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学分析

关于新课程的几点思考

小编: :admin

一位石油大亨说过:真正的石油不陆地,戈壁,也不在海洋深处,而在我们的脑海里。此语道破了探究事物真相的天机:即决定于人的思维,正确的思维可以助人成功,使人事业成功,错误的思维则导致事业失败。当前轰轰烈烈的课改也亦然。所以必须冷静地对新课程进行思考,防止认识思维上出现偏差,使之能实施成功。

破与立

新课程出现伊始,即大张旗鼓、旗帜鲜明地宣称要打破一切束缚教学效益的错误做法,以树立新观念、新方法、新理念。诚然,自古以来,立都在破之上,有破才有立,有立才能破。但是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过激行为,导致了无限制地破:先前的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被忽视,取而代之的是泛泛而谈,漫无边际的空洞教学,且美其名曰发展学生自主性;先前适量的确家庭作业被取消;堂而皇之地说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先前的让学生独立思考,在疑惑处点拨的教学方法也不再推崇,原因是这样的课堂太死板,没什么“看头”,取而代之的是课堂上热热闹闹,发言踊跃,答案繁繁种种,评价含含糊糊,下课后学生脑子里干干净净,一无所获。看来我们要在破与立之间找一个黄金分割点:即破立的程度。笔者认为,一切有碍于新课程实施的陈旧教学方法当然要打破,但已经被实践证明的,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不但不能破,而且还应站在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高度加以巩固、改进,拿着渔网到外找鱼,但抓到的鱼儿绝不能放掉,不然捕鱼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变成了消遣。我们的教学工作绝不是消遣,而是要促进人的不断发展、充实。

生成与预设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的确是教师备课的复制品,即教师预设教学内容、预设教学程序,有经念的教师还可以预设教学效果:即有明显的课堂教学指向性和目的性。但这种教学方式也遭否定,不少专家、教师认为课堂是生成的:即要根据课堂上的变数来确定教学策略。就课堂是生成的,笔者无异议,因为这也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但一味强调课堂是生成的,则会使教师在教学中无所适从,比如语文课《黄河象》,如果学生一味追问化石种类及其他问题,难道教师就丢开文章对化石描写方法而不顾,对引导学生怎样进行合理的教学目的而不顾,而将《黄河象》上成一节自然课,笔者不敢苟同。又如教学《桃花心木》如果学生一味纠缠在桃花心木的用途、种植方法上,难道教师就丢开本文重点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而不顾,将此课上成农技课。如果这种变数主宰了我们的课堂。那么新课程标准如何得以体现。看来要妥善处理好课堂教学的生成与预设这两个问题,不然教师上课极易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笔者认为就课堂教学而言,生成是客观存在的,且预设在前,生成在后,生成会影响预设。故预设时

应考虑到生成,要让生成为预设服务。这样,我们的教学法才不会偏离航道,而让生成成为东风,使教学之船方向更正,速度更快。

教与考

很多老师在实施课程后抱怨:教学成绩下滑了。究其原因,是原先的考较好地结合了教的内容。而如今的考似乎与教脱节:表现在教师以优秀文本为载体的教学内容在考卷上体现甚微。难怪教师坦言:我们教的东西不考,考的东西我们又确实没教。最终导致教师丢开文本去押题、猜题、赌题。没办法,不管新课程如何诱人,家长看重的还是学生的成绩,笔者认为,如果考不能适应教,则反过来会对教起消极作用。如果考不能忠实反映教的结果,考也就在于失去了其价值。那么是不是教什么就考什么,考什么就教什么呢?显然不是。但至少要在教与考之间寻找一个支点,使教与考平衡。这就要求我们的考归要到底要为教服务,而不应成教的阻力,可喜的是,我们的教研工作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表现在阅读题由原先的均为课外阅读改为由一个课内阅读为平台,再拓展一个课外阅读。这就使考与教有了延续性。笔者认为要将这一命题思路更加具体化,使教师的教更有针对性,学生的学也更有信心。让学生成绩上去,拥有成就感,对实施新课程有利无弊。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应适可而止,矫枉适度。过则不必也不利。这句话同样适应我们当的课改工作。

    相关推荐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冷”思考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中生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关于个性化学习的几点思考 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关于当代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创新思维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索 关于新课程“课”的若干评价问题的思考 关于作业布置与评价的几点思考 对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反思 关于识字课的两点思考 关于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反思(上) 关于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反思(下) 关于“基本课文”的几点认识 关于“好课”的思考 于漪老师关于新课程的报告讲座 关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新课程实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于漪老师关于新课程的报告讲座 善于研究 善于借力——新课程实验者的思考 关于作文教学的三点思考 实践美术课程新标准的几点体会 关于语文中考改革的两点思考 关注新课程标准下的几种阅读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学习范式转换的方向──关于新课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关于新课标“语文素养”理念的思考 关于课文中的几句诗词 关于《雷雨》中的周朴园几点看法 关于“课程教学”的对话 关于语文情境教学的几点经验 关于语文情境教学的几点经验 高中新课程的几个转变 新课程理念与运用语文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改革中学教师应注意的几种关系 关于中考语文的主要考点 关于文言文阅读复习的几点建议 关于语文课程资源 对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 让学生享受考试的乐趣——关于试卷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于语文选修课的几个问题 课改过程中应关注的几种现象 关于小学语文实验工作的几点建议 新课程语文考试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课外阅读课的思考与实践 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点滴思考(讲座提纲) 关于课程本质内涵的探讨 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生成──《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引发的几点思考 关注课程标准下的几种阅读能力 新课程语文考试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祝福》中的几个问题 对语文课导语设计的几点思考 关于《前方》两种教学过程的反思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三点思考 《给予是快乐的》几点冷思考 女娲补天的几点教学思考 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生成──《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引发的几点思考 试论新课程高考方案应具备的几个主要特点(本站节选) 关于高效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思考 关于高一语文几篇新选现代文的说明 《给予是快乐的》几点冷思考 新课程教学中的关系学 关于小学习作教学及评语的一点思考 新课程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评价(下) 关于高考语文最易失分的考点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评价(上) 关于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思考 关于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关于《曹刿论战》的几个问题 关于把语文课“教活”问题的思考 语文新课改中的几组“关键词”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中语文必修课选修课的思考 对小学识字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构建的几点思考 关于《泉水》的课后反思 关于大学教授到中学上课的思考 有关识字的一点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关于窦娥“三桩誓愿”的思考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关于初中阅读教学的思考 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几个问题 关于怎样上好小学语文课的思考 关于开放型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关于语言与文学关系的理论思考 关于新华社 温儒敏: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 窦桂梅: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顾之川:对新课程语文高考改革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 关于《孔雀东南飞》的几条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