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对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反思

小编: :admin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为 语文教学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新课程标准》在试验区实施五年来,在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个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毋庸讳言,通过五年的实践和摸索,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发现了在执行《新课程标准》时,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课堂教学的把握,都出现了一些偏差。

一、教材编写突出了人文性,忽略了工具性

虽然说《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但是在宣传倡导方面,我们更多的还是侧重于人文性。德育渗透、拓展延伸,更多方面都还是不自觉把重心移向了人文性。在教材编写的安排上,我们发现现行教材(以人教版为例,下同)明显弱化汉语语法、淡化了文体知识、简略了修辞手法、简化了语言的实际运用。甚至主语、谓语、宾语等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需要英语老师去补课。以致于学生写出的作文“四不像”,像散文一样散,但是没有散文的“神”;像议论文一样评头论足,可惜又没有充分的论据;像小说,但又没有情节;像诗歌,又没有诗歌的韵味……不一而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时我们觉得汗颜。可以肯定地讲,这几年的教改,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学生使用“语文”这个工具的能力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许多。

二、强调了学科整合,忽视了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

教材中的36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涉及了生物、天文、地理、科学、历史、社会等学科领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突出了学科整合的特点。这是《新课程标准》一大特点,也是人教版教材的所谓一大靓点。但是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应该是立足于语文学科,应该在体现语文特点的基础上开展的综合性学习。不是说这些综合性学习与语文学科毫无联系(语文是工具,它和所有学科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说没有突出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

笔者认为:一方面要保留目前教材中部分与语文学习结合较紧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外,另一方面还应该结合青少年的特点,添加一些他们既感兴趣,又有很强的语文知识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如:汉字的起源与构造、语言的综合实际运用(简洁、准确、得体等)、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比较、广告词的妙用与设计、楹联趣话等等。而其他的一些综合性学习内容可以作为课文补白予以保留,起到补充和拓展的作用。

三、写作要求贴近学生生活,教材安排远离学生实际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基石,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大法宝。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是,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却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

其一:缺乏完整的训练体系。“写作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我认为起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既要贴近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的实际,让学生有话能说出来;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但是在教材中既无法体现其循序渐进的写作要求,也没有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中提出指导性的训练内容。

其二:缺乏较强指导性的意见。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应该达到什么目的、开展哪些活动、建议写哪些内容、有哪些要求……教材中很少提出指导性意见,全凭老师个人的经验和喜好来安排。这样的缺乏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可能由于目标的不明确,导致训练效果不佳。

四、重视了语文教学的统一性,弱化了语文教学的灵活性《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且要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该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的确,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对激发学生的主动意思和进取精神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于是,所有的语文课都必须有合作、有讨论。

其实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值得或应该探究,这需要引起老师的重视。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背影》中的父亲是一个不懂得教育孩子、溺爱孩子的形象。他不让年轻力壮的儿子去买橘子,却自己艰难地爬上爬下。还有的学生认为父亲是一个不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是一个自私的人,为了买橘子少走路竟然过铁路、爬月台,不顾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这种讨论不能不说学生没动脑筋,但是这还能理解父亲的形象吗?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为了一味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不管学生说出什么答案,都予以肯定和赞扬。有的答案明明是自相矛盾,甚至错误,老师都不加以纠正。

在这里,我丝毫没有否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意思。只是提醒哪些问题值得探究。任何一种变革和创新必须源于过去的基础。教学的改革亦是如此,全盘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既不科学,也不可取。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确有很多弊端,有些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应该摒弃。但是传统中有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应该继承。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幸事,也是适应现代教学的一种需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而编写的教材,在注重创新和贴近学生实际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上述吹毛求疵的意见,只是希望在《新课程标准》的统领下,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提高功效。

    相关推荐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实践美术课程新标准的几点体会 课程标准对话 课程标准对话 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对《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点异议 关于新课程的几点思考 关注新课程标准下的几种阅读能力 对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性质的解读与思考 实施新课程应处理好几个瓶颈 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价值取向 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存在问题的思考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理念的定位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思考 唱好主角提高效益——阅读课实施实验稿《语文课程标准》的几条建议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冷”思考 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备课 新课程标准下谈拓展 关注课程标准下的几种阅读能力 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语文课程标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后记———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改革方面的几点尝试 新课程标准下的识字教学 对语文优质课评比的几点反思 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程的特点及实施困难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重点、难点浅析资料 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自主权 对小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 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的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质培养的最新定位 贯彻课程理念,科学实施新课程 对人教版小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评价 课程实施理解、对话与意义建构—— 一种建构取向的课程实施观 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的新尝试──《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与反思 写作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 新课程标准下,作文教学的新尝试──《走一步,再走一步》课堂实录与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对新课程语文对话教学的反思和构建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实践中的点滴思考 以新课标作指导,为新课程做准备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素质 学习新课程标准 强化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重点、难点浅析_语文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练习设计的策略 我认为语文教育好的几点标准 反思性教学的实验设计及实施过程 人教版语文新课程标准(小学) 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定位 浅谈新《课程标准》与识字教学 浅探新课程标准下的生字词教学 温儒敏: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 浅探新课程标准下的生字词教学 口语交际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 课堂评价标准再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的多模式语文教学课堂 遵循教育规律创新教学理念——对小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要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语文教学──《杨修之死》的教学反思 对校本教研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设计:《荔枝图序》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观 新课标背景下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与实施策略 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选修课设置的思索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设计:《荔枝图序》 课程改革:在实施中异变的原因与对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的新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对“体验”的定位与教学策略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问答 《语文课程标准》的好载体 新课标背景下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与实施策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的新特点 新课程下对高中语文作业的几种误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下册的新特点 新课程实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对第五组教材的几点认识教学反思 新课程下对高中语文作业的几种误解 谈语文课程标准的综合性 对语文课导语设计的几点思考 综合性学习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 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点滴思考(讲座提纲)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上)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下) 对新语文课堂的反思 聚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聚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依据《课程标准》 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找回语文课程标准对“体验”的定位与教学策略 高中新课程的几个转变 新标准 新教材 新思路 新教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因材施教”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反思 试论语文课程标准的“语感”观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