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语文课程整合浅议

小编: :admin

课程整合是当代课程设计领域的主要趋势之一,虽然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不同层面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探索,但实际上,人们对整合一词的理解仍处于见仁见智的讨论中:广义上的课程整合,不仅仅是一种组织课程内容的方法,还是一种课程设计的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学校教育理念;狭义上的课程整合则指一种特定的课程设计方法。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探讨语文课程的整合问题。

作为特定的课程设计模式,课程整合在学校教育实践中较为典型的体现是学科整合课程。学科整合课与分化,彰显知识、技能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及其价值。事实上,如果立足于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现实情况,单一学科内容的整合更适于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施。

一、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

新课程改革强调克服课程结构单一、课程类型单一的弊端,促进课程模式的多样化。在这个背景下,语文学科内的课程整合应超越固有的课程模式,赋予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以期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和教学实际情况的具体课程。

1.语文课程整合的可能性

建国初期,人才匮乏,绝大多数教师都不具备从教资格,中央政府为解决燃眉之急,实行了统一的课程管理:一个大纲,一套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师资培训课程采取了缺什么补什么的策略,因此养成了施教者过分信赖既定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的传统教学思维,缺乏结合学情进行个性化课程设计的意识,同时也降低了教师重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有效教学策略的能力。语文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固化为单一的模式,湮灭了学科自身特有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即使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个别不甘被格式化的优秀教师虽能的教改经验,进行一些切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改革,取得一些被众人认可的骄人成绩,但单一课程模式的局限,也使得这些教改实验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具语文学科特点的课程设计。学科内的课程整合要求打破原有的结构安排和分化设计,以特定的目标为中心重新组织课程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特定的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I)语文教师应能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依据某一学段的学习目标,以学生既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将教科书所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从而设计出教学操作层面上的具体语文课程内容。这类经过整合后的课程更加强调学习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强调根据不同的主题、概念和技能对学科内容进行系统的组织,强调关注不同主题、概念 和技能之间的联系。比如许多教师倡导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语文学科内课程整合的一种方式。

2.语文课程整合的维度

首先,学科教学目标的整合。以整合课《问君能有几多愁》为例,[2]该课是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诗词五首》一课的整合教学,教师没有按顺序地一首首解读赏析五首诗词,而是以诗中的愁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综合赏析五首诗词从不同角度抒写的不同作者、不同人 物心中之愁。教师将诗歌鉴赏能力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并掌握了一些诗歌鉴赏的策略和技巧,达成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目标。把诗词的教学目标通过对五首诗词的鉴赏统整在一起,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这正是对该单元进行整合教学的意义所在。

其次,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在《三个女人一台戏》的整合课例中,[3]教师以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为整合点,将《蒲柳人家》《我的叔叔于勒》《故乡》三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统整为一个学习内容,运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研讨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自主解答。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从三篇小说的原生价值中,创造性地挖掘出了文本所具有的潜在教学价值,很好地引入了学生的日常经验。这三篇小说本处于初中不同年级的教科书中,有两篇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教师的这次整合在新旧内容之间建立了联系,既复习了原来的内容,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的教学内容。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累积性的,因为在建构主义的学习中一切新的学习都是以决定学什么、学多少、怎样学的方式建立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的,或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以前的学习。〔4〕从这个角度而言,对新旧内容之间的整合尤为重要。此外,教学内容的整合不仅包括学科内容的整合,也包括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当代社会生活的整合,文本教材与网络资源、生活资源的整合,学科的传统内容与学科的新发现、新观点、新问题的整合等等。在这方面,不少教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许多教师把相关的影视资源或者流行文化的内容作为教学的内容纳入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的整合,一方面使得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不再是零碎知识的简单重复,真正实现了在己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也使课程内容有了更强的生活意义和现实性。

最后,是教学方式的整合。以诗歌教学为例,如果仅仅是学习一篇诗歌,那通过以诵读为主的学习方式,基本可以达到学习目的。而如果把若干单篇诗歌整合教学,或者把某位诗人的多篇诗歌进行整合,学生就需要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深入阅读,完成学习任务。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为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是紧密相连的,经过整合的课程也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整合的目的正是破除教师在原有的课程形态和模式下形成的教学惯性,达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实现方式的和谐统一。刊登于本期的《真正的英雄一一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合教学设 计》就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整合,传统的示范观摩课多是由一位教师执教一个完整的课程,而这节示范研究课吸取了微格教学及传统观摩教学的长处,由三位不同的老师分别承担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环节,充分凸显了执教老师的优势,也为观课教师留下了进一步思考的空间。

 

    相关推荐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 浅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改革 课程整合的途径与方式 浅议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综合运用浅议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综合运用 教师随笔 浅谈新课程的语文课 我与二期课改——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些感受 浅谈汉语拼音编写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拓宽视野 激活思维──浅谈自然环境课程资源的整合 浅谈汉语拼音编写的整合 浅谈汉语拼音编写的整合 课程整合中几种教学合作形式的研究 浅谈评议一节语文课 教学建议:整合资源上好课案例 浅谈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之浅见 信息技术+学科课程 整合出一条创新之路_语文论文 综合性学习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整合 浅议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语文新课程教学评价刍议 浅议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学习反思策略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的整合 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点异议 谈语文课程标准的综合性 浅谈网络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 浅谈新课程下的好课 三年级语文整合练习课教案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 王尚文:论语文课程的复合性 浅谈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 从“分离”走向“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理路的转型 浅议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_语文论文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技巧 整合问题 简化目标──《穷人》教学设计浅谈 整合问题 简化目标──《穷人》教学设计浅谈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的整合 教案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浅文深教的课程导向 浅议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 恐龙一课谈现代媒体与语文课的整合 浅谈语文思维过程的教学_语文论文 刍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多元整合,有效评价——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内容 由《恐龙》一课谈现代媒体与语文课的整合 浅议《范进中举》 浅议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时髦现象 浅谈小学语文精读课之低年级教学程序 浅谈小学语文精读课之中高级教学程序 口语交际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 世界综合课程视野中的语文学科(上)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 世界综合课程视野中的语文学科(下) 浅议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时髦”现象_语文论文 《梅花魂》整合课教学设计 在整合中超越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的教学 一堂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作文课 在整合中超越 也谈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浅谈《市场调查》课程教学设计 写作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 构建“和谐校园”浅议-语文论文推荐 浅谈新《课程标准》与识字教学 小说语言鉴赏角度浅议 评语文新课程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重点、难点浅析_语文论文 曹明海教授主持“语文课程文化”在线讨论整理稿 《晏子使楚》电教整合课反思 《老人与海鸥》学科整合课例 浅论农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小学录像作文教材浅议 浅议作文教学的定格训练_语文论文 浅议中学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_语文论文 浅谈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语文教学内容整合的专家引领 浅议生本内容的选择-小学语文论文 语文新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 语文新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 浅谈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淡小组合作学习生字_语文论文 看图写话教学浅议 感悟能力培养浅议 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构建隐性课程 浅说文言文修辞手法——“合叙” 小学六年级语文总复习方法浅议 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 互相渗透有机整合──浅谈小学一年级新教材汉语拼音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重点、难点浅析资料 浅探新课程标准下的生字词教学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建议——浅析《嘱咐》 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