选自李振华译注的《楚辞》

    相关推荐

    关于口技的历史故事 关于新课程“课”的若干评价问题的思考 关于《长恨歌》主题的争议 关于(苏教版)小语国标本二年级下册评价问题的建议 鲁迅对于韩愈的评价 屈原原址与传说:关于神鱼的故事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评价(上) 关于中国语文教育史的分期问题 解读历史上真实的关羽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原创]关于语文教学的几个问题 关于《史记》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百次战争 对离骚的评价 《隆中对》历史背景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评价(下) 关于“早恋”问题 历史上的曹操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历代名家评《史记》 《争论的故事》听课评价 关于汉字的来历 历代名家评《史记》 关于作业布置与评价的几点思考 新语文课堂上的答问评价 历史上的北京城 对徒弟执教《剪枝的学问》一课优点与不足评价与建议 关于《儒林外史》 后人对李白的评价 屈 原 关于《祝福》中的几个问题 《离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评价 历史上的北京城 关于中学语文教材评价标准的探讨 关于中学语文教材评价标准的探讨 屈原 “鱼儿争上游”评价园地──学生学习评价园地简介 屈原 SOS的历史 关于杜鹃的漫议 历史文献中对罗布泊的记载 屈原的一生 关于反问句 关于读写听说的动机问题 关于轻声声调变化的问题 关于《社戏》的对联 关于《曹刿论战》的几个问题 关于读写听说的动机问题 关于“安塞腰鼓”的常见问题 革命历史文本:选文与教学的几个问题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活动评价 香港的历史 克隆的历史 关于《海燕》译文的一些问题 关于给学生作文写好评语的建议 关于原子弹 菊花的历史 即时评价对学生的发展 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几个问题 关于“黄澄澄”一词的读音问题 关于语文选修课的几个问题 王安忆:关于史铁生 关于对《我多想去看看》一课点评 对荆轲刺秦王的不同评价 维也纳的历史 《屈原》教案 屈原列传 历史上的重大航天灾难 论莎士比亚──关于怎样评价文艺复兴的巨人 中日历史考题比较 评郭沫若的《九歌》译注(屈原|离骚) 关于语文教学效率的两个问题 《争吵》问题探讨 《争吵》问题探讨 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问题 屈原列传 关于“绿树成阴”一词的用字问题 关于语文教学效率的两个问题 关于“绿树成阴”一词的用字问题 关于把语文课“教活”问题的思考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 关于“课程教学”的对话 屈原列传 屈原(节选) 福州市2012年中考历史试题权威点评 必修二:专题三:历史的回声 关于议论性散文 《史记》关于《烛之武退秦师》的有关记载 关于“小学生语文学业赏识性评价研究”的初探 安塞腰鼓的历史 关于《孔雀东南飞》中“相”的词性问题 关于《鱼我所欲也》的两个问题商榷 关于“新语文教育”的若干重大问题 关于高中新课标阅读问题的访谈 屈原与楚辞 对《山村》一课课堂评价的反思 对联的来历 关于变奏曲的教学建议 关于柳宗元诗文主旨的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