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案教学>教案设计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材的使用

小编: :admin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一年多了,如何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正确使用新教材,却是使许多语文老师感到棘手的问题。这里仅以苏教版为例,谈谈高中语文教材的正确使用。

一、把握编者思想,正确认识人文性和工具性是“一张皮”

我们看到苏教版选文确实做到了文质兼美。大家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与激动,几天就看完了必修一。可是当大家读完教材后,问题就出现了。苏教版教材的选文是好,体例也新,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可是如何教呢?同时选文的篇目几乎增加了一倍,如何教,大家都觉得很难,没有抓手,课时也不足。

过了几天,大家稍微冷静下来,我们备课组组织大家再次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苏教版语文培训手册》,我们还将其中列出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课程目标分解到每一个专题每一个篇目中去。

经过反复学习与讨论,我们发现苏教版教材很好地落实了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就是真正做到了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真正遵循了从成人到成才的教育规律。

经过多次的探讨与学习,我们认识到苏教版不仅具备明显的人文性,同时也有明确的工具性,真正做到了课程标准所追求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而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怎样教。

二、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设计总体的教学方案

1、正确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

苏教版以专题为序列,模块一和模块二各四个专题,每个模块都按照“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来结构专题。因此苏教版的内部结构体系是模块结构,而不是传统的线性体系,一个专题内部是板块,实际上也是一种小的模块关系。但在整个模块中,苏教版始终贯穿两条线,就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将文本、板块、专题联系起来,同时每个专题又有明确的学习方式,即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三种方式。因此苏教版的结构是一种立体的块状的结构,我们概括为一个目标:语文素养;两条主线:“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三种方式:文本研习、问题探讨、活动体验。从整个模块来说是这样,从一个专题来说也是这样。

2、区分文本

一个专题由三个板块构成,而每个板块由1-2篇文本构成,这些文本有经典性的文本,一般性的文本,辅助性文本。比如模块二的第四个专题“慢慢走,欣赏啊”中的《荷塘月色》、《祝福》、《林黛玉进贾府》是经典性篇目,而《听听那冷雨》、《边城》是一般性文本,《亡人逸事》、《金岳林先生》是辅助性文本。辅助性文本只是为了某一学习的需要或为了说明、验证某个知识的需要而选入文本,如《亡人逸事》、《金岳林先生》是为了说明如何欣赏细节,而《边城》属于一般性文本,只要突出教学重点:如何欣赏小说的环境美就行了,而不必面面俱到。而经典性文本则需要深入阅读,确立多维的教学目标,进行文本的研读。

3、在专题内进行“点”、“线”、“场”的设计。

一个专题往往有明显的“场”,即人文的情境,并以这个场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而这个“场”借助两条线实现,即“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这两条线又借助三个板块的若干个文本来呈现。“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贯穿于专题的三个板块,每个板块中的文本又有明确的知识与能力点构成,“表达与交流”借助于“口语实践”和“写作实践”来实现,这样点——线——场落实了语文素养的具体要求,为学生人文精神的成长确立了支点,使学生真正从成人走向成才。比如专题“向青春举杯”是对现代诗、古典诗的鉴赏,基础知识是“点”,而诵读是“线”,青春如何立志,如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社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是场。

三、具体做法

1、取舍文本。教材仅仅是一个“引子”,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对于文本要敢于取舍。精读经典篇目,略讲一般性的篇目,自学辅助性篇目。自学辅助性篇目可明确目标,并有少量的检测题,主要看学生有没有掌握主要内容。

2、从篇目教学走向板块教学,注意文本的整合。整合,就是指教学中对文本的处理要有整体意识,联系本板块及本专题其他板块的若干文本,深入挖掘它们蕴含的人文内涵或者表达上的共同特点,使学生对不同课文的零散的、感性的认识得以升华提炼,从而深化自己的认识,更好地发挥板块和专题的整体效益。整合可以是板块内的内容,也可是一个专题中不同的板块之间的内容,还可以是跨专题的内容。

如有的板块设计为:核心篇目+辅助篇目+总结

第一课时:重点学习《沁园春·长沙》,朗读《致青年公民》,总体把握。

第二课时:重点学习《相信未来》,朗读《六月,我们看海去》。总结整合第一板块的内容。

3、用好《学习与评价》。《学习与评价》有“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与评价”,可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益。“学习过程与评价”有“归纳与整理”、“思考与感悟”、“发现创新”、“评价”四个栏目,既能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又能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还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同时要求学生做好《学习与评价》。

4、补充适当的文言文教学,由于苏教版教材模块一和模块二中文言文篇目较少,因此我们从读本和原来人教版的教材中选择了一些短小浅易的文言文,以培养学生文言文的语感能力。

    相关推荐

    浅谈如何使用高中语文新教材 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新课程下对高中语文作业的几种误解 新课程下对高中语文作业的几种误解 新课程背景下的“因材施教” 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正确认识和使用现行高中语文教材_语文论文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评价(下) 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大修订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 新课程下的作文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 浅谈新教材运用中的“四新”_语文论文 高中新课程的几个转变 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程的特点及实施困难 从高考语文命题看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 新课程下语文课堂的迷失 忧虑新课程语文高考 忧虑新课程语文高考 新课程背景下学习范式转换的方向──关于新课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下) 语文教材使用策略例谈 高中课标语文选修教材选用指导 新课程语文高考的初步设想 教师使用教材的智慧 解读新课程下的“大语文教育” 初中教师语文新课程培训标准(下) 高中语文新课程有哪些主要特点? 新课程下如何教好语文课 新课标理念在职高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初中新教材述评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模块设置与学时学分 对新课程语文高考的初步设想 运用“六化”落实高中语文课程基本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试题的创新设计(教师中心稿) 高中语文新课程探究能力培养初探 对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 语文新课程高考与我们的对策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的素质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怎么考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熟语下 浅谈新课程下的好课 浅谈新课程的语文课 新课程语文高考应对策略 多元智能语文课中的使用论文精品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程的新视野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的教学 语文新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 关于高中语文课程的评价(上) 评语文新课程 语文新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 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报任安书》学案 新课程下课外阅读的新视角 新课程下初中作文教学的优化与实效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学习预设” 近体诗八首(高中语文新教材) 高中新旧语文教材对比初探 《荷塘月色》的教学对高中新课程的启示 相关学科的发展与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下) 高中语文第三册新教材导学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答问十题 新课程中的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谈 上海市高中语文新教材问答 新课程中的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谈 人教版新课程初中文言虚词用法与例举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中) 新课程标准下的多模式语文教学课堂 新课程七年级下期中试卷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中年级语文习作的探索 用新课程理念观照课堂教学 如何在新课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国高中语文课程的现状分析 让提问在语文课堂中的使用论文精品 新课教学过程中的复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目标设计 江苏省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观摩活动《鸟啼》 新课程教学中的关系学 一线教师看新编高中语文教材 语文新课程高考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广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教学指导意见 人教版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目录大全 作文中使用外语好不好 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语文教学问答 刍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教材改革的历史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构建隐性课程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二)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反思 新课程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 新课程教学下的教学反思 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一) 探索新课程中新的学生角色 关于高中新大纲和新教材 试析高中语文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