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24

小编:

【导入新课】

一片常春藤叶,阴阳两个世界,三个底层艺术家,四天的生命时光,共同演绎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世界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

【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环境和人物的关系,学习刻画人物的手法。

2.学习欧·亨利的叙事艺术,尝试情景写作。

【教学过程】

一、教学诊断

1.基础闯关 (略)

方法点拨:据意辨字音、析字形、解成语

2.学生疑问展示

(1)小说的标题为什么叫“最后的常春藤叶”?(2)小说的主人公是谁?(3)小说写的很感人,但生活中会发生吗?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主问题:三个底层的艺术家,在四天的生命时光中,共同上演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从琼珊和贝尔曼的角度概括小说的情节。

生命的时钟

琼珊

贝尔曼

十一月

感染肺炎

画“杰作”

一天早晨

病重

夜里,画常春藤叶

第二天早晨

病危

生病

第三天刚明

病情转好

被送进医院

第四天

脱离危险

在医院去世

明确:用生命时钟直观展示了小说的情节,不难看出,琼珊的生命的新生和老贝尔曼生命的陨落都和一样东西有关,那就是常春藤叶。

三、品读环境,触摸人物

1.主问题:解读文章要先从题目入手,请找出小说第一、二、三天描写常春藤叶的语句,琼珊的心境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

明确:极老的叶子 光秃的藤枝 消沉

叶柄深绿 傲然悬挂 绝望

那片叶子仍在墙上 振作

◆文本细读:从哪些细节可以看出琼珊恢复了生活的信心?恢复信心的原因是什么?(品读第48段)

明确:坏姑娘、拿汤、掺葡萄酒的牛奶、小镜子、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2.小结:人在奄奄一息的时候,往往特别脆弱, 所以琼珊将窗外的叶子和自己的生命建立起了一种在外人看来非常神秘的联系, 认为当叶子飘落时,自己的生命也将结束。可是这片叶子并没有落,而是给了她信心,使她勇敢地活了下去。这幅“杰作”的作者是谁?——贝尔曼

3. 主问题:小说哪些段落是写贝尔曼的?初读贝尔曼给你什么印象?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塑造这个人物?

◆文本细读:贝尔曼的外貌描写

老贝尔曼是住在她们这座楼房底层的一个画家。他年过60,有一把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那样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

明确:胡子“卷垂”,表明邋遢,不修边幅;长着“萨蒂尔”般的脑袋,说明其长相丑陋,怪特;“小鬼”般身材,显示其瘦小。就是这样一个其貌不扬、不修边幅又性情暴躁的干瘦老头,内心却掩藏着一颗高贵的灵魂。

◆分角色朗读,体味戏剧化语言背后的人性善良。(32-35段)

明确:贝尔曼暴躁的性格和夸张的语言背后是满满的焦虑和担心,彰显的是其人性的善良。

四、探究叙事艺术

1.范读结尾段,体会与前文不同的语言风格和浓郁的抒情色彩。

明确:语调庄重,抒情气息浓郁,特别是段中的那两个“亲爱的”,是苏艾在向琼珊转述贝尔曼的故事时,发自内心的感动和崇敬,属于侧面描写。

2.主问题:老贝尔曼总是说,我早晚会画一幅“杰作”的,这片画在墙上的常春藤叶是贝尔曼一生的“杰作”吗?小说的结尾方式有何妙处?

明确:这片常春藤叶不是说它艺术上有多高的成就,而是凝聚了贝尔曼的心血,拯救了琼珊的生命,实际上是贝尔曼关心他人、牺牲自我的精神写照,彰显人性的光辉。以常春藤叶为标题不仅一线贯穿全文,而且将这种牺牲精神具象化。

欧·亨利式结尾:从结构上说,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避免叙事单调;从内容上来说,结尾卒章显志,彰显人性光辉,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五、情景再现,想象作文

既然这片常春藤叶乃贝尔曼一生的杰作,又给人留下了无数遐想的空间,那我们就通过想象,还原他画常春藤叶的场景。

1.创设情境

头天早晨,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个还燃烧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

“湿透了”,说明作画是在外面,且下着雨;“灯笼”,表明时间是晚上;“还”,表明贝尔曼刚刚画完;“挪动过的梯子”说明是爬到七八米的高处作画;画笔“散落”,说明贝尔曼画完时已经筋疲力尽,耗尽了最后的一点力气。这些看似普通的文字背后,其实蕴含着作者无尽的情感。

◆写作提示:首先要依据课文,第二要展开想象,第三要运用好细节。

2.佳作展示

雨夜· 叶子 ·杰作

窗外,凄风苦雨。贝尔曼的脑中却不断地想着白天所发生的事,一种想法在不断地冲击着他。老贝尔曼的眼睛充着血,迎风流泪。突然,他站起身来,穿着他那件蓝色的衬衫走了出去。他看了看那最后的一片常春藤叶,深深叹了一口气。他找出了画笔、调色板,又搬来了梯子,缓缓地走到树下,将梯子架在残缺的墙上。他抬起头,看到那最后的常春藤叶子在风中颤抖着,似乎就要落下。蓝色的旧衬衫早已被打湿,可他却浑然不知,默默地爬到梯子的顶端,拿起那跟了他40年的调色板,用绿黄两色颜料在墙上画了起来,叶子茎柄深绿,边缘泛黄。此时藤枝上那片叶子缓缓飘落下来。贝尔曼带着淡淡的微笑,颤巍巍地下了梯子,走到屋前,顿时露出痛苦的表情,又向前走了几步,最后,缓缓地倒下了。深蓝色的旧衬衫上的水慢慢流淌,画笔散落了一地……

◆课堂生成:把想象的这个写作片段加到欧·亨利的小说里面去,你们觉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留白艺术——想象丰富,叙述简洁,人物突出

六、多维的主题,含泪的微笑

1.到底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呢?从这篇小说中你读出了什么?

从老贝尔曼身上,我们读出了自我牺牲的人性光辉;从琼珊身上,我们读出了对生命的珍爱;从苏艾身上,我们看到了无私的情意和真正的友谊;从老贝尔曼、琼珊、苏艾身上,我们也读出了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作品一旦诞生就不再属于作者,不同的人会读出各自的精彩,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因此,读经典作品,就是要读懂人物,走进作者,甚至看到自己的影子,进而洞察这个世界。

2.主问题:你觉得这个故事有可能发生吗?得了肺炎的人能不能活下来,是靠一片叶子决定的吗?

◆知人:欧·亨利,三岁丧母,父亲无力抚养,童年寄人篱下。当过牧童,学徒、办事员、制图员、会计、出纳,饱受歧视,遍尝艰辛。曾经被控挪用银行公款,判刑五年,见惯了人间冷暖。

◆论世:分析小说前四段,把握小说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的社会环境。艺术家生活贫困,居住环境恶劣,疾病肆虐。艺术家原本是社会的精神引领者,却无安身之所,食不果腹,这是一个病态的社会,作为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以诙谐幽默的表达方式对这个病态社会进行了批判。

明确:一个人生病,最后靠着一片绿叶给人以希望,希望能够超越生死,这不是生活的常态。欧·亨利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看到了很多底层小人物的辛酸,可是他没有把这样的辛酸写出来,他写的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写的是一个他理想中应该有的样子:一片叶子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他把艰难的底层生活中的美好加以放大,实际上这是一种“含泪的微笑”,他用自己的人格理想为我们架设了一个生命的支点,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珍爱生命。

七、丰盈内心,拓展阅读

欧·亨利作品推荐:《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

    相关推荐

    最后的常春藤叶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续写 《最后的常春藤叶》简介 《最后的常春藤叶》赏析 《最后的常春藤叶》学案4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2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6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8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9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10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12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3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5 《最后的常春藤叶》学案设计3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18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1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4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19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22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23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设计16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7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26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反思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剧本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本剧 《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8 《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6 高一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24(苏教版) 《最后的常春藤叶》精品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2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教案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苏教版]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反思2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实录3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 《最后的常春藤叶》优秀教案25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及练习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教学实录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1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13(表格式) 《最后的长春藤》教案教学设计24 一叶一世界——《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教学实录 《最后的常春藤叶》一体化教学案(学生版) 《最后的常春藤叶》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17(苏教版必须2) 五年级语文下册《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14(苏教版必修二) 实践新课标的一节课——《最后的常春藤叶》 《最后的常春藤叶》说课稿[苏教版必修二] 《最后的常春藤叶》导学案9(苏教版必修二)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教学设计15(苏教版必修1) 最后的常春藤叶·课堂实录(苏教版必修二) 高一语文《最后的常春藤叶》教案 苏教版必修2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最后的常春藤》教案 24 最后一分钟 长春版《最后一片银杏树叶》教学设计 初一期中最后一片藤叶辅导练习 《最后一课》导学案24 24* 最后一分钟(1篇) 最后一片银杏树叶教案设计 《藤野先生》教案24 24*最后一分钟教案二教学反思 24*最后一分钟教案一教学反思 24《最大的麦穗》 24*最后一分钟练习二教学反思 《最后一片树叶》教学设计(冀教版二上) 24*最后一分钟练习一教学反思 24*最后一分钟教材简析教学反思 最后一片银杏树叶教案 《最后的淇淇》教学设计 《最后的辉煌》教学设计 《最后的淇淇》教学设计 《最后的辉煌》教学设计 《最后的玉米》教学设计 《最后的辉煌》教学设计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最后的时刻》教学设计 《藤野先生》文学常识 《最后的玉米》教学设计 24* 最后一分钟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 冀教版二上23课《最后一片树叶》教学设计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3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5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4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1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7 《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6 21* 最后的辉煌 教学设计 21* 最后的辉煌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