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关于“诗歌与散文”选修课目标的问答

小编: :admin

问:诗歌与散文选修课第一条目标提出了总体要求,其核心是什么?

答:应该说,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是这个总体目标的核心。一个人审美修养的获得,其程度的高下,以及能否使自己的兴趣得到持续发展,形成较为稳定的审美能力,关键在于审美情趣。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明显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得到丰富和深化,情感体验也趋于丰富和细腻,自我意识和活动能力不断增强,这时候,他们的内在精神修养迫切需要提高。在这样的前提下,审美情趣就会在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提高文学修养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就会成为高中生的内在需求。对优美的诗歌散文作品的鉴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高中生的这一需求。

问:第2、3、4条目标,从三方面提出了诗歌散文阅读鉴赏的能力和方法方面的要求,您能不能具体说说?

答:第二条目标提出了诗歌散文阅读鉴赏的基本要求。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诗歌散文的阅读鉴赏,首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在义务教育和高申必修课阶段,学生在诗歌散文的阅读面和数量上己有相当积累,义务教育要求背诵古今诗文240篇,高中必修课虽未规定数量,但也提出了诵读的建议,这是提高学生诗歌散文阅读鉴赏能力的良好基础。但选修课不能仅满足于此,应进一步扩大阅读量,拓展阅读面。我们应当意识到没有一定阅读量,就不可能显著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则可以在众多作品的相互联系中、在多角度的比较中、在纵向和横向的作品之链中进行阅读鉴赏。鉴于此,教学建议提出:本系列课程,应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精选重点,鉴赏研读。

其次要有重点地鉴赏研读。这是上述教学建议中包含的又一层意思。什么叫有重点?根据我们的理解,有这么三点:

一是精选中外诗歌史、散文史上有影响、思想艺术成就较高的优秀作家作品。歌德在谈到鉴赏能力培养问题时说过:鉴赏力不是靠鉴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欣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成的……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你就有了用来衡量其他作品的标准。例如,中国古代诗歌,可把重点放在《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上;唐诗中的重点,按时期分可以放在盛唐和中唐上,按题材分可以放在山水诗和边塞诗上,按人分可以放在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李商隐等著名诗人上;宋词、元曲也可依此类推。

二是鉴赏的重点在作品,而不在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本系列选修课是诗歌散文作品阅读鉴赏课,学生面对的是一篇篇完整的作品,是一个个充满艺术肪力的生命体,所以要重视通过对优秀诗文从思想内容到艺术特点的鉴赏,达到切实提高鉴赏能力的目标。这是精选重点,鉴赏研读的一层重要含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认真阅读。在阅读中要研究、考察。这样才可以走上文艺鉴赏的途径。在鉴赏过程中,当然会涉及中外文论关于文学鉴赏的主要观点、文学鉴赏的心理机制、文学鉴赏的各个要素、不同文体作品鉴赏的基本方法等带有一定理论色彩的问题,以及中外诗歌史、散文史的有关知识,但这些不应该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只是一种帮助阅读鉴赏的手段,或一种隐性的、间接的知识理论背景,所以教学建议中提示也不必系统讲授鉴赏理论和文学史知识。如果把这一选修系列上成文学鉴赏概论或微型的文学史课,就背离了课程目标。

第三,也是这一条目标的中心内容,即对作品的鉴赏重点应放在探索作品的意蕴和艺术魅力方面。关于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问题,我们放在后面进行阐释。这里着重就探索作品的艺术魅力力问题作一些必要的提示。

先说诗歌(这里主要说的是抒情诗)的艺术魅力从何而来。诗歌的美感首先来自音律(包括节奏和韵律)。音乐性是诗歌与生俱来的品性,诗歌中语音有规律的停顿造成节奏,其声、韵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而形成韵律,构成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效果,节奏、韵律与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诗中轻松、欢快、沉滞、急促、昂扬、舒缓等节奏韵律的变化,就反映了人的情绪的起伏波动,表现的其实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节律。所以诗歌的音律美绝不是一个纯形式的因素,它是情感内容的有机组成,或是与情感内容不可分割的因素,可以称之为情感的形式或有意味的形式。阅读诗歌须吟哦,须朗诵,须于声音唇吻之间感受作品的音乐美,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是鉴赏诗歌的意境美。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景物有机融合成一个统一体,就是诗歌的意境。按王国维的分析,意境大致有三种类型,其实就是意境美的三个层次,一种称为境余于意,偏重于对景物的客观再现;一种称为意余于境,偏重于对主观情思的表现;还有一种叫做意、境两浑,景物与情思、主观与客观浑然一体,难分彼此,达到水乳交融般的和谐统一。就诗歌的意境美鉴赏而言,这不失为一条较易掌握的思路。此外,鉴赏诗歌经常涉及的实境与虚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言外之意、托物寄情与触物兴感等意境呈现方式或类型,都与此有关。

音律美、意境美,均服务于诗歌的情韵美,或者说,诗歌的情韵美包含了音律美和意境美。情韵包含了意蕴,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意蕴,它是形、神、情、理多种因素的渗透、交融而达到的有机整合,是强烈感情和丰富想像共同作用下的产物,综括了意内与言外、有限与无限,也是诗歌艺术魅力的最高表现。引导学生由作品的音律、意境入手去感受、把握、品味其情韵,可享受到诗歌鉴赏作为一种艺术再创造的莫大愉悦。

这里所说的散文主要指文学性散文或诗性散文,即偏于写景、抒情、言志之作。文学性很强的散文,与诗歌在艺术表现上有一些共同点,如上述的音律、意境、情韵等美感因素,在诗性散文中同样存在。鉴赏散文的艺术魅力,还可侧重从语言美、结构美、意蕴美等方面入手进行。

 

    相关推荐

    高中“诗歌与散文”选修课目标的问答 关于春天的诗歌、散文 关于语文选修课的几个问题 关于高中“文化论著研读”课程目标的问答 关于高中“文化论著研读”课程目标的问答 关于选修课教学的讨论 关于高中语文必修课选修课的思考 高中“小说与戏剧”课程目标的问答 关于诗歌的意象 关于诗歌的常识 古代诗歌之诗眼攻关目标和攻关策略 关于诗歌的常识 关于《墨梅》一诗答教师问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例:《将进酒》 古代诗歌之意象攻关目标和攻关策略 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选修课设置的思索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关于春节的诗歌总汇 选修课教学中的问题与案例 关于高中新课标阅读问题的访谈 关于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文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例:《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与“阳光”有关的诗歌 高中“文化论著研读”课程目标的问答 高中语文必修课与选修课教学实施的若干问题 关于“雨”的诗文 关于议论性散文 关于“雨”的诗文 关于“雨”的诗文 关于竹的诗文 关于竹的诗文 选修《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教学过程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歌之"情感"攻关目标和攻关策略 关于“雨”的诗文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四)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二) 诗歌鉴赏与修辞 关于新诗的解读与教学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五)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三)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目标及教学实施(一) 高考语文备考古诗歌:"表达技巧"攻关目标和攻关策略 关于反问句 《古代诗歌五首》学习目标 (讲)(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关子新课标中作文教学目标的对话 关于课文中的几句诗词 关于语文教学目标设定的思考 三个层面 关于春天的散文、小说(7篇)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选读教案 关于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思考 关于庐山的诗 关于丁香的诗 关于把语文课“教活”问题的思考 从《爱如茉莉》课文中提炼出来的关于爱的诗歌 关于“早恋”问题 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测试试卷 关于高考续写型题型的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关于杜甫的人生思想及诗歌艺术 泰戈尔散文诗节选 关于高考分析构思题型的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关于《海燕》译文的一些问题 关于长城的诗句 关于七夕的诗词 关于赤壁的诗赋 课标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目录 高中课标语文选修教材选用指导 关于新课标“语文素养”理念的思考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目标 选修课的开设与教学(二) 关于《祝福》中的几个问题 《古代诗歌五首》关于诵读的教学建议 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模块的教学问题 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模块的教学问题 关于高中语文课的现代诗讲授 关于“移觉”修辞格 有关春天的诗歌 关于新课程“课”的若干评价问题的思考 关于描写春色的诗: 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高中语文任意选修课体系 关于课外阅读课的思考与实践 [原创]关于语文教学的几个问题 构建与新课程标准相适应的高中语文任意选修课体系 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实施的若干问题 关于语文教学效率的两个问题 关于读写听说的动机问题 关于轻声声调变化的问题 高中选修课的“三多”与“三少” 关于《曹刿论战》的几个问题 《古诗两首》的教学目标 最新关于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只考诗歌 《组歌(节选)》问题探究 关于读写听说的动机问题 关于“安塞腰鼓”的常见问题 《现代诗歌选读》“梦幻与诗”专题欣赏 关于语文教学效率的两个问题 关于《外国散文两篇》的创新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