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祖国土》教案4(表格式)

小编:

高一语文《祖国土》教学设计

课 题

《祖国土》

课 型

现代文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解读《祖国土》的诗意和作者命运的内在联系。

2、体会《祖国土》的写作手法。

3、了解阿赫玛托娃的生平和创作

能力点

1.诵读涵咏,感受诗歌表达的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写作手法。

教育点

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难点

1.能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准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诗歌表达的情感。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意象分析法,掌握本诗炽热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师:“祖国土”,是我们这个专题的名字,其实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位伟大诗人的代表作品,她,就是被誉为 “俄罗斯诗歌天空中的月亮”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大家知道谁被誉为“俄罗斯诗歌天空中的太阳”?

生:大概是普希金吧,他在俄罗斯诗歌史上应该最有名。

师:你们猜的很对。阿赫玛托娃既然能与普希金并称,可见她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哪个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阿赫玛托娃。

生:介绍作者

PPT大屏幕展示:

阿赫玛托娃(1889——1966),是二十世纪屈指可数的苏联杰出的女诗人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她的百年华诞之年定为阿赫玛托娃年。以纪念这位“把人带进一个美好世界”的“诗歌语言的光辉大师”。有人称普希金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也有人把阿赫玛托娃比作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然而她在苏联时期几经磨难,是“大清洗”运动的见证人和受害者。因其诗歌的非革命性,被苏共领导人斥为“混合着污秽和祷告的荡妇和修女”。婚姻几离几散,前夫无辜因“反革命叛乱罪”被枪决,儿子两度入狱,女诗人因前夫几乎终身受株连,后来在文坛上屡遭批判,作品被禁止发表。

她的创作活动跨二十世纪前半个世纪,诗风明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作品纯真、明朗、简洁,代表作有《黄昏》、《念珠》、《群飞的白鸟》等;后期,诗境大开,风格和题材呈丰富多样性,代表作有《安魂曲》、《没有主角的长诗》等。诗中对历史隐约旋律的敏感性和对千千万万人苦难的同情心,使她当之无愧地跻身第一流诗人的境界。

了解了作者,让我们我们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诵读涵咏,感受诗歌表达的感情

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写作手法。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师:咱先找同学朗读一下全诗。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生:朗读全诗

师:找同学点评一下

生:点评,纠正字音,句读。

正字音:

香囊(náng) 砂砾(lì) 闪烁(shuò) 蹂躏(lìn)

齑粉(jī) 称呼(chēng) 称职chèn

师:播放朗读录音,正句读。

生:齐读全诗

师:读准了字音,读清了句读,接下来我们要读出感情。而要想读出全诗的感情,我们必须深入文本,理解每一句诗句的意思。请同学们再读文本,借助注释,深入探究诗歌的内容,理清诗歌表达的情感。

生:学生散读,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内容大意。

师:通过刚才的朗读,大家说说你从诗歌中都读到了什么?

生:对祖国土地深切的爱。

师:从文中哪些诗句可以看出?

生:“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

师:从这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和祖国土有着怎样的关系?

生:人离不开土地,没有土地就没有了根基,点出了我们是祖国土的主人,表明了自己同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师:我们从诗歌中还读到了什么,谁还有补充?

生:对土地的无视?

师:是吗,你是从诗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

生: 从“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它放声痛哭,我们心中不知它的价值何在,我们也没想拿它来进行买卖,我们在它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它的存在。”这些诗句也表明了人们对土地的无视。

师:人们为什么会无视自己的土地呢?

生:因为“它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苦楚,它也不像是上帝许给的天国乐土。”

师:我们如何理解这两句诗?

生:好像是说我们在这快土地上经历了痛苦和悲伤。

三、再读文本,质疑问难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还得知人论世,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写作背景:请看大屏幕:【PPT】展示

国家:889-1966,前苏联发生十月革命、卫国战争等,经历这些磨难后的苏联已不再白雪皑皑、广袤无垠,而是贫瘠不堪,灾难深重。卫国战争后这块土地血流成河、土地贫瘠,生灵涂炭,这里的人民没有放弃对贫瘠祖国的保卫,浴血奋战,众志成城,誓死保卫自己的祖国。

个人:阿赫玛托娃的命运是坎坷的,十月革命后,她当时并不了解无产阶级革命,然而她并没有和许多俄罗斯作家一样,选择了流亡。她没有逃避,也没有后退,诗人表示:“不与抛弃故土的人为伍。”她选择了与祖国同在。虽然命运并没有给她安排一条平坦的路,1921年她的前夫古米廖夫因“塔甘采夫事件”被捕枪决,阿赫玛托娃的诗中也充满了恐惧和忧伤。但诗人依然寄予这片生她养她的故土以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诗人,她的诗充满了公民感,1941年伟大的卫国战争爆发,阿赫玛托娃身居塔什干却不忘尽快获得列宁格勒的消息,在大围困的艰难时期她仍然以自己的诗歌激励人民,相信胜利一定会到来。

师:由此可见,对于这块土地我们既不因它快乐,又不为它痛苦。它在我们眼里什么都不是,那它又是什么呢?

生:“套鞋上的污泥”、“牙齿间的沙砾”、“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

师:在这里,诗人为什么偏偏选用这些意象?

生【1】:我觉得作者选这些意象是不是为了表现人们对脚下的土地总是很不在意,土地这一祖国的象征,却常常被人们忽略。

生【2】:我觉得诗人是不是用这些意象在告诉人们,就是我们平时不在意,忽略的东西的这些泥土,正是我们的生存的土壤。

生:对于这些日常生活中平常、为人熟悉意象,然而却又是常被人忽略、遗忘甚至为人所不屑、鄙弃的。甚至于我们随意地践踏蹂躏我们的土地,诗人感到莫名的酸楚。

生【3】: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被所谓“高贵”的人们有意忘却的,同时也常常被大多数亲近土地的人们在无意中忽略的事物,但被阿赫玛托娃挖掘出来,并被赋予了崇高的、庄严的意味。

师:由此可见,诗人饱经忧患,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这时诗人心中祖国的形象不再是被美化了的、概念化了的所谓广袤的、肥沃的、覆盖着皑皑冰雪和白桦树林的美丽意象,而是哺育了千千万万苦难民众,却又被践踏蹂躏的土地,就是那个司空见惯的、肮脏的、卑微的,那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最后还要埋于斯的污泥沙砾等。

师:“因此诗人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这里的 “不拘礼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不拘礼节的称呼土地为“自己的土地”?

生:因为诗人已经和土地融为一体,土地已是属于自己的一部分,一切礼节反而是疏远的表现,用“不拘礼节”更能体现作者对土地的亲切感

师:由此可知就是在这块卑微、普通、平凡甚至被人践踏的的土地上,诗人深爱着它:躺在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她诗人痛定思痛,一针见血指出:无论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灾难深重,祖国的土地是多么的贫瘠,多么的不堪,但它永远是我们祖国的土地,是生于斯,长于斯,最后埋于斯的污泥沙砾。我已融入到祖国的土地中,成为了祖国土的主人,一种骄傲之情油然而生。

师:分析到这里,哪个同学能梳理一下这首诗歌的结构。

生:梳理诗歌的结构:

前八句:主要写我们对祖国土通常的态度——熟悉得都忘记了她的存在。诗人与祖国土一起受难、承受厄运。

后六句:分两层。前四句,是对上面陈述的回答,是对践踏祖国土的沉痛的反思。后两句,带有警句式的转折意味,是对祖国土的理性的思索与透彻认识,这里表现了诗人真诚而又深厚的爱国之情。

师:由此可见,本文的感情脉络是怎样的?

生:沉郁——深情赞美、悲愤——深厚、炽热的爱国之情。

师:分析到这里,哪个同学能说说“祖国土”在本诗中有着怎样深刻的含义?

生:土地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得以生存的依靠,人类总是在接受土地博大丰富的滋养和恩情,而一把祖国土,则是代表了一个国家,它见证了民族的繁衍和生息。

四、重点品读,合作探究

师:了解了诗歌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那么我们应怎样读出诗歌的这种情感呢?

生:我觉得前八句情感总体是沉郁的,后四句在沉郁的情感上掀起微微的波澜,应读出顿挫之感。

师:说的这么好,你不能给大家范读一下

生:我试试吧。范读课文

师:他读的怎么样?

生:太好了

师:那大家以他为榜样,齐读一下这八句。

生:有感情的诵读全诗。

师:那后六句呢,谁能给大家读读?

生:老师,我试试吧。有感情的诵读

师:同位评价一下

生:我觉得后六句应读出对祖国深深的挚爱

师:你能不能再给大家读读这几句

生:有感情的诵读

全体诵读

师:诗歌先写了对祖国土的无视、践踏,后表达了对祖国土深深的热爱之情,这种写法叫?

生:欲扬先抑

师:很好。本文采用了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在写作上,诗人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选用极为普通的物象,在不经意中娓娓道来祖国土的平凡印象,甚至有点贬低这“从不记起它的存在”的默默无闻的尘土。但在最后,诗人却笔锋一转,“直到我们躺入其中,与它融为一体”,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默默无闻的尘土才接纳了人们,因为这是祖国土,是与民族、与人民休戚与共的生命之土。表面上看来似乎有些矛盾,其实诗歌就是在矛盾中呈现出张力。整首诗一张一弛,调动着读者的每一根神经,充分展示诗的意境。

最后,我们用郭沫若的一段话结束结束对诗歌的解读。

“她的著作表现着这位天才的抒情诗人之古典的清澈意味与其沉着的用词。她的疏淡的韵文喜欢用颠倒的简语。革命并没有威骇了她。依然在苏维埃共和国度她的生活。”

——郭沫若

五、回扣文本,语文运用

(一)、阅读勃洛克的《致安娜·阿赫玛托娃》,并回答问题:

致安娜·阿赫玛托娃

有人对您说:“美是可怕的”,

您却慵懒地把西班牙披肩

披在肩上,

一朵鲜红的玫瑰,戴在头发上。

有人对您说:“美是朴素的”,

您却笨拙地用五颜六色的披肩

盖住婴儿,

一朵鲜红的玫瑰,掉在地板上。

可是,当周围的人们纷纷发言,

您却心不在焉

忧郁的您陷入沉思

您对自己说:

“而我既不朴素也不可怕;

我没有可怕到可以让人随便杀死的地步;

也没有朴素到

连生活是可怕的也不知道的地步”。

1. “披肩”和“玫瑰”在诗中意味着什么?

2. 当周围的人们纷纷发言时,女诗人阿赫玛托娃为什么会忧郁地陷入沉思?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美是朴素的,也是可怕的,而女诗人自称既不朴素,也不可怕,女诗人并不是把美作为人生的目标。

B. 勃洛克对阿赫玛托娃很尊敬,但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他对女诗人的一些做法是不认同的。

C. “美是朴素的”和“美是可怕的”这两种说法是互相矛盾的,女诗人面对这种矛盾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D. 此诗体现出阿赫玛托娃坚守自己的信念,保持着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并不迁就于世俗所强加的评判标准。

(二)、阅读普希金的《致恰达耶夫》,并回答问题:

致恰达耶夫

爱情、希望和平静的光荣,

并不能长久地把我们欺诳,

就是青春的快乐,

也已经像梦,像朝雾一样地消亡;

但我们的内心还燃烧着愿望,

在残酷的政权的重压之下,

我们正怀着焦急的心情

在倾听祖国的召唤。

我们忍受着期待的折磨

等候那神圣的自由时光,

正像一个年轻的恋人

在等待那真诚的约会一样。

现在我们的内心还燃烧着自由之火,

现在我们为了荣誉的心还没有死,

我的朋友,我们要把我们心灵的

美好的激情,都献给我们的祖邦!

同志,相信吧,迷人的幸福的星辰

就要上升,射出光芒,

俄罗斯要从睡梦中苏醒,

在专制暴政的废墟上。

将会写上我们姓名的字样!

1. 诗中多处运用比喻的手法,请列举几处比喻的运用,并结合具体诗文谈谈其作用。

2. 诗人在开头部分就说到,青春的快乐已经消亡。后文中又出现了“美好的激情”,这算不算前后矛盾?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参考答案:(一)、1. 象征着美好的事物。2. 诗人独立的气质和知识分子的尊严。3. D C项中并非无所适从,而是体现着自己的独立思想。

(二)1、第1段中表现诗人理想的幻灭,“像梦、像朝雾一样地消亡”,很形象地表现出那种飘忽、朦胧、迷幻般的内心惨痛;表现诗人期待祖国的召唤,“正像一个年青的恋人/在等待那真诚的约会一样”,细致入微地描叙出诗人那种渴望、真挚、热切的心情;第2段中诗人对胜利的展望,“迷人的幸福的星辰/就要上升,射出光芒”,贴切地将革命的光明灿烂、势不可挡的气概表现出来。

2. 在幻灭的惨痛中,诗人并没有绝望以至沉沦,而是内心仍有一丝强烈的渴望。这渴望来源于诗人爱祖国爱自由的思想情感。诗人在期待“祖国的召唤”,期待祖国的光明和自由,这种期待“折磨”着诗人在残酷现实下幻灭的心灵;使他产生了一种充满希望的痛苦。诗人在内心的痛苦压迫下,起来奋争,号召、展望,投入到行动中。整首诗呈现诗人由心理状态转到行动状态的轨迹,和诗人的思考与斗争的心理发展过程是一致的。

板书设计:

祖 国 土

阿赫玛托娃

沉郁

赞美

悲愤

挚爱

欲 扬 先 抑

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我们把语文的工具性发挥到了极致,诱使了教学中的简单化。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语文世界中诗意的美、丰富的内涵,几乎被抛之一边。语文世界被收缩于抽象的考试说明之中,很多时候我们把语文课上成应考训练课。这节课我想改变这一做法。首先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应该有主体参与意识,训练表达能力,提高鉴赏评价能力。课堂上要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维训练,课堂上要给予学生思考的话题和时间,让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火花。从课堂的效果来看,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我今后会积极实践,继续努力。此外《祖国土》是一首诗歌,诗歌教学贵在诵读,指导学生诵读掌握诵读技巧并在诵读中体悟诗人情感。这正是本人教学初衷,但具体落实起来却不够理想,今后将继续努力。

设计亮点:

亮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突显学生对话参与意识。

亮点之二:在教学过程中,以诗歌诵读法贯穿课堂。

亮点之三: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

    相关推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表格式教案9 《甜甜的泥土》表格式导学案4 《六国论》教案26(表格式) 《甜甜的泥土》教案7(表格式) 《人琴俱亡》(表格式)教案4 《太空一日》表格式教案4 《雷电颂》表格式导学案4 《六国论》表格式导学案3 口语交际《应对》表格式教案4 《祖国土》教案 《斑纹》表格式教案 《江南的冬景》表格式导学案4 《送你一束转基因花》表格式教案4 《马说》表格式教案16 《鸟啼》表格式教案22 《登高》表格式教案20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表格式教案4 《石榴》表格式教案12 《前方》表格式教案12 《口技》表格式教案20 《散步》表格式教案46 《杨柳》表格式教案2 《论美》表格式教案14 《鸟啼》表格式教案24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我为什么而活着》表格式导学案4 说勤奋表格式的教案 《黄河颂》表格式教案19 《柳叶儿》表格式教案12 《有的人》表格式教案15 《错过》表格式导学案 《木兰诗》表格式教案32 《盲人摸象》表格式教案 诵读欣赏《文笔精华(二)》表格式教案4 语文实践活动《赛诗会》表格式教案4 《逍遥游》教案28(表格式) 《老山界》表格式教案12 《河中石兽》表格式教案 《祖国土》导学案 《社戏》标准表格式教案 《阿房宫赋》(表格式)教案 《饮酒》(其五)表格式教案 《我心归去》(表格式)教案 《醉花阴》表格式教案5 导学案《背影》表格式教案 苏教版《从小就要爱科学》(表格式)教案4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表格式导学案4 《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表格式教案4 《祖国土》赏析 《草》表格式师生学习案 《望岳》表格式导学案2 专题《鸟》表格式导学案 《活板》导学案5(表格式) 《社戏》表格式导学案11 《论美》导学案5(表格式) 苏教版必修5《论厄运》表格式导学案4 口语交际《假如我是导游》表格式教案4 《周庄水韵》表格式教案11 《论语》八则表格式教案11 《捕蛇者说》表格式教案17 《三个太阳》表格式教案13 《凡尔赛宫》教案12(表格式) 《看云识天气》表格式教案 诚实与信任表格式教案 《人琴俱亡》(表格式)教案6 《都市精灵》表格式教案14 《河水和小船》教案(表格式) 《雨的四季》表格式教案9 《河中石兽》表格式教案12 《太空一日》表格式教案5 《故宫博物院》表格式教案 郑振铎《海燕》表格式教案 《五柳先生传》表格式教案 《两只鸡蛋》表格式教案3 《诗人谈诗》表格式教案5 《岳阳楼记》表格式教案27 专题《荷》表格式教案4(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4 《人琴俱亡》(表格式)教案5 4 《祖国》教案设计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表格式教案4 口语交际《话须形象才动人》表格式教案4 《祖国土》专题教案1 《苏州园林》表格式导学案 梁衡《夏》导学案3(表格式) 《紫藤萝瀑布》表格式教案18 《相信未来》导学案(表格式) 《端午日》表格式导学案9 《三颗枸杞豆》表格式教案16 《巍巍中山陵》教案12(表格式) 《江南的冬景》表格式教案22 《好汉查理》精品教案(表格式) 专题《爱莲说》表格式教案32 《背影》表格式师生学习案 《祖国土》教学反思 《毛遂自荐》教学案6(表格式) 《雁门太守行》表格式教案5 《指南录后序》教案7(表格式) 晏殊《蝶恋花》表格式教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