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新课程的当务之急

小编: :admin

语文新课程下一步怎么走?《语文建设》编辑部说得好,“这是一个统领全局的大问题”,也是我们无法回避而且必须首先面对并必须解决的最紧迫的问题。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我曾经为此思考过,焦急过。由于教育的问题往往不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问题,即使仅就语文教育本身来看,问题也非常复杂。而小小书斋又局限了我的视野,我所了解的有关信息实在少得可怜,因而犹豫再三,始终未敢动笔。兹承《语文建设》约稿,只能不揣浅陋,略陈鄙见。

怎么走?我以为首先要解决往回走还是往前走的方向问题。我的意见是千万不能往回走,而要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只是不能莽撞,而要谨慎。我把新课程比成一个新生儿,我们对她理应倍加关爱、呵护,使她茁壮成长:不能因为她不完美、不成熟而忍心抛弃。“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个信念能抛弃吗?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基本理念能抛弃吗?不能!

往前走,到底该怎么走?我以为先要反思一下新课程本身由于先天不足所带来的问题。应试教育固然是必须彻底消除的祸害;但,“有试要应”却是我们不能不面对的现实。新课程似乎没有对考试改革作较充分的准备,没有做出周密的规划和切实的调整。应试是一个历史积淀下来而深深植根于我们现实的问题,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尤其是一线的教师要走出它的阴影,谈何容易!不动“应试”的手术,就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他们接受新课程新理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一旦被卷入新课程的大潮中,他们只能被动地“咸与维新”,亦步亦趋地勉强跟着走,甚至有的只是新在文件上、总结中。此其一。其二,在学理层面上,我们并没有真正弄清人文与语文的关系。此所谓“语文”,即指语文课程的本体: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性和工具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旨在确立语言是工具这一认识的基础上,界定语文课程是工具性课程;而语文性强调的是语文课程必须遵循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宗旨,与对语言是不是工具的认识虽有关联却不等同。语文性并不指向语言的性质,而指向语文课程的职能。上文所说的不能往回走,指的就是不能走回语文大讨论之前的老路,走新课标颁布之前的老路。我们必须看到,新课标出世之日,正是1997年开始的语文教育大讨论方兴未艾之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家对新课程的解读。“文革”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语文课程与教学一直在片面强调工具性的轨道上快马加鞭,直至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它的弊病暴露无遗,于是招来一片声讨,人们终于认识到语文不能不讲人文。——语文大讨论功不可没,但也有很大的缺憾,这就是语文与人文的关系问题并未真正得到解决——其实压根儿就没有认真讨论过。在人文性被写进新课标之后,难免有的人就一窝蜂似的讲起人文来,同时自觉不自觉地松开了语文的缰绳,甚至离开了语文的轨道,于是出现了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并且日趋严重。“语文”,这是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第一关键词,“语文”是什么,从1963年至1999年制定(或修订)的所有教学大纲中指的都是“语言文字”,强调的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到2000年小学、初中的教学大纲却把原来的“祖国的语言文字”中的“语言文字”悄悄改成“语文”。为什么要这样改?难道仅仅是为了省两个字吗?不可能吧!我推测,它是由于制定者拿不太准或为息事宁人而有意为之。联系1997年语文大讨论中对工具论大加挞伐这一背景,很可能是以为明确“语文”一词指的就是语言文字或有偏向工具性一面之嫌,于是就让“语文”一词留下不同理解的巨大空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或者模糊了“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个语文课程的根本宗旨。而新课标萧规曹随,沿用了2000年大纲的说法。

面对泛滥一时的非语文、泛语文现象,焦急之余,2004年我先后在《中国教育报》《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报刊发表了《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语文意识:语文教学的阶梯》《语文教学要走在语文的路上》等文章,希望多少能够起到一点纠偏的作用。同时,还曾利用参与中小学语文教材审定工作的机会,提出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这种倾向也在教材编写中明显表现出来了。2005年,我又在《语文建设》发表《关于读写听说的动机问题》一文,在沪港语文课程改革研讨会上作了题为“人文原在语文中”的专题发言,试图在学理上阐释语文与人文的关系。——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语文建设》展开“新课程下一步怎么走”的讨论,我愿意就此机会,再次提出:当务之急,是坚决纠正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

近来,报刊上不断披露有关国人的语文水平下降的信息。如《环球时报》2005年7月27日援引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文章说,近期上海复旦大学曾举行汉语言文字大赛,夺得第一名的竟是一支留学生队。《中国青年报》2006年1月3日《谁该为国人汉语功底寒心》一文甚至说“中国人不懂汉语甚至闹出洋相的事早就不是新闻了”。当然,之所以出现这种咄咄怪事,不能把账都算在基础教育中的语文课程上,尤其不能算在“新课程”上。但语文课程似乎也难脱干系。

基础教育究竟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程?我以为答案就是完成母语教育的任务,因此它必须致力于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程之新,不是偏离这个轨道另求新欢,而是要在明确这一根本宗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的学术资源对这一命题本身做出新的更加科学的阐释,指点新的更加有效的门径,以更好地完成它天赋的职责。新课程之所以为新,不是把语文课程变成别的什么课程,不再承担母语教育的任务了,而是使语文课程具有新的理念、新的活力、新的视野、新的设计,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在新的时代背景中达到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水准。

是耶非耶?卑之无甚高论,恳盼各位专家和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相关推荐

    急他人之急 当前语文教学中需要警惕的“伪新课程”现象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喜和忧 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喜和忧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及课程政策的历史变化 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及课程政策的历史变化 新课程语文备课之我见 课程的创新设计 新课程下的作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新教材述评 语文新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 语文新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 课文中“燃眉之急”指的是什么? 浅谈新课程的语文课 浅谈新课程下的好课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 新课程下课外阅读的新视角 90年代日本义务教育课程 语文课程的新视野 评语文新课程 新课程对教师的期待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探索新课程中新的学生角色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反思 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 新课程语文课的理想走向 新课程下语文课堂的迷失 管窥当前台湾语文课程发展 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 贯彻课程理念,科学实施新课程 新课教学过程中的复习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探索 我当老师之──“备课” 新课程呼唤“理性的评价” 关于新课程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的教师角色期待 新课程教学中的关系学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高中新课程的几个转变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新课程拒绝洗脑 我谈新课程下的新概念作业的布置 新课程语文课堂的导控艺术 新课程 新课堂──让实验走进课堂 顾之川:对新课程语文高考改革的思考 新课程语文课堂的三个回归 感悟新课程 享受新作文 感悟新课程 享受新作文 《在急流中》教案之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的新特点 新课程呼唤教学评论家之崛起 新课程呼唤教学评论家之崛起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的新特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的新特点 语文新课程课改总结 新课程,我们如何上课 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 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观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 新课程背景下的“因材施教” 新课程标准下的识字教学 新课程教学下的教学反思 我与新课程同成长 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自主权 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鉴赏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本评价 浅谈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程的特点及实施困难 新课程是一个契机 新课程暑假book答案 新课程评课研讨中的最大缺失 当下鲁迅研究的新空间 当下鲁迅研究的新空间 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与语文课程改革 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新策略 新课程需要这样的教学评价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 三个“告急”和省略号说明了什么? 莫把误读当“新意” 《我愿意是急流》说课稿 新课程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 解读新课程下的“大语文教育” 新世纪初期的语文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学研究 新课程语文高考的初步设想 新课程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 走向新课程的教师教学行为 以新课标作指导,为新课程做准备 简析课程论的主要任务、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简析课程论的主要任务、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新课程挑战教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