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聽聽那冷雨》補充講義(台湾版)

小编:

《聽聽那冷雨》補充講義(台湾版)

一、引起動機

(一)重要參考網站

二、作者介紹-余光中

(一) 茱萸的孩子-余光中

余光中生於西元一九二八年陰曆的九月九日,正好是九九重陽節,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一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登高、喝菊花酒、插茱萸以避邪都是九九重陽的習俗。

(二) 文學成就與作品風格

1. 散文:

其散文,極重文字、句法之夭矯變化,擅長發揮漢語、漢字形音義之特質(如:一形多音多義、一音多形多義、字詞性界限不明顯等),又打破標點之習慣用法,遂造成極富音形效果的奇特文體,世乃有「余體」之稱。

黃維樑曾評其文為「精新鬱趣、博麗豪雄」:

「新」,指創新,以長句表現情緒之急劇或氣勢之雄長

「鬱」,指其文情思之沉鬱與風格之鬱茂多變

「趣」,指的是幽默和趣味,特指「銳利」之幽默、趣味

「博」,則兼指有廣博之學識可供驅遣,以及想像世界之廣博遼闊

「麗」,則指雋語麗句,以及麗美之意境

「精」,則指精鍊;余氏對冗贅、夾纏、惡性歐化之中文最為反感

整體而言,余氏散文情思豐茂、體勢雄渾,處處流露「自豪」之氣,呈現「豪雄」本色。

2. 詩:

其詩題材廣泛:舉凡鄉國、歷史、文化、環保、戰爭,乃至生命價值之追尋、生命意義之探索等,莫不收籠其筆下,而俱見證余氏對世事之透視解析與悲憫情懷,以及對自我堅決之肯定。其技巧則多姿、其風格則屢變,淺易清美與雅潔深曲俱有之,但前者能不墮流俗、後者能免趨晦澀,是其難能可貴者。究其原因,則能融古典與現代、中國與西方,而力求歸返符合漢語之規矩與中國之本質,殆有以致之之關鍵。

三、課文深究

(一) 第一段

1. 段落意旨:藉「冷」寄寓故國情思,「冷」字雙關,暗示作者尋故國而不得的傷感,而「聽」則貫串成為全文主線,使全文充滿雨的「旋律」,也從「雨」將「大陸」、「台灣」作了土地和情感上的連結。

2. 詩歌與散文的對話:

(1) 料料峭峭蘇軾<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2) 瀟瀟關漢卿<大德歌 秋>:「風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也睡不著。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細雨打芭蕉。」

(3) 金門街到廈門街余光中<廈門街的巷子>:「……響晴的早晚,在亮金風裏∕能嗅到中秋月色和月餅∕八千里路長長的月色∕半輩子海外空空的風聲……∕讓我從從容容地在巷內∕像蟲歸草間,魚潛水底∕即使此刻讓我回江南……」

(二) 第二段

1. 段落意旨:引出心中縈繞的中國情思,刻劃思念故土之情。「故鄉遙,何時歸?」故鄉的雨景,如今只能於夢中記憶中去尋。

2. 詩歌與散文的對話:

(1) 五陵少年余光中<五陵少年>:「颱風季,巴士峽的水族很擁擠∕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黃河太冷,需要滲大量的酒精∕浮動在杯底的是我的家譜∕喂!再來杯高粱∕我的怒中有燧人氏,淚中有大禹∕我的耳中有涿鹿的鼓聲∕傳說祖父射落了九隻太陽∕有一位叔叔的名字能嚇退單于∕聽見沒有?來一瓶高粱!……」

(2) 杏花宋 謝逸<江城子>:「杏花村館酒旗風。水溶溶,颺殘紅。野渡舟橫,楊柳綠陰濃。望斷江南山色遠,人不見,草連空……」

(3) 杏花宋僧志南<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4) 春雨蘇曼殊<春雨>:「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5) 日思夜夢的那片土地鄭愁予<夢土上>:「雲在我底路上,在我底衣上,我在一個隱隱的思念上,高處沒有鳥喉,沒有花靨,我在一片冷冷的夢土上……」

(三)第三段

1. 段落題旨:連用五設問句引發讀者反思「故國今何在?……」可歎的是,即使想由片段的文化中國去拼貼,在現實世界裡,也已遍尋不著。

(四)第四段至第五段

1. 段落題旨:透過視、聽、嗅覺多管齊下,如夢似幻使讀者如置身於「雨」的世界。並運用大量類疊、長短句參差交錯,刻意以詩的節奏、語言(不加標點的長句),凸顯雨的視、聽、嗅覺之美。

2. 詩歌與散文的對話:

(1) 清明陸游<臨安春雨初霽>:「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2) 空濛蘇軾<飲湖上初情後雨>:「水光瀲豔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五)第六段

1. 段落題旨:鎔鑄古典詩詞中關於雨之章句意境,以增強雨的美感,而「雨」已成古今中外騷人墨客最愛的題材。

2. 詩歌與散文的對話:

(1) 要領略「白雲迴望合,青靄入看無」的境界,仍須回來中國余光中<春天,遂想起>:「春天,遂想起∕江南,唐詩里的江南,九歲時∕採桑葉于其中,捉蜻蜒于其中∕(可以從基隆港回去的)∕江南∕小杜的江南∕蘇小小的江南∕遂想起多蓮的湖,多菱的湖∕多螃蟹的湖,多湖的江南∕吳王和越王的小戰場∕(那場戰爭是夠美的)∕逃了西施∕失蹤了范蠡∕失蹤在酒旗招展的∕(從松山飛三個小時就到的)∕乾隆皇帝的江南∕春天,遂想起遍地垂柳∕的江南,想起∕太湖濱一漁港,想起∕那麼多的表妹,走在柳堤∕(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走過柳堤,那許多的表妹∕就那麼任伊老了∕任伊老了,在江南∕(噴射云三小時的江南)∕即使見面,她們也不會陪我∕陪我去採蓮,陪我去採菱∕即使見面,見面在江南∕在杏花春雨的江南∕在江南的杏花村∕(借問酒家何處)∕何處有我的母親∕復活節,不復活的是我的母親∕一個江南小女孩變成的母親∕清明節,母親在喊我,在圓通寺∕喊我,在海峽這邊∕喊我,在海峽那邊∕喊,在江南,在江南∕多寺的江南,多亭的∕江南,多風箏的∕江南啊,鐘聲里∕的江南∕(站在基隆港,想──想∕想回也回不去的)∕多燕子的江南」 按:作者似乎仍在強調台灣的雨不及故國之雨來得情韻綿邈,古詩文,書畫中皆有跡可尋

(2) 一峰半壑,要縱覽全貌,幾乎是不可能的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六)第七段

1. 段落題旨:糾結個人顛沛之身世與國家命運之感懷,又藉蔣捷虞美人中三種不同聽雨的生命階段,表達己身不得重返的沉痛慨歎。

(七)第八段至第九段

1. 段落題旨:引王禹偁黃州新建小竹樓記,以各種聽覺摹寫表達類似的聽雨雅趣。

(八)第十段

1. 段落題旨:鄉關渺遠對故國之思,強烈如孩童孕育於母親(故國之大地),江南只在記憶中殘存瑣瑣屑屑,不堪追尋。作者藉著譬喻的延伸與變化-由最輕的敲打樂、古老的琴,到母親的搖籃曲、蠶嚙桑葉的聲音,來描繪江南細細的雨聲,其中又夾入了回憶的溫馨,顯得豐繁而深邃。

(九)第十一段至十二段

1. 段落題旨:又以長句相連摹狀「雨」的意象,喚起在心中對雨深遠連綿的記憶。其中颱風雨、雷雨這一段顯示的陽剛氣象,恰與本文柔娩的底色作剛柔並濟。

2. 詩歌與散文的對話:

(1) 黃霉雨余光中<梅雨箋>:「梅雨淒淒∕要將春泥∕踏出多少個足印∕才能接上∕你纖纖的足印?∕你卻只用∕一隻信封∕就飄然載來了∕多少指紋∕接我的指紋?∕方的郵票∕圓的郵戳∕只輕輕地一敲∕扁扁的心情∕就留下了印烙 ∕梅雨紛紛∕泥濘滿城∕你乳白的信紙∕像隻鴿子∕降在我掌心∕如果信箋∕是藍色而淺∕那就有一隻青鳥∕從你樓上∕飛來人間」

(2) 黃霉雨宋趙師秀<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3) 黃霉雨賀鑄<青玉案>:「淩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閒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4) 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邊在牆上打在闊大的芭蕉葉上吳文英<唐多令 惜別>:「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系行舟。」

(5) 春雨綿綿聽到秋雨瀟瀟蔣捷<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帘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十)第十三段至十四段

1. 段落題旨:把雨「形象化」,大量運用疊字以摹聲,呈現不同的雨致,堆砌大量不同的狀聲詞表達雨的多樣風貌,多種風情並以屋瓦不再,傘仍佇立雨中為對比,表達縱使身處異地,但故國之雨的記憶,永存不滅。

2. 詩歌與散文的對話:

(1) 雨不卿盆,風不橫吹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2) 撐一把傘在雨中仍不失古典的韻味鄭愁予<風雨憶>:「露重了,夜百合開了;我底眼睛睜得大大的,亮亮的,想你......想如穗落的日子,想那些小事,想你在風中掠著短髮的小立之姿,想你扯著裙角說,我累了,就在山腰上找一塊石頭坐下來......記得河邊風雨的小徑,你挑燈挽我夜行,風由竹林奪去你手上的光,我笑了,因我誇言我底眼是燈,要走,你必依靠我扶持,記得你賭氣淋著雨,說:我寧願回去......露太重了,像淚珠滾下唇邊,百合花的嘴張得太大,像在驚訝.∕尚憶及我們湘水的橫渡,南來的風突吹落我們底傘,小舟祇是斷橋,浪太大了又有何用?尚憶及你黯然地說:傘落了,像別離一樣,我們都失去了依靠......哎,風雨的日子對我們太長了,傘落之後,我們都像濕土的葵蓮,各懷著陽光的夢等待......等待,等待而,朋友啊!你說這些不都是小事麼?是的------ 露珠就這樣乾了,百合就這樣謝了......」

(十一)結論:

1. 段落題旨:再次終結強調從「雨」而生故國之思,從故鄉的雨延伸到異鄉的雨彼此相連,無法切割,即使由「雨」到異地的「雪」,鄉愁只會加深不會稍減(一如由「雨」,進而凍結成「霜雪」)也藉由雪花,暗示自己已「白髮蒼蒼」,而故國遙,何時歸?一等,即是二十幾年……

2. 詩歌與散文的對話:

(1) 大多數的雨傘想不會為約會張開余光中<等你,在雨中>:「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蟬聲沉落,蛙聲昇起∕一池的紅蓮如紅焰,在雨中∕你來不來都一樣,竟感覺∕每朵蓮都像你∕尤其隔著黃昏,隔著這樣的細雨∕永恆,剎那,剎那,永恆∕等你,在時間之外∕在時間之內,等你,在剎那,在永恆∕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裏,此刻∕如果你的清芬∕在我的鼻孔,我會說,小情人∕諾,這隻手應該採蓮,在吳宮∕這隻手應該∕搖一柄桂漿∕在木蘭舟中∕一顆星懸在科學館的飛簷∕耳墜子一般地懸著∕瑞士錶說都七點了。忽然你走來∕步雨後的紅蓮,翩翩,你走來∕像一首小令∕從一則愛情的典故裏你走來∕從姜白石的詞裏,有韻地,你走來」

(2) 由「雨」而「年老」而「思鄉」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3) 由「雨」而興「故國難回」之歎李煜<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4) 由「雨」而歎年華飛逝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訪頻。平生自有分,況是霍家親。」

    相关推荐

    《听听那冷雨》:最是那柔情的冷雨 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3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1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5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2 我教《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6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7 赏析《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赏析 《听听那冷雨》教案 《听听那冷雨》教案5 《听听那冷雨》教案9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听听那冷雨》教案2 《听听那冷雨》教案7 《听听那冷雨》教案10 《听听那冷雨》学案2 《听听那冷雨》教案3 《听听那冷雨》教案12 《听听那冷雨》教案17 《听听那冷雨》教案6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听听那冷雨》教案8 《听听那冷雨》教案11 《听听那冷雨》教案14 《听听那冷雨》教案19 《听听那冷雨》教案20 读《听听那冷雨》有感 《听听那冷雨》教学思路 《听听那冷雨》教后反思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听听那冷雨》优秀教案 听听那冷雨·教案(苏教版必修二)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听听那冷雨》导学案3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2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5 《听听那冷雨》课堂实录4 《听听那冷雨》优秀教案25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赏析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3 《听听那冷雨》教学实录3 《听听那冷雨》课堂实录1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2 凄风冷雨亦成诗——浅论《听听那冷雨》的诗化特征 《听听那冷雨》教学构想[简案] 《听听那冷雨》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高一语文《听听那冷雨》教案 《听听那冷雨》教案教学设计18 《听听那冷雨》(节选)教学简案22 高一语文《听听那冷雨》教案23(苏教版) 《听听那冷雨》课堂教学实录5 台湾六奇 《听听那冷雨》重点段落阅读提领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4[苏教版必修二] 摭论《听听那冷雨》的叠词修辞美 高一语文《听听那冷雨》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听听那冷雨》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教案及练习 台湾的光复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下雨天,真好》《雷雨前》《夜雨诗意》《听听那冷雨》教案及练习 台湾的蝴蝶谷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夜雨诗意》、《听听那冷雨》复习教案 《台湾的蝴蝶谷》 《台湾的蝴蝶谷》 台湾的蝴蝶谷 台湾语文试卷四 台湾名字的由来——《我去台湾接外婆》教学素材 19《台湾的蝴蝶谷》 台湾语文试卷三 台湾蝴蝶甲天下 《台湾蝴蝶甲天下》 《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教案及练习(教学案) 《充气雨衣》 《充气雨衣》 充气雨衣 充气雨衣 《19、台湾的蝴蝶谷》 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语文试卷一 台湾语文试卷二 《台湾蝴蝶甲天下》 《19、台湾的蝴蝶谷》 台湾的教育改革 台湾蝴蝶谷简介——《我去台湾接外婆》教学素材 台湾的地理与历史 飞来吧,台湾的鸽子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 6《台湾蝴蝶甲天下》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 充气雨衣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 台湾的蝴蝶谷原文 台湾的蝴蝶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