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半个世纪以来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历史发展

小编: :admin

摘 要:我国自上个世纪50 年代以来,课程方案或教学计划对选修课程的关注可以分为四个阶段:60 年代初次提出,80 年代恢复尝试,90 年代实验探索,新世纪突破创新。在这一历程中,语文学科对选修课程的建设相当缓慢,语文教学大纲对选修课程的关注从90 年代才开始。在1996 年3 月颁布的新的课程方案中,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1996 年,根据国家教委《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编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相衔接,首次真正把语文选修课程纳入大纲的视野,具有突破性改革思路,对课程结构及其必修课、选修课作了明确的设计和规定;2003 年4 月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对语文选修课程的建设改革力度最大、创新含量最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历史

一、我国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发展的基本脉络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高中选修课程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发展的过程。较长时间内是必修课程一统天下,选修课程没有受到应得的重视。选修课程虽说是生境艰难,但它仍然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地发展着。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中,首次提出开设选修课程是在1963 年,教育部于1963 年7 月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 中把选修课程纳入其中,提出“各学校在保证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师资设备等条件,酌设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立体解析几何、制图、历史文选、逻辑等选修课,高中三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志愿和爱好任选1 门或2 门。”[1 ] ( P414) 1966 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对教育及其课程无疑是一场浩劫,连必修课程也践踏殆尽,选修课程更是无从谈起。“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77 年课程建设进入了拨乱反正、恢复重建时期。1981 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学计划,对课程结构进行了一定的改进调整,提出在高中阶段开设少量的选修课,高二、高三每周4 节。80 年代,我国课程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并向纵深改革。这项改革是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开始的。1986 年4 月,六届人大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颁布不久,国家教委着手编制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并于1986 年10 月公布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在这个计划中,初中阶段设置了选修课程。至此,选修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和课程结构中占有一席地位。

严格地说,真正对选修课程进行探讨和试验是在90 年代。就高中课程而言,从1989 年下半年开始,针对普通高中课程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开始对普通高中的课程进行调整。当年9 月,基础教育司拟订了调整设想,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广泛征求意见。经过研究修改后,于1990 年3 月正式印发了《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调整意见》。《意见》对80 年代以来高中课程作了较大变动。主要表现为赋予课程设置以较大的弹性。增加了选修课的时数,扩大了选修的范围。在高一、高二年级安排选修课,它的开设可根据学校的条件、学生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而定,可以另设新课程,也可以就必修课的某一门或几门开设加深加宽的选修课,还可以开设职业技术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高三主要安排分科性选修课,即在文科、理科、外语、艺术、体育、职业技术等方面有所侧重地选修。在达到各门必修课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还可适当减少高一高二年级的必修课时数,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时数。尤其是高三年级,必修课程的总课时有所减少,选修课程的时数有所增加。

为使高中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相衔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21 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教委于1993 年底正式开始研制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经过几年的调研和修订,1996 年3 月国家教委正式印发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在新的课程方案中,普通高中课程由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学科类课程分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3 种方式。其中,限定选修学科是学生在学习必修学科的基础上,侧重接受升学预备教育或接受就业预备教育所必需进一步学习的课程,设有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志愿、爱好和需要,在教师指导下选择修习。任意选修学科是为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展和加深知识、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能力而设置的。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志愿,从学校可能提供的任意选修学科中自主选择修习。1996 年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在课程结构改革方面有较大突破,突出表现为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在学科课程中对选修课程又有拓展,为选修课程建设提供了更宽广的空间和多样的方式。这一方案及其课程实验,成为走向新世纪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桥梁。

新世纪初,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对高中课程结构及课程设置进行了重大改革。这次改革在选修课程的设计和设置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首先,创造性地从“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来构建课程,“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其次,从课程实施与评价上对选修课程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提出从高一至高三“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高三下学期学生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获得一定学分”。二是要求“学校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三是要求“建立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等等。[2 ] ( P474~477) 新世纪《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第一次把选修课程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材的历史沿革 高速火车发展历史 高速火车发展历史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的历史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科举的发展历程 语文课“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试析高中语文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对高中语文开设选修课程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开设选修课程的思考 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程的特点及实施困难 高中语文《史记》选修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高中语文《史记》选修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相关学科的发展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下) 相关学科的发展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上) 半个多世纪前的“学堂和教师” 人类航天领域发展历程 课程标准初中语文教材编制的历史继承性 高中语文:《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教学设计 新世纪初期的语文课程改革 革命历史文本:选文与教学的几个问题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必修课选修课的思考 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大趋势_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变革、困惑与反思 1956年中学文学课程独立设科的历史意义 萧乾与曹禺:半个世纪的恩恩怨怨 世纪之交国外高中母语课程改革的背景简介 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选修课设置的思索 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三) 解读重阳节的发展史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四)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二)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五)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一) 先秦儒学的开展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桥梁发展史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及课程政策的历史变化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课的实践 我国大陆与台湾高中语文“文化类”选修课程的比较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课文原文 高中新课程的几个转变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及课程政策的历史变化 21世纪高中教育的理想──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 SOS的历史 20世纪的伟大发明 中学语文教材选文标准的发展趋势 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997 必修二:专题三:历史的回声 香港的历史 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高中语文任意选修课体系 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高中语文任意选修课体系 克隆的历史 语文新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开发计划案例 个人生活史与教师专业发展 语文新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 关于语文选修课的几个问题 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普通高中必修语文课程的教学实施(上) 《海洋——21世纪的希望》是从哪五个方面说明来说明未来海洋的开发。? 高中选修课的“三多”与“三少” 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模块的教学问题 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模块的教学问题 菊花的历史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艺术特色简析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教学设计之二 《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教学设计之一 回顾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历史 谈选修课时代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 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思路 以教师为本位的校本课程开发 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高中语文:《这个世界的音乐》课堂实录 课程文化:现代学校发展的新命题 高中语文必修课与选修课教学实施的若干问题 高中语文课的拓展艺术 管窥当前台湾语文课程发展 高中课标语文选修教材选用指导 杨修之死与中国历史潜规则 如何做好高中选修课的指导 维也纳的历史 历史上的曹操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施的若干问题 百年来的简帛发现与简帛学的发展_语文论文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武器事业发展纪实 穿越历史星空,走进语文课程4――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培训 实现飞天梦想的工具发展史 一种发展个性提高素养的语文学习模式 《史记》选修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历史文献中对罗布泊的记载 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 从统考历史存废看高考未来变革 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教案设计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