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练习题>课后练习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小编: :admin

内容预览: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一、文学常识

l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l“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

l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他与孔子合称“孔孟”,他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二、原文

舜发(1)于畎(2)亩(3)之中,傅说举(4)于版筑(5)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6),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7)。

故(8)天将降大任(9)于是(10)人也,必(11)先苦(12)其心(13)志(14),劳(15)其筋骨,饿(16)其体肤(17),空乏(18)其身,行拂(19)乱(20)其所为,所以(21)动(22)心忍(23)性,曾(24)益(25)其所不能。

人恒(26)过(27),然后(28)能改;困于(29)心,衡(30)于虑,而后作(31);征(32)于色,发(33)于声,而后喻(34)。入(35)则无法家(36)拂(37)士,出(38)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注释

(1) 发:被起用。(2) 畎:田间水沟。(3) 畎亩:田间。

(4) 举:被举用。(5) 版筑:筑墙时,两边用木板夹住,中间填土,用杵捣实。

筑:捣土用的杵。(6) 举于士:从狱中释放出来并被任用。士:狱官。

(7) 市:市场。(8) 故:所以。(9) 任:担子,责任。

(10) 是:这样。(11) 必:一定。(12) 苦:使……苦恼。

(13) 心:心意。(14) 志:志向。(15) 劳:使……劳累。

(16) 饿:使……忍饥挨饿。(17) 体肤:身体。(18) 空乏:穷困缺乏。

(19) 拂:违反,阻挠。(20) 乱:扰乱。(21) 所以:用这些来……

(22) 动:使……惊动,使……震撼。(23) 忍:使……坚忍。(24) 曾:通“增”,增加。

(25) 曾益:增加。(26) 恒:常常。(27) 过:过失。这里是犯错误的意思。

(28) 然后:这样以后。(29) 于:在。(30) 衡:通“横”,阻塞,不顺畅。

(31) 作:奋起。(32) 征:征验,表现。(33) 发:吐发。

(34) 喻:了解,明白。(35) 入:在里面,指国内。(36) 法家:有法度的世族大臣。

(37) 拂:辅弼,辅佐。(38) 出:在外面,指国外。

四、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这样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使他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穷困缺乏,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用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他身上原来所没有的才干。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常常灭亡。

这样就知道忧愁祸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五、字词、句式

1.字音、字形

畎(quǎn)亩 傅说(yuè) 胶鬲(gé) 孙叔敖(áo) 百里奚(xī) 筋(jīn)骨 行拂(fú)乱其所为 衡(héng) 拂(bì)士

2.通假字

①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② 衡于虑。衡:通“横”,阻塞,不顺畅。

③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弼,辅佐。

3.词类活用

① 使动用法

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饥饿。

空乏其身。空乏:使……穷困缺乏。

动心忍性。动:使……惊动。

② 名词用作形容词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国外。

4.一词多义

拂行拂乱其所为(违反,阻挠) 入则无法家拂士(辅弼,辅佐)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被起用) 发于声(表现)

5.特殊句式:困于心:状语后置,“于心困”。

六、理解性默写

全文的中心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课文第二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苦难磨练的道理。

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必先苦其心志;

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行拂乱其所为;

在生活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

课文中哪些语句反映了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课文第三段是承接第二段进一步阐述观点,其中“人恒过,然后能改”是承“行拂乱其所为”而言;“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承“苦其心志”而言;“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承“动心忍性”而言。

列举作者分析六位古人的事例后作出结论的过渡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论述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论述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由个人推论到国家,提出判断的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国家灭亡的原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七、简答题

1.概括全文主旨。

通过一些历史人物成长,必须经过艰苦磨难的事例,进一步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逆境对成才的作用,进而论述了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这两个问题,揭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

2.概括每段的段意。

第一、二段--举例论证,说明人才必须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主要论述了人处于逆境才能奋发向上,国无忧患就会遭受灭亡的道理。

第四段--突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本题的另一版本见下)

第一段--列举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

第二段--对所举事例加以概括,得出一个人成就大业都要经受肉体和精神上折磨的观点。

第三段--谈人论国,进一步阐述观点。

第四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4.第一段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列举了六个人物的事例。这些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都经历艰苦磨难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说明了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即逆境成才。

5.孟子从反面论证亡国的原因,但正面意思很清楚,这就是:

一个国君,要想把国家治理好,也要经受内外两方面的磨难。

6.孟子认为国家长久不衰的条件:内有法家拂士,外有敌国外患。

7.请写出有关鼓励人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名言警句:

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③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今天,社会安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我们来说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首先它提醒我们不要贪图安逸,要居安思危。其次,它激励着我们发愤图强,争取更大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发展到什么程度都要有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对于个人来说,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意味着在竞争中处于失败之地;对于国家而言,落后就要挨打。

......

    相关推荐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全文通透 中考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10年中考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初三语文文言课文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课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我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梳理 中考文言文复习:有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试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 初一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练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3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实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实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案例 八年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文教案范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精品教案2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导学案答案 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精彩片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精彩片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精彩片段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九年级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学案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三峡》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爱莲说》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陋室铭》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桃花源记》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醉翁亭记》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岳阳楼记》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曹刿论战》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小石潭记》 沪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2教时教案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解析:《马说》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初一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解析:《出师表》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记承天寺夜游》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学案(北师大七年级必修)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解析:《送东阳马生序》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全解析:《邹忌讽齐王纳谏》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解析:《论语》十六则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高效复习训练及答案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解析:《与朱元思书》 语文版2011中考课内重点文言文解析:《鱼我所欲也》 《孟子》两章教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初二语文家庭作业:生于忧患测试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核心考点解析:记叙文的重点 2011年中考语文考试要点解析 《寡人之于国也》重点难点解析 初一语文:人生寓言重点语句解析 中考语文“课内小说”考点精解 关于中考语文的主要考点 201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精选汇编:课内文言文阅读 《人生寓言》重点语句解析 关于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指南 苏教版语文必修三重难点解析全集 让学生乐于作文 安徽高考语文试题考点解析 《雨点》全文解析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各地中考文言文大全 沪教版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 2011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汇总(人教版) 关于语文中考改革的两点思考 2011届中考语文作文写作指导:工于记实善于写虚 中考文言文真题解析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歌之法重难点分析:触景生情,寓情于景 解析:敬畏之心与忧患意识 2011年中考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复习(16篇) 201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文言文译注及赏析(初中全六册) 初三语文综合知识重难点解析:文言文 《我的叔叔于勒》课文解析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要点解析 富安中学重点班2011年中考语文复习试题:说明文阅读 2010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2) 中考语文备考:关于标点符号试题 2010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考点解析与解题技巧(1) 中考作文语言失误解析 2017中考语文复习指导:文言文阅读要点解析 专家解析中考语文文言文词类 2011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文言文阅读(课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