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知从问中来

小编: :admin

知从问中来

[内容提要]

罗素曾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也是要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能够进行创新学习。根据布鲁纳“发现学习”的主张,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善问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善问既包含教师的问,又包含学生的问。

[关键词]

语文教学、善问、创新

罗素曾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语文学科也不例外,也是要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不唯书”、“不唯上”,能够进行创新学习。对小学生来说,创新不是发明了什么,创造了什么,而是在对获得的知识、信息进行重组的过程中求新、求异、求奇。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依靠教师的引导。采用什么方法引导呢?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就是不把现成的知识和结论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精心安排的问题和作业,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象科学家发现知识那样,亲自去发现“知识”和结论。故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善问是开启学生心智,实施创新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这里的善问既包含了教师的问,又包含了学生的问,通过教师和学生的问,使期待解决的问题在学生心中高悬,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创新意识和顽强的创新精神,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去思、去想、去说、去写,从而使问题得以创造性地解决。

教师的善问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著名四位教学专家德波诺曾经指出:“学校课本上的问题通常是封闭型的,也就是说,都有一个确定的已知答案,而且给出了所有必须的已知信息。”所以教师的善问应表现在大胆地、富于创造性地巧设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教师要冲破课后练习的樊笼,在课文结束时设计“爬山虎的脚和它的生命就什么关系?”这样既可对教材中用已有的信息进行重组,又可以挖掘出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教师的善问要讲求“五性”。

一、启发性

启发性,即教师设计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教学《司马光》一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司马光用砸破缸的方法救小朋友时,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积极状态,心里或许还想着司马光了不起,如果教师峰回路转地设计:“除砸缸外,是否还有既可救人又可留缸的方法呢?”这一问,将学生的思维又推向了一个高潮,让学生换个角度去思考,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

二、拓展性

拓展性,即教师设计问题要为学生拓展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美国著名创新思维学生迪伯诺指出:“四维的目的不在于正确,而在于有效。”教学要着意培养学生的正是这种“有效”思维,即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钻透教材的基础上围绕教材去设计问题,为学生拓展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去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父亲希望孩子象花生那样做一个外表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人后,可设计“父亲为什么不希望孩子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既好看,而又有用呢?”这样设问既可让学生对文中的信息进行重组,又可挖掘出平时头脑中积累的审美意识和道德评判标准,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此时学生往往能发表出一些新颖的、独到的见解。

三、想象性

想象性,即教师设计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象力概括着是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小学生是最富于想象的了,语文教师要根据教材,不失时机地设计一些能激发小学生展开想象翅膀的问题。如,教学《凡卡》一课可设计“凡卡甜美的希望实现了吗?”教学《狼和小羊》一课可设计“狼向小羊扑去,小羊被狼吃了吗?”教学《狐狸和乌鸦》可设计“乌鸦的肉被狐狸骗走了,乌鸦后悔吗?”这样设计问题,学生可根据课文中的信息以及平时头脑中所积累的表象,进行创造想象。设计这样的问题,目的不是求同,而是求新、求奇、求异,在这样一个驰骋想象的积极思维过程中,学生心智也就得到了开启。

四、趣味性

趣味性,即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巧妙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所以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富有趣味,情趣盎然。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可设计“为什么诸葛亮会比周瑜高明?”然后让学生讨论,最后将认识趋于一致,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在于“借”箭,而不是造箭。再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可设计“为什么田忌只调换马出场的顺序就能反败为胜呢?”“为什么齐威王却没想到调换马出场的顺序?”设计这种富有情趣的问题,往往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虽然有的学生表达的不是那么准确,可在这争先恐后地表达中,学生的心智得到了开启。

五、挑战性

挑战性,即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教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桂林山水》前,可设计:“在第一课中老师带领同学们游览了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今天谁能带领老师游览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呢?”然后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得,最后通过讲述由桂林山水的见闻来展示学生学习的结果。这种挑战性的设问效果往往比一板一眼地去引导要好得多。

创新性教学过程始发于问题,推进于问题,收获于问题。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性教学过程进行的前提。然而,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实施创教学还表现为学生善问。这就是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但是,由于“师道尊严”,“应试教育”长期禁锢着教师的思想,教师已习惯于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地位,学生已习惯于一味崇拜老师,对老师传授的知识抱着接受——再接受的心态。而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小学语文教师,必改变这种局面,大胆地把语文“面”扩出去,彻底改变教师牵着学生在,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使语文课堂变成一种真正“民主”的课堂。让学生在“民主”的课堂中“善问”。而要让学生善问,作为“导者”的教师还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一)创设一种学生敢问的教学氛围

要使学生敢问,就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创设这种关系,教师就必须善待学生,视学生为与自己平等合作的伙伴,处处关心学生,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给予学生慈母般的爱。特别是对于有缺点和失误的学生,不要粗暴地加以批评和指责,而要循循善诱,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课堂上尽量使用诸如“你还有什么需要帮助吗?”“你还有什么想问老师吗?”等这样一些尊重学生的语言,激发他们多思、善思。课后能与学生情同手足,打成一片。这样,一种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就随之产生。有了这种关系,师生之间的“墙垛”就会自然拆出,在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也就能毫不忌讳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感——敢问了。

(二)创设一种学生“善问”的教学情景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事实证明,疑问是思维的契机。为了让学生在咱们的前提下勇于发现问题——善问,老师还要为学生创设一些教学情景,使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可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景:“鸟的天堂指什么?”(大榕树)“几株大榕树?”(一株)让学生看投影屏幕读句子“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读完后启发学生:“有什么想问老师吗?”再如,学《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后,拿出一根在家中已经摆了好几日的葱让学生观看,然后问:“与文中‘第二天,禾苗全死了’对比,你想问老师什么问题”。这样创设情景,学生往往能提出一些高质量的问题,而面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勿须立即解决,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出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因素,巧设问题,并且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正如陆九渊所说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让善问去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一个个疑团被解开的过程中燃起学生思维火花,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心智,这样才能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

    相关推荐

    让学生从“被追问”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本色语文,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从文章中来到写作中去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勇气从何而来 食物从何处来 食物从何处来 “哥哥”从何而来 食物从何处来 食物从何处来 一声“我来”,让我从课改中惊醒 食物从何处来 食物从何处来 创造,从问题开始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影子》教学设计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影子》教学随笔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影子》教学设计 从“问答式”到“练习式” 《喂──出来》问题探究 《食物从何处来》教案 《大雁归来》问题探究 从带着问题读谈开去 从《小狗包弟》说开来 我们从迷茫与困惑中慢慢地走出来…… 学问不是评出来的 从《蒹葭》课例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 从《蒹葭》课例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 《喂──出来》知识延伸 《不懂就问》相关知识 从台湾飞回来的鸽子 从生活中学习语言,以文学来感悟生活 中考语文阅读同步训练:食物从何处来 中考语文辅导题:食物从何处来练习题 从学生疑问中引出拼音规则——教学 jqx 一得 把语文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不懂就要问》相关知识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影子教学后记教学实录 《大雁归来》知识延伸 从《最佳路径》一课谈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从学生疑问中引出拼音规则——教学jq x一得 《赤壁赋》的悲音从何而来 让孩子们从伤感中走出来──《灯光》教学实录 让孩子们从“假话作文”中走出来_语文论文 从《最佳路径》一课谈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一年级教案: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影子》教学设计 从知识填充到智慧储能 《小英雄雨来》相关知识 从学生疑问中引出拼音规则──教学j q x一得 读《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有感 《喂──出来》课文背景知识 他从火里跑出来教学案例 《喂──出来》课文背景知识 《小英雄雨来》相关知识 《小英雄雨来》重点问题探究 《小英雄雨来》重点问题解析 《大家都来提问题》教学设计 从《爱如茉莉》课文中提炼出来的关于爱的诗歌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从“座无隙地”中你知道什么? 问——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完整地理解“语文知识”问题 31 他从火里跑出来教学设计 《朱鹮飞回来了》相关知识 《朱鹮飞回来了》相关知识 《朱鹮飞回来了》相关知识 《朱鹮飞回来了》相关知识 《朱鹮飞回来了》相关知识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湘教版《水从哪里来》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问题探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问题探讨 《北京亮起来了》 重点问题探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问题探究 《大雁归来》课文背景知识 让真爱从课堂中流淌出来——《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问”中藏奸 “问”里传神_语文论文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教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问题探究 从创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课堂提问 从创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课堂提问 《从台湾飞回来的鸽子》教学设计 从学生疑问中引出拼音规则——教学jq x一得_语文论文 从“笑”中看《孔乙己》 《天上偷来的火种》相关知识 从台湾飞回来的鸽子 教学设计 《小英雄雨来》整体阅读感知 从《推敲》中学推敲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相关知识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广玉兰的? 从批改作文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从天上偷来的火种》 教案教学设计 从统考历史存废看高考未来变革 《未来我们怎样出行》相关知识 张中行:文言问题 《隆中对》问题探究 语文小知识:标点符号的来历 《北京亮起来了》整体阅读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