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扩展

黄休复《郝逢传》原文及翻译

小编: :qy

黄休复《郝逢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郝逢字致尧,成都人,幼好学,攻诗。性柔而惰,或谓其性懦,非能立事。常欲求乡荐,未竟。属盗起于境,资产略尽,迫寒馁而无忧叹。

咸平中,蜀掌兵者失律,兵乱为贼盗,杀守臣而据郡。自春徂秋,驱老幼以守城,或献谋于贼,令尽索郡中书生署职,俾立效。凡得数十辈,列兵而胁曰:“不从者即此诛戮,仍及其族。”皆震慑而从。逢前绐贼帅曰:“公所索儒士,某非儒,岂可徼禄?不能从命。”词气刚愤,不可屈抗。贼怒令引去,临刃复召者三,词皆如初。会解于贼,檟楚①而释之。既获免,遂匿于家。天兵至,逆党歼夷,或闻于郡守,将上其事而中止。逢亦不复言,居贫自若。

噫,当是时,有位者尚或苟命,而逢一士尔,能致命贼所,不陷非义。彼同禄衒势,私于身以媚时,得无愧乎!逢贫处晦迹,混于俗而人不甚知。噫!人名存诚岂易知乎?

逢居州里,皆以为怯懦,洎乱而能尔,始明其所履焉。是时无他虑也,去就而已。去为顺,就为逆,去难而就易,能为其所难,志以守正,是亦几乎智勇也。

夫忠烈节义,何时无之,然晦于无闻,在遇不遇尔。使越石父不遇晏子,则一拘囚尔;聂政非其姊,则无名暴夫尔。其遇,千金之重;不遇,鸿毛之微。然不可欲其遇而始为也,谓不遇而不为也。兰生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不以困穷而改节。苟有善,虽不我知,斯善矣,岂止蒙其庆乎?苟不善,虽不我知,斯恶矣,岂止罹其殃乎?

《易》曰:井渫②不食,为我心恻,王明③并受其福,又曰:“何校灭耳,凶。”其是之谓乎?若逢所履,虽曰:“未闻。”吾必谓之闻矣。故为声其实,亦得有所劝焉。

(选自宋·黄休复《茅亭客话》)

【注】①檟楚:用檟木荆条制成的刑具,用以鞭打。②井渫:井水洁净。③王明:到(那里去看看)就明白。王,通“往”,到。明,明白。

译文:

郝逢,字致尧,成都人。少年时就喜欢研究学问,特别注重研究诗歌创作。性情温柔而懒惰,有人认为他性情怯懦,不是一个能够建功立业的人。他常想请求州县举荐去应试进士,没有结果。恰遇到境内起了盗贼,郝逢资产尽失,他被饥饿寒冷所困却毫无忧虑和哀叹。

宋真宗咸平年间,四川带兵的统帅对部下约束不严,士兵作乱成为盗贼,杀掉防守大臣占据郡城。从春天到秋天,盗贼们驱赶老人和儿童为他们防守城池。有人向盗贼献计,下命令搜索城中的所有读书人,让他们署理官职,要他们立功效劳。一共搜得数十人,在他们面前陈列兵器威胁他们说:“不顺从的人立即在这里杀掉,并且还要株连你的家族。”这些读书人都因震惊害怕而服从了。郝逢上前骗盗贼统帅说:“您所要的是儒家人士,我不是儒家,哪里能够贪图这份俸禄?我不能顺从您的命令。”郝逢的用词语气刚正愤激,不能屈服。盗贼生气地命令把他拉出去杀了,刚要杀他又把他喊回来,重复多次,他的回答都同开始一样。恰巧遇上被盗贼解送,把他一顿鞭打之后盗贼就把他释放了。他被免除关押后就隐匿在家。朝廷的军队到来,叛逆的贼党被剿灭,有人把他在盗贼面前刚直不屈的事讲给郡守听,郡守准备把这事报告给皇帝但中途停了下来。郝逢也不再说什么,还是像以前一样过着贫困的生活。

唉,在那个时候,有地位的人有些尚且是在苟且地活着,何况郝逢只是一个有士人而已,他能够在盗贼那里不怕捐躯,不让自己沦落到不合道义的境地。那些与他处于一样命运却眩惑于威势的人却因吝惜自己的生命去讨好盗贼时,难道没有一丝惭愧吗?郝逢过着贫困的生活,行踪隐秘地混杂在世俗之中,因而人们不了解他。

唉,人的名声要保存于世,哪里是容易知道的啊?郝逢居住处的同乡人,都认为他胆小怯懦,但他在危乱时却能做到这样,才证明他所走过的轨迹。当时没有别的想法,只不过是拒绝或顺从而已。拒绝(盗贼的要求)是合乎正义的做法,顺从(盗贼的要求)就是叛逆朝廷,拒绝是难以做到的,顺应是容易做到的,郝逢能做到他难以办到的事,立志坚守正道,这样可算智勇双全的人了。

至于忠烈节义,什么时候都有,然而很多时候却会默默无闻,这在于是否遇到机会。假使越石父没有遇见晏子,那他就只是一个被拘禁的囚犯而已;聂政如果没有他姐姐的教诲,那他就只是一个无名暴徒而已。一个人如果遇到了机会,就可能会成为比千斤还重的人,如果没碰上机会,就可能还是如鸿毛般轻微的人。然而一个人不可以因为希望遇上机会就采取做某事,也不可以因为没遇到机会就不去做某件事。兰草生长在深山密林中,不因为没人而不发出香气,有道德的君子也不因为困苦走投无路而改变气节。如果有了善行,即使别人不知道是我,这个善行啊,难道仅仅是让人蒙受吉庆吗?如果做了坏事,即使别人不知道是我,这种恶行啊,难道仅仅是让人遭受灾祸吗?

《易经》说:“井水被疏浚得很洁净了却没人喝,为此我感到很伤心,大家到井边去看看就明白了,让我们大家共同享受井水的福泽。”又说:“肩负重枷,失掉耳朵,有凶险。”说的难道就是这种情况吗?像郝逢所经历的事情,虽然说大家没听到,但我一定要让大家知道。所以替他宣扬他的事实,自己也得到勉励。

    相关推荐

    《张衡传》原文及翻译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全)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及翻译 赤壁原文及翻译 李公佐《谢小娥传》翻译及原文 山市原文及翻译 公输原文及翻译 《苏武传》全文及翻译 蜀道难原文及翻译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 《屈原列传》课文原文及译文 《满井游记》原文及翻译 诗经《采薇》原文及翻译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游山西村翻译及原文 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 《晏子使楚》原文及注释、译文(翻译) 《屈原列传》课文原文及译文 甘宁传 翻译 《五人墓碑记》原文及译文(翻译)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译文 岳阳楼记原文及翻译 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 智子疑邻原文及翻译 《李贺小传》原文及译文 河中石兽原文及翻译 《河中石兽》原文注释及翻译译文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原文和译文(翻译) 李煜破阵子原文及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翻译) 伤仲永原文及翻译梳理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 核舟记原文及翻译注释 庄暴见孟子原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及译文(翻译) 《秋水》原文和译文(翻译) 中考语文课文复习:文言文三峡原文及翻译 《师说》原文和译文(翻译) 送东阳马升序原文及翻译 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原文及翻译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原文及译文(翻译) 文言文《周公诫子》原文及翻译 宋定伯捉鬼原文翻译对照翻译 送东阳马升序原文及翻译 朱熹《朱子家训》原文及翻译 陈情表原文翻译与复习教案 2011年中考重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复习(16篇) 《长亭送别》原文和译文(翻译) 李鸿章《致瀚章兄》原文及翻译 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梳理 《山坡羊·骊山怀古》原文及翻译 《人琴俱亡》原文和译文(翻译)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原文及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原文及翻译 《五柳先生传》课文翻译 苏洵、苏轼、苏辙《六国论》原文、赏析及译文(翻译) 满井游记原文翻译和重点词语翻译 《丁一士》原文与翻译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原文及翻译 《谏太宗十思疏》原文、练习、简析及译文(翻译) 《季氏将伐颛臾》原文和译文(翻译) 《苏武传》原文和译文 《张衡传》原文和译文 《五柳先生传》课文翻译 初二语文:浣溪沙原文及翻译赏析 苏洵《六国论》原文和译文(翻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翻译 初二语文:浣溪沙原文及注释翻译 《论语》原文和翻译(70页) 山市翻译 全文翻译 蜀道难原文对照翻译 《寓言四则》原文与翻译 李清照《声声慢》原文和译文(翻译)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注解及翻译在线看 孝经全文及翻译 望岳翻译 译文 观潮翻译及注释 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全文 初中课外文言文翻译:《郑燮传》 《五柳先生传》原文和译文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原文和译文(翻译)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注释和译文(翻译)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破阵子原文及翻译 《岳阳楼记》的仿作《偃虹堤记》原文及翻译 东施效颦文言文及翻译 初中语文重点点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共16篇) 三峡翻译及注释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复习要点 文言文翻译 初二语文文言课文翻译:《五柳先生传》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和译文(翻译)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观刈麦原文注释及翻译 《金刚经》原文及译文 中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的八字原则 七年级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