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让心灵在语言中穿行

小编: :admin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文章,其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阅读导语,导入新课

1.学生自由阅读单元导语,读后交流:这组课文我们要学习什么?我们可以怎样学习本组课文?

2.谈话导入:单元导语中说“一个人能够真诚地待人处事,总会得到大家的赞许和尊重”。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个关于真诚待人处事的故事。

3.指导读好课题。注意“中”的读音。解释“彩票”和“中彩”。

[设计意图:这是第二组课文学习的起始,从阅读导语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本组课文的专题和学习方法,为本组课文特别是这篇课文的阅读导向。解释“彩票”和“中彩”,为理解课文做必要的知识准备。]

二、通读课文,初步感受

1.学生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读的时候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和段落。

2.指名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流畅。

3.交流感受:说说读了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读读特别令人感动的句子。(课件出示: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成年以后,我领会到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分别引导女生、男生和全体学生齐读母亲的教诲。)

[设计意图:通读课文这一环节容易疏忽。我试图把通读课文和感知文意、感受文情相结合,使学生不是为了通读课文而通读。]

5.默读课文。要求学生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6.提出疑问。教师随机对学习情况做出评价,然后梳理共同性的问题。

7.预设:这些问题大多可以归结为“母亲教诲的含义是什么”和“父亲为什么要把汽车给库伯先生”这两个问题。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设计意图:读书自问题始。教学中不仅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质疑问难,还要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培养梳理问题的能力。]

三、研读课文,深入感受

1.面对极具诱惑的奔驰汽车,父亲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这个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获奖汽车是留下自己用,还是还给好友库伯。)

2.父亲能留下心爱的奔驰汽车吗?如果父亲选择留下汽车,有哪些理由?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理由一:生活拮据需要汽车。

语言材料: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

(1)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我们家生活穷困,缺钱?(“六口人”和“一人”的对比以及“全靠”可以看出父亲维持全家生计的压力特别大,“维持”表示我们家生活只能勉强继续下去。)

(2)指导朗读。带着父亲维持全家生计的压力特别大,我们家的生活勉强维持下去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理由二:父亲酷爱汽车。

语言材料: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1)怎样的“喜爱”称得上“梦寐以求”?

(2)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是父亲白天想、晚上想,甚至连做梦也想的呀。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理由三:儿子迫切希望留。

语言材料:课文中讲中奖了,我兴奋极了,父亲却不高兴。

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我为什么兴奋?当时我怎么想?)

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我会向母亲倾吐、诉说些什么呢?)

“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当时我是怎么想的?)

理由四:无人知晓可以留。

语言材料:母亲让我仔细……是打给库伯的。(第8自然段)

[设计意图: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引领学生在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穿行,了解父亲留下奔驰汽车也是有理由的,从而衬托出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3.正像同学们刚才谈的一样,已经领来的奖品──一辆奔驰汽车,生活拮据需要它,自己酷爱它,儿子支持留,无人知晓可以留,好友富有可以留……理由似乎很多,最后,奔驰汽车留下了吗?(还给了好友库伯。)

4.父亲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理由一:善良母亲支持还。

语言材料:

母亲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只要……一大笔财富。”(从母亲对生活的感恩和对子女的教诲两方面感受母亲的善良。)

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道德难题。”(想象母亲和父亲的交流,感受母亲的善良。)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从母亲巧妙的教育方式中感受母亲的善良。)

理由二:诚实本性使他还。

语言材料:母亲让我仔细……是打给库伯的。(第8自然段)

(1)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父亲的诚实?(“有淡淡的k字、留有淡淡的痕迹和听到他……是打给库伯的”感受父亲的诚实。)

(2)抓“擦”感受父亲的矛盾心理,感受父亲的诚信。

这个“k”是谁用橡皮擦过的?为什么父亲会去擦“k”字?擦掉“k”字父亲能心安理得吗?擦掉“k”字就是擦掉什么?(起码的道德、良心、诚信、志气、比金钱还贵重的财富……)

[设计意图:“擦”字的深究很有必要,可以引领学生走进父亲的矛盾心理,感受父亲做出选择的不易。一个人要做到诚信,必须做出选择,往往需要很大的勇气。]

5.理解“一个人只要……一大笔财富”和“是啊,中彩那天……最富有的时刻”的含义。

四、随文练笔,升华感受

1.练笔:我们忘不了这位善良纯朴的母亲,我们忘不了诚实守信的父亲。读了《中彩那天》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你一定有话想对这位父亲(或母亲)说。请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2.小结:让我们像文中的父亲和母亲一样,多一份诚实的品德,多一点守信的品质。拥有诚信,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富有;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灿烂。

[设计意图:水到渠成的随文练笔,提升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发展搭设了平台,也可以检测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不是得到了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不是有所发展。]

    相关推荐

    让心灵的声音在“读”中荡漾 让心灵在感动的天地中徜徉 放飞心灵,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自由飞翔 穿越心灵之河的女子 张中行:言为心声 让心灵长出翅膀 让心灵自由飞翔 让心灵的声音在读中荡漾 教案教学设计 语言:师生心灵之约 让语言和心灵沟通——《购买礼物》教学设计 让爱走进学生的心灵 在春姑娘的诗意心灵中徜徉 在春姑娘的诗意心灵中徜徉 让身体解放 给心灵松绑 让书香浸润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走进自己的心灵 让评价走进孩子的心灵 让文言文真正走入学生心灵深处论文精品 让自己的心灵为之而震憾 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心理疏导 让心灵开花──听《桥》一课后反思 让学生的语言和精神在实践中生成 《用心灵去倾听》中心思想 让语言和心灵沟通——《购买礼物》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让小学生在自言自语中表达真情实感 让心灵的底片曝光:谈作文选材 别让语文失掉灵魂 用行动医治心灵——《雪儿》教学思考 用行动医治心灵——《雪儿》教学思考 让习作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场所 让美在学生的心田流淌 播一颗美的种子在学生心灵 在时间的深度里穿行──我教《故都的秋》 在“秋姑娘”的诗意心灵里徜徉 一段心灵的求索 —— 让语文课堂流淌出诗意 …… 点评应该是用心灵解读心灵 在沙漠中心 心灵之桥 作文训练:在记叙中穿插议论 赏识,让我们走进孩子心灵论文精品 让绿色充盈心灵——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让文本贯穿语文课堂的始终 张中行:言之有物 网络教研:唤醒内在的心灵对话 张中行:文言问题 张中行:言教身教 张中行:言文距离 让激励性的语言滋润学生的心田 让绿色充盈心灵——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体会 让生命更美好──《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案例 让古诗这颗明星光照少年儿童的心灵 让心中充满爱 让学生感受爱 祖国在我心中 祖国在我心中 让生命更美好──《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案例 怎样让学生在语文中快乐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在文学欣赏中解放人的心灵——《项链》教学设计例说 在品读欣赏语言中滋生言语情趣 让文言文真正走入学生心灵深处──从《满井游记》初探文言文教学上的创新 让学生在探索中争鸣中学习语文 别让课文失掉灵魂 让心灵之花绽放美丽——《诚实与信任》教后记 让情感在课堂中飞舞 浅谈语言和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核心作用 让习作在对话中生成 让习作在对话中生成 《大自然的语言》中心意思 初中语文:《在沙漠中心》说课稿 《故乡》:心灵的诗 《在沙漠中心》学案 《在沙漠中心》赏析 心灵飘满阴霾:请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 温暖在课堂——《用心灵去倾听》教学案例 让情感在课堂中飞舞 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 《丝绸之路》读后感──“让书香美丽心灵”读书笔记 让学生阅读是语文的灵魂 李白诗歌中的心灵世界管窥 心灵飞翔的时刻 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 心灵的独白教案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能力 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中学语文:有效的阅读指导必直击心灵 让学生在广博的文化视野中思考──《短歌行》教学反思 让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真切的思想在孩子们的心灵里安营扎寨 《用心灵去倾听》重点词语 让“乌鸦”在诵读中“喝着水” 《寓言两则》课文中心 《心灵的独白》教案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谈 让学生感受文字的温度 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 ──《在家里》札记 《寓言两则》课文中心 让群“心”璀灿 让群“心”璀灿 在沙漠中心导学稿 祖国妈妈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