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新课程需要这样的教学评价

小编: :admin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非常必要了。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既要遵从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要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

一、发展性

发展性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最重要的特征。所谓发展,指的是教学评价要改变统一的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择的功能,而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特别是考试评价强化选择和分等功能,造成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评价的作用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为此,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应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所以在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里,是对学生过去和现在做全面分析,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在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二、多元化

多元化指的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传统考试方法的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而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评价提倡的是多元化主体,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提倡把学生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教学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在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中,学生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评价成了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就评价内容而言,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依靠成绩测验,还包括了对和学生学习有关的态度、兴趣、行为等等的考查。用一句话说,就是以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结果,综合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

三、多样化

多样化指的是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即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等等。

在教育评价的方法论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体系:一种是实证评价体系,另一种是人文评价体系。与此对应,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运作模式:一种为“指标——量化”模式,另一种为“观察——理解”模式。两种体系和模式各有其优势,也都存在着局限性。从我国评价发展的历史看,最初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多注重整体概念和印象,缺乏对要素的细致分析;引入现代评价方法后,以评价指标的方式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对观察数据或事实进行量化或“二次量化”处理,“指标+权重”的定量评价方式逐步成为中小学教育评价主要操作模式。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把定量评价发展到不恰当的程度,或者机械地运用于一切评价场合。甚至在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评价上也机械地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而事实上,学生素质的某些侧面和某些要素是很难进行量化处理的,不可能也不应该采用划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待千变万化的评价对象,也不能完全依靠定量评价手段(如“指标+权重”方式),处理诸如创新个性或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价值判断问题。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则是需要汲取上述两种方法论体系的优点,使之相互配合,互相借鉴,分别应用于不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范畴。评价方法应该是:可以量化的部分,使用“指标+权重”方式进行;不能量化的部分,则应该采用描述性评价、实作评价、档案评价、课堂激励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动态的评价替代静态的一次性评价,视“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为同等重要,把期末终结性的测验成绩与日常激励性的描述评语结合在一起。而不是把教学评价简单理解为总结性地“打分”或“划分等级”。

四、全面性

全面性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全面性指的是教学评价必须全面、全员和全程(课程和过程)采集和利用与学生各种素质培养及各种技能发展有关的评价信息,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全部学习、教育的动态过程。

全面性强调教学评价的整体性与动态化,旨在把传统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运动过程。因此,教学评价是在一定的时域内,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形式的评价,不断地循环反复,动态地监控学生接受教育的全程,把握新课程教育和全体学生各种素质发展的整体状况。所以,为了全面真实地评价全体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潜能,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把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评价对于教学活动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评价的信息来源不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是拓展到了学生各种发展的培养空间(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等)。评价也不再仅由教师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渠道采集学生素质发展的信息,而是设计各种评价工具,鼓励学生主动收集和提供自我发展的评价信息。

综上所述,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评价功能从甄别选拔转向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了师生多元;评价的内容从单一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转向了评价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从单纯地“打分”或“划分等级”转向了以定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的多种方式;评价的过程从静态地评价结果转向了动态地评价整个过程,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了评价学生的“将来”。总的来说新课程需要的是一个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全面的评价体系。

 

    相关推荐

    新课程呼唤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校本课程 新课程呼唤“理性的评价”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新课程评价的生本化取向 语文新课程教学评价刍议 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本评价 孩子需要适当地不被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关于新课程“课”的若干评价问题的思考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多元整合,有效评价——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内容 我要这样 当前语文教学中需要警惕的“伪新课程”现象 〖李其龙〗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的改革 新课程试验过程中我们需要常常自问的几个问题 从转变中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发展性教学评价的构想 新课改应考虑学生的需要 创新需要“呵护” 让评价引领──我这样指导改写《秋思》 正面评价引出好课样本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评价(上) 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知识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评价(下) 评语文新课程 课程改革需要依托正确的教育理念 这样的朗读教学要不得 积极稳妥地构建语文课程评价新体系 我们需要怎样的一种语文学习 浅谈说课的内容、要求与评价 刘云生:我们需要怎样的阅读教学 合理评价学生 推进课改进程 新课改需要教研员做什么?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老师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需要改进的问题 新语文课堂上的答问评价 让评价成为学生的新中国──听新课程展示课《爷爷和小树》有感 新课堂数学教学设计需要确立的理念 教师应怎样善待新课程 怎样评价语文综合性学习 课文,需要教师的挖掘──《我的“长生果”》教例评析 课文,需要教师的挖掘──《我的“长生果”》教例评析 发展性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与评价策略 课文,需要教师的挖掘──《我的“长生果”》教例评析 发展性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与评价策略 高中如何进行过程性评价 新课程评课研讨中的最大缺失 对人教版小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评价 我这样教学《雪儿》一课的 课堂教学评价例谈 课堂趣味评价探索——《燕子》课堂评价选 课堂趣味评价探索──《燕子》课堂评价选 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评价 备课也要适应新课程理念 固守传统 莫让新课程变了样 怀念这样的语文课 新课程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 教学需相长 情理要交融──《论语》的新生 课堂需要什么气氛 跟“廉价”的评价说拜拜 创新教育中的课堂评价策略_语文论文 《一个这样的老师》课文 语文课需要挖一挖 浅探新型语文课堂学习评价方式 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新课程呼唤教学评论家之崛起 新课程呼唤教学评论家之崛起 这课教什么?怎样教? 《争论的故事》听课评价 “阅读过程目标评价”的构想_语文论文 语文新课程的价值取向与教师创造精神的解放 教育需要唤醒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 谈新课标下小学低段语文口语交际的评价 课堂上何时需要教师“读” 重新认识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内容及其标准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 《采莲曲》课堂评价 快乐需要分享 对离骚的评价 特殊需要教学分析 教师也需要关怀也需被赏识 口语交际课需要"策划" 谈谈新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 作文教案《我有这样一位新XX》 浅谈学生课堂评价权 新课标下这样作业效果好——略谈学生作业设计、批阅与点评的实践 课堂评价的魅力──《难忘的一课》教学案例 语文课堂评价的具体化 于永正:我这样备课 德育论文:教师需要学习,需要成长小学语文论文 我这样备课--于永正 原来课可以这样上 这样的课堂教学真精彩──评李小东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 怎样评价曹操其人和小说中曹操的形象 古代经典需要再发现和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