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听听那冷雨》教案19

小编:

听听那冷雨

知识目标:

把握文章的主题,理解文章寄托的情感:漂泊他乡者浓重的思乡之情和对传统文化深深的眷恋之情。

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研习文本,运用概括提炼等鉴赏方法进行审美活动体验,诵读文本,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情感目标:

1.积累语言,训练语感,放飞想象,提高文学素养。

2.感受作者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并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故乡、对传统文化深深眷恋之情。

教学难点:

探究作者如何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教法学法:

诵读;文本研习;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教者准备:多媒体课件PPT;《雨巷》flash。

学生准备:查资料,了解作者余光中的生平及代表作品,并简单把握其文风,同时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并能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之前给大家欣赏的是戴望舒的《雨巷》(情绪带入)

同样是在一个雨天,同样是在一条曲折的小巷中,乡愁诗人余光中也撑起了一把雨伞,他走进1974年清明时节的霏霏雨巷中,给我们留下了一篇凄迷伤感的《听听那冷雨》(板书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有如下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题,理解文章寄托的情感。

2、诵读文章,感受文章意境美。(投影打出,学生齐读)

三.分析文本,把握情感

1.针对目标1,请大家告诉我: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请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孺慕(投影)

2.什么叫“孺慕”?

——爱戴,怀念

3.这个词出现在文章的第1节,请大家听我读第1节,弄清这是对谁的孺慕之情。

(教者深情朗诵,学生齐读“不过那一块土地……孺慕之情。”)

4.这样的情感,作者除了在第一节直接告诉了我们之外,还通过些什么来表达?(投影)

请浏览2-11节,找出关键语句,回答这个问题(学生阅读,讨论5’)

——嗅雨,观雨,听雨(分别找出对应段落)

5.第2节有没有表达这种情感?

——析“雨”(板书:析、嗅、观、听雨)

6.文章的题目叫“听听那冷雨”,那么“听雨”应该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我们就先一起来研究“听雨”部分,也就是文章的5-11节

7.5-11节分别写了在哪里听雨?

(教师示范分析第5节,学生讨论分析其余各节)

——5.古诗词中听雨

6.黄冈竹楼听雨

7.大陆瓦屋听雨

9-10.台湾古屋听雨

11.台湾公寓听雨

(投影)

8.作者不喜欢在那里听雨?

——台湾公寓

9.为什么?(个别朗读第11节,其他学生思考)

——没有了音韵,而且是古中国的音韵。

(抓住“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一句分析得出)

也就是说,作者不喜欢在台湾公寓听雨,是因为在那听不到古中国的音韵,因此,我们可以说,他其实喜欢的是古中国的音韵(投影)

10.下面请同学自读讨论文章的5-10节,在这些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

告诉我们,余光中之所以喜欢在这些地方听雨,是因为他其实喜欢的是什么?(分三组讨论,得出答案)

——古中国的诗词、韵律、江南(投影)

11.同样,在2-4节,作者之所以析、嗅、观雨,是因为他其实喜欢的是什么?(分三组,讨论作答)

——古中国的文字、记忆、山水和绘画。

12.归纳:文字、绘画、诗词、韵律、音韵——传统文化

记忆、山水、江南 ——故乡风景(投影,板书)

四、总结全文

1.问题重现:

作者借什么表达了对大陆的孺慕之情?

——作者通过析“雨”、嗅雨、观雨、听雨抒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故乡风景的爱戴和怀念,从而表达了对大陆的孺慕之情。(投影)

2.而这样的孺慕之情,从1949年作者离开大陆到1974年作者写作本文,一共历时25年,有没有得到安慰?

——没有

怎么知道没有呢?我们来读第12节(齐读)

是啊,“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已经25年了,不知道还得有多少个25年他才可以跨过那道浅浅的海峡,一解孺慕之情,相思而无望,惟余一腔怅惘。(投影,板书)这怅惘让一场普通的春雨下到他的心里就成了凄迷伤感的“冷雨”,冷的是他不得一解孺慕之情的愁心,乡愁之心,“小时候,乡愁……”

(教师起头,学生齐背余光中的《乡愁》)

3.是谁的“孺慕”和“怅惘”?

分析、讨论

明确:

——(1)余光中

(2)以余光中为代表的思念故土的游子

五.拓展延伸

如果你要表现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你会借助什么来表达?

板书设计


    相关推荐

    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3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1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5 《听听那冷雨》教案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2 《听听那冷雨》教案2 《听听那冷雨》教案7 《听听那冷雨》教案10 《听听那冷雨》教案5 《听听那冷雨》教案9 我教《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教案3 《听听那冷雨》教案12 《听听那冷雨》教案17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6 《听听那冷冷的雨》教案7 《听听那冷雨》学案2 《听听那冷雨》教案6 《听听那冷雨》教案8 《听听那冷雨》教案11 《听听那冷雨》教案14 《听听那冷雨》教案20 赏析《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最是那柔情的冷雨 《听听那冷雨》赏析 《听听那冷雨》优秀教案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听听那冷雨》优秀教案25 《听听那冷雨》导学案3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读《听听那冷雨》有感 《听听那冷雨》教学思路 《听听那冷雨》教后反思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听听那冷雨》教学构想[简案]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2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5 高一语文《听听那冷雨》教案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3 《听听那冷雨》教案教学设计18 《听听那冷雨》教学实录3 《听听那冷雨》课堂实录4 《听听那冷雨》(节选)教学简案22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2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赏析 《听听那冷雨》课堂实录1 听听那冷雨·教案(苏教版必修二) 《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教案及练习 《听听那冷雨》课堂教学实录5 《听听那冷雨》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听听那冷雨》重点段落阅读提领 摭论《听听那冷雨》的叠词修辞美 高一语文《听听那冷雨》教案23(苏教版) 凄风冷雨亦成诗——浅论《听听那冷雨》的诗化特征 《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教案及练习(教学案) 《听听那冷雨》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2 高一语文《听听那冷雨》教案 苏教版必修2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4[苏教版必修二] 《下雨天,真好》《雷雨前》《夜雨诗意》《听听那冷雨》教案及练习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夜雨诗意》、《听听那冷雨》复习教案 江苏省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观摩活动《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江苏省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观摩活动 《那树》听课笔记 《中彩那天》听后感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 《聽聽那冷雨》補充講義(台湾版) 听听唱唱 《雨点儿》听课感悟 《桂花雨》听课随笔 《雨铃铛》听课有感 19熊猫妈妈听电话 教学设计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1 《桂花雨》听后小感 《桂花雨》听课随想 《雨铃铛》听课有感 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19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教案教学设计 《别饿坏了那匹马》听课有感 《听听,秋的声音》1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案例 12《听听,秋的声音》 听刘俊的《桂花雨》有感 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19 教案教学设计 听刘俊的《桂花雨》有感 《听听,秋的声音》名师导学案 12听听,秋的声音 教案教学设计 听《唯一的听众》有感 听听,秋的声音教案一案例反思教学 《风雨》(学案19) 《听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