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几点“冷”思考

小编: :admin

摘要:目前课程改革已到攻坚阶段,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课程改革工作需要遵循教育规律,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开展实践。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三维目标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学内容与形式之间以及文本与现实的关系。同时,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努力提高教育效果。坚持校本教研,注重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育规律;课堂教学;校本教研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C

作者简介:黄建国,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

目前课程改革已到攻坚阶段,教育管理与教育实践层面的问题不断涌现。诸如,教育行政的松绑放权与科学决策问题、学校发展自省与自律机制的建立问题、教师学习与日常繁琐的工作时间安排问题、教研方式的变革以及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已成为课程改革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面对前进中的困难,我们从事课程改革工作一线的学校领导要努力做到“四个坚持”,以夯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保证新课改工作稳步推进。

一、坚持课程改革不动摇,巩固和发展业已取得的课改成果

(一)进一步认识课程改革的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中国基础教育在进入21世纪时采取的重要行动,这场改革规模宏大,其结果将直接决定我国基础教育在未来几十年内的基本面貌和水平,它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及增强综合国力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这次课程改革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决支持。财政部拨专款用于本次课程改革,教育部党组一直在指导这次改革,并在不同阶段作出明确而具体的指示。课程改革之所以被如此重视而紧迫地提出来,首先是由于它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也是组织教育教学的最主要的依据。考察中外教育改革,无不是把课程改革放在突出位置,把课程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加以改革和建设。其次,在当前突出地强调课程改革是因为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我们必须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来认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从而怀着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地高度负责地参加并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项工作。由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意义重大,因此,作为教育者应树立课程改革不动摇的思想。

(二)正视课程改革的成绩

几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我省各地市,各方参与、支持课程改革的教学氛围已经形成,各校课程改革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为后续实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培养了一支能吃苦、肯钻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队伍。各学校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新教材为依托,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尝试新的课程策略,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不少学校整合了课程结构,大胆开发了校本课程,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课程意识,极大唤醒了广大教师的研究意识,展示了新的课程文化,很多学校由此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广大教师也丰富了专业成长的过程,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更新了教育观念,改革了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工作中激发出极大的热情,他们开始调整自己的角色位置,尝试着用新课程理念打造新的教学行为方式,积累了丰富多彩的、鲜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经验,进行了许多创造性的工作;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形成,课堂上不断涌现师生间相互讨论、平等对话的良好局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尝试着主动探究、自主参与,学习积极性更高、学习兴趣更浓了,在这种课堂氛围下,许多教师反映他们“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被难住”,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实验班在尝试着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以反映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发展状况。

二、遵循教育规律,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开展实践

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培养人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既有阶段性更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课程改革工作只能以教育规律为指导性依据,遵循教育规律的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特点,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才能事半功倍。笔者认为,应着力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经历了新课程、新理念在实践中的风风雨雨,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课程改革不是搞“运动”,不是从“零”开始,不是一夜之间来一个彻底的革命,对过去几十年教育方法的全盘否定。我们要运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原来的教育成果和失误,课改是在教育成果原有基础上的丰富。但我们有的教师往往就没有很好地领会这一精神。关于教学评价的问题他们坚持这样一种观点:要落实新课改,就必须禁止书面考试。在他们的意识中,考试是教育万恶的根源。其实不然。考试作为教师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手段,本身是无辜的。新课程改革要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是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择的功能,改变我们的传统教育教学将考试奉若神明,将它作为衡量我们教育教学质量的唯一尺度的做法。在当今落实新课程时,绝对摒弃考试的做法是不恰当的,而更应关注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中国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非此即彼、走极端的教育改革做法始终是要自食其果的。

(二)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相关推荐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考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课程的几点思考 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的互动关系 关于语文中考改革的两点思考 关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认识与思考 新课程改革中学教师应注意的几种关系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三点思考 新课程改革几个倾向性问题 让学生享受考试的乐趣——关于试卷改革的几点建议 温儒敏: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几点看法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 中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深化课程改革与更新教育观念 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顾之川:对新课程语文高考改革的思考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思考 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课程改革中的“过于”现象 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是关键 《给予是快乐的》几点冷思考 课程改革误了高考,还是高考误了课程改革 高考改革课程改革殊途同归 关于高中生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关于个性化学习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考改革的一些看法 对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 《给予是快乐的》几点冷思考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成效 关于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几个误区 语文课程改革的十大关系 关于当代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创新思维与语文教学的几点思索 关于新课程“课”的若干评价问题的思考 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课程改革的现状与反思 关于语文教材与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角色 关于作业布置与评价的几点思考 课程改革与语文高考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看点 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让新课程高考成为高考改革“领头羊” 改革作文教学的新思考 制度创新是高考改革的关键 对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重点、难点浅析资料 关于识字课的两点思考 新世纪初期的语文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学研究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课改过程中应关注的几种现象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关于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反思(上) 关于新课程师资培训的反思(下) 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 关于“基本课文”的几点认识 高考制度是课程改革的瓶颈 积极审慎推进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 “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言摘要 积极审慎推进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 语文新课改中的几组“关键词” 切实加强对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亮点、重点、难点浅析_语文论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后记———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体现课程改革方面的几点尝试 李镇西:我看语文新课程改革 感悟新课程改革语文案例二 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素质结构 关于“好课”的思考 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教育改革的全新思路 于漪老师关于新课程的报告讲座 新课程实验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于漪老师关于新课程的报告讲座 从科举看今天的高考与课程改革 新课程高考制度改革应妥善处理的若干矛盾 新课程改革研讨观摩课《海燕》说课稿 〖李其龙〗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的改革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上) 陶行知课程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 相关学科的发展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上) 善于研究 善于借力——新课程实验者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互动——由一堂语文课引发的思考论文精品 相关学科的发展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下) 关于作文教学的三点思考 实践美术课程新标准的几点体会 实施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有力师资保障 从语文教学改革的历程看改革的紧迫性 探寻教研蹊径引领课程改革——新课程背景下县区语文教研的实践与思考 朱慕菊谈实验区课程改革热点问题 关注新课程标准下的几种阅读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学习范式转换的方向──关于新课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关于新课标“语文素养”理念的思考 常模重建,07年首次新课程高考开创改革之旅 语文课程改革十大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